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昆体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080854
  • 作      者:
    张明华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王禹偁:从白体走出的西昆体先驱、从《武夷集》到《西昆集》:西昆体的形成和成熟、宗法李、唐:西昆派的模拟与创新、从“村夫子”说起:西昆派对杜诗的学习与发展、以诗赋取士:西昆体与进士科考试之间的关系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应制诗和“帖子格调”在内容上都以歌功颂德为主,受其影响产生的西昆体自然也以歌功颂德见长。西昆体三大诗人中,杨亿《武夷新集》卷一收有应制诗15首,刘筠、钱惟演的文集已经失传,但《全宋诗》卷112尚辑得刘筠应制诗7首,杨亿《谈苑》记载了钱惟演《东封应制》的一个断句:“羽毛相野驾,宴喜鲁郊民。”①虽然他们保存下来的这类作品数量已经不多,但以他们的身份和经历,肯定写了不少这类作品。从他们今存的诗歌看,内容并不以歌功颂德为主,但是,歌功颂德其实是他们的工作,而西昆体由于和应制诗、“帖子格调”的亲密联系,先天就具有歌功颂德的潜质。<br>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昆体的产生和发展,不但适应了宋代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且和宋初重学、重文的风气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西昆体音韵和谐、对仗工整、语言华美,不但是应制诗、“帖子格调”影响下的产物,也是宋代建设盛世文学的结果。西昆体已经是盛世文学,与此前的白体和晚唐体具有根本不同的特点。宋荦的记述大体反映了宋诗在明、清时期的艰难处境。“宋初三体”是宋代诗歌的开端,但它们对其后独具特色的“宋诗”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白体和晚唐体主要体现的是唐诗的风韵,只有西昆体表现出更多的“宋调”色彩,从而对“宋诗”产生了非常深入的影响。下文试结合“宋诗”的若干特点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br>    其一,以议论为诗,说理成分较重。喜欢说理是宋诗的重要特征。理学家的“押韵语录”固不待言,大诗人的诗作也是如此。一般认为,把说理带人宋诗的是欧阳修,他在学习韩愈道学和古文的时候,也把“以文为诗”的作诗方法学过来了。
展开
目录
    序<br>    绪论<br>    第一章 西昆派的构成及其著述<br>    第一节 西昆派的构成<br>    第二节 《西昆集》中作者著述考<br>    第三节 西昆后进著述考<br>    <br>    第二章 西昆体的形成和发展<br>    第一节 白体诗演变:西昆体形成的文学背景<br>    第二节 王禹偁:从白体走出的西昆体先驱<br>    第三节 从《武夷集》到《西昆集》:西昆体的形成和成熟<br>    第四节 宗法李、唐:西昆派的模拟与创新<br>    第五节 从“村夫子”说起:西昆派对杜诗的学习与发展<br>    第六节 以诗赋取士:西昆体与进士科考试之间的关系<br>    <br>    第三章 西昆体的盛世文学特征<br>    第一节 西昆体与白体、晚唐体之不同<br>    第二节 西昆体是北宋盛世滋养出的新文学<br>    第三节 西昆体初具“宋调”特点<br>    <br>    第四章 西昆后进对杨刘诗风的几次变革<br>    第一节 晏殊:西昆体由“深”入“浅”的大转折<br>    第二节 胡宿和二宋:西昆体由“浅”入“深”的回流<br>    第三节 文彦博和赵拧:回归白体,西昆体衰亡<br>    <br>    第五章 西昆体的影响<br>    第一节 欧阳修与西昆体<br>    <br>    附录:试论梅、欧诸人的近体诗对西昆体的继承和改造<br>    第二节 王安石与西昆体<br>    第三节 苏轼与西昆体<br>    第四节 黄庭坚与西昆体<br>    第五节 西昆体和宋代诗话的出现<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