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园丁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31572
  • 作      者:
    刘景清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欧阳翠,原名崔素华。1918年出生,安徽省太平县人。民盟盟员。194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曾任培真一光厦中学英语老师、承余小学校长。1933年在《良友画报》发表处女作《妈妈》。1946年在《文艺春秋》任编辑,并与人合编《少年世界》。在此期间出版了小说集《春情曲》、散文集《无花的蔷薇》。1947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协会总会。并在《时代日报·新生》副刊上发表散文、杂文。建国后在上海市文联研究室工作,是第一批华东作家协会会员,后转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并先后任《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收获》等杂志编辑,同时在《雨花》、《文汇报·笔会》、《文学报》、《新民晚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特写等作品。<br>    张蓉,1969年10月出生,199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现就职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公安分会理事。著有作品集《清水芙蓉》、《流泪的纸鹤》等。<br>    沈智,笔名竹青。1934年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新闻教研室副主任、华东局《华东通讯》记者、上海市电影局文艺处干事、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部综合研究室副主任、《社会科学报》副主编等职,1992年获研究员职称。著有《妇女解放史问答》、《美的灵感神赐乎!》、《品味女性》等作品。1993年离休后,仍继续笔耕和从事科研,任《妇女研究在上海》、《面向21世纪的上海妇女发展》等书的编委,并撰写文稿。
展开
内容介绍
    《霜叶红》、《性别·社会·人生》、《园丁集》、《魅力永久:追寻上海名人雕像》、《生命的灌溉》、《会行走的紫色长发》、《野百合的春天》、《文旅春秋》、《渐宜斋札记》、《拐角有爱》。<br>    《普绪赫文丛Ⅳ(套装共10册)》为《普绪赫文丛》之一,全套书共分十册。《普绪赫文丛》的作者们,他们对文学持有坚定信念,在文学道路上都有过长期探索和不懈追求,他们风格迥异的作品,从各个侧面表现人生,描写社会和自然,研究探讨文学中的各种规律,表达他们独特的主观见解和深刻的内心感受,给予我们审美感觉、艺术魅力和理性反思,使我们感悟到人生真谛和心灵启迪,伴随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进。
展开
精彩书摘
    因此,在这有关寒冷的抱怨中,茅盾太太便展开了冬防的准备,绒线衫拆了又重织一次,旧的丝棉裤和长袍以及床上盖的丝棉被褥;都经她亲手翻新了重做。尤其是,那一年,因为要到苏联去,他们更是赶忙着把两件皮大衣做好。<br>    “莫斯科一定冷得很!”每一个人提到莫斯科就好像寒冷会冻结了身体里的血液一样,有一种僵硬的感觉。——许多来客在他们未赴苏联之前,碰到茅盾先生便扯到这“冷”的问题上。<br>    “我想那是一定的。”茅盾先生用平素那种安详自若的笑容回答道。“可是我想起来,恐怕也吃得消。”于是他便提到了在新疆的冬天。他又用一种平静的神情告诉你说:<br>    “新疆在最冷的时候,驴马跑多了路,淌下来的汗,不等流到地面,便凝结在驴马的肚子下面了,不过,新疆的房子,里面都烧着火的,床也是炕的式样,所以即使在外面走上一段路,走进房子,马上就会暖和起来的。”他由新疆的寒冷联想到苏联的莫斯科,他自己便又猜想着:<br>    “莫斯科的房子,想来取暖的设备都完全,所以在房子里住久了,在汽车里即使开上二十分钟的时间,恐怕暖气还不至于消散完结的。”<br>    虽然茅盾先生对于莫斯科的寒冷并不惧怕,可是他总得设法制就_件皮大衣。那天,他把一顶长形的衣橱打开,很高兴地把那件黑哗叽的羊皮大衣拎了出来。他告诉我,这件皮领子是第二次在南京领护照时购买的,羊皮是旧的。他把夹里里面的’羊皮翻给我看,并且还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皮毛,好像十分满意地告诉我:“这总该够暖了。”<br>    这时,茅盾先生更会孩子气地又把床下另一只箱子打开来。他指着他的太太说:“这紫羔皮的是她的。”
展开
目录
《生命的灌溉》目录:<br>序<br>我参加了鲁迅的葬礼<br>记茅盾<br>“文革”中的巴金<br>回忆魏金枝<br>靳以,我们永远怀念您<br>我与安娥大姐<br>怀念孔另境<br>藏族歌手才旦卓玛<br>关于“《钢人铁岛》事件”<br>访韬奋夫人沈粹缜大姐<br>记新四军第一名女摄影战士<br>一个平凡的劳动者——范秀梅<br>小赵<br>成长<br>国外遇知音<br>……<br>跋<br><br>《魅力永久:追寻上海名人雕像》目录:<br>序一<br>序二<br>敲打与追问——无名烈士墓<br>一天也未曾离开我们——鲁迅纪念像<br>诗人意象:陈毅纪念像<br>追寻——毛泽东旧居<br>脚步请放轻——宋庆龄故居及雕像<br>永远活在人民心里——宋庆龄墓地<br>高山故土——周公馆及周恩来纪念像<br>绿到中华草木深——张闻天故居<br>桐花万里丹山路——陈云故居<br>大树与剑麻——陈望道纪念像<br>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故居<br>大善的号角——蔡元培塑像<br>中华的老马——马相伯纪念像<br>石坚盛开真理花——沈钧儒纪念像<br>……<br>示意图<br>跋<br><br>《野百合的春天》目录:<br>素笺之上的三重门<br>第一辑<br>爱·枷锁·故事<br>在马来西亚淘金的上海女人<br>若霞碎了,暗夜谁与我共<br>没有岁月可回头<br>凶案和一个少年的成长畸路<br><br>第二辑<br>像一朵忘掉的花<br>您拨叫的用户已关机<br>害羞的阿喀琉斯<br>肉体的叹息<br>船娥和帆<br>……<br>第三辑<br>第四辑<br><br>《性别·社会·人生》目录:<br>自序<br>第一辑 性别追问<br>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策略与途径<br>性别平等:如何凸显于社会公共政策平台<br>构建先进性别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br>如何将社会性别观纳入政府决策主流——记“上海妇女研究国际咨询会议暨学术研讨会”<br>银色智库的女性潜能不容忽视<br>“妇女法”修改中的性别平等<br>新婚姻法的进一步完善<br>“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北京的十年回眸<br>女性人口流动:社会经济运行的“示波器”<br>上海弱势妇女群体与都市农妇<br>第二辑 学海采珠<br>第三辑 巾帼春秋<br>第四辑 翰墨情志<br>第五辑 银发浪潮<br>第六辑 岁月留痕<br><br>《霜叶红》目录:<br>自序<br>心灵底片·人物篇<br>天长日久,有的照片难免渐渐褪色,<br>而留藏在心灵中的底片,尽管岁月消逝,却依然鲜明清晰——《心灵底片》<br>心灵底片<br>长明星<br>“危险人物”郑观培<br>周恩来与上海起义<br>霜叶红——斯季英的故事<br>旷世奇讼——震惊世界的“中威船案”<br>老兵艾奇<br>……<br>武夷情思·山海篇<br>告别低谷·随感篇<br>《拐角有爱》<br>《文旅春秋》<br>《会行走的紫色长发》<br>《园丁集》<br>《渐宜斋札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