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水浒”探源
一、“水浒”真义考辨
二、谁是《水浒》的作者
三、《水浒》的创作时间辨析
四、《水浒》的版本研究
五、“替天行道”新解
六、《水浒》的农民起义探讨
七、《水浒》的“侠”
八、《水浒》的“义”
九、“逼上梁山”有几人
十、“水泊梁山”的座次解读
十一、“水泊梁山”的军事组织
第二辑 四方评弹
一、结构:诗歌的内外组合美学原则
二、存在的焦虑:论《野草》的生存哲学
三、平实的深刻:论朱自清的《新诗杂话》
四、泰戈尔与冰心诗歌宗教精神的比较分析
五、火一样的真情火一样的诗
——柯仲平诗歌漫评
六、崇高的美:论李瑛的西部诗歌
七、诗心如火:论李瑛四十年代的诗歌
八、论韩作荣的诗
九、情感的雕塑:再论韩作荣的诗
十、寓意的深刻:《怀念狼》的叙事模型分析
十一、逃亡与寻找:《丑行或浪漫》的叙事板块分析
第三辑 云南概说
一、如椽大笔彩云南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云南文学描述
二、云南“现代”诗歌散论
三、文学的收获
——云南省第六届文学获奖作品阅读札记
四、感物咏志总关情
——读《边疆文学》“宁蒗专号”札记
五、智慧的诗意写作
——评黄立新的诗集《沉香》
六、生活的诗和诗的生活
——评黄立新的诗集《行者》
七、文化生态的抒情写作
——读熊清华的“保山系列散文”
八、“千辛万苦出深山”
——评长篇小说《翡暖翠寒》
九、强度的感情与浓缩的语言
——评樊忠慰的诗集《绿太阳》
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中篇小说《方向盘》人物分析
十一、文化痕迹的诗意叙述
——《楚雄地方文化丛书》漫评
十二、《火恋》序
十三、《榴花館诗存》序
十四、《水草集》序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