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宋代文选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90296
  • 作      者:
    郭宝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序:说不难就不难,难也不难
导言 文选学的界域与本书的写法
一 传统文选学的界域中心明确而边界模糊
二 现代文选学的产生、发展与明确文选学界域的努力
三 “大文选学”视阈下本书的写法

第一章 隋唐文选学概述
第一节 文选学的成立
一 《文选》作为先唐文章总集经典权威地位的确立
二 隋唐文选学的成立
第二节 《文选》在唐代的流播
一 《文选》在唐代的流播方式
二 《文选》在唐代流播的广度
三 《文选》在唐代流播的厚度
第三节 唐代《文选》注释成就平议
一 《文选》在唐代诠释成为必然
二 唐代《文选》诠释成就平议

第二章 宋代对《文选》及其注释的编纂
第一节 从抄本到刻本的清整
一 从抄本到刻本的李善注
二 从抄本到刻本的五臣注
第二节《文选》合注本的编纂
一 秀州本《文选》的编纂
二 六家本内部的编纂:从秀州本到明州本
三 从六家本到六臣本
第三节 《文选》单注本的编纂与重新出现
一 五臣单注本
二 李善单注本

第三章 宋代《文选》的刊刻
一 五代毋昭裔刻本
二 大中祥符七年国子监刻李善单注本
三 天圣四年平昌孟氏刊《五臣注文选》
四 天圣七年国子监刊李善注本六十卷
五 元祜九年秀州州学刊六家本《文选》六十卷
六 建炎元年杭州猫儿桥河东岸开笺纸马铺锺家刊五臣注三十卷
七 建炎四年前后明州州学初刊六家本《文选》六十卷绍兴二十八年重修
八 绍兴三十年赣州州学刊六臣本《文选》六十卷
九 绍兴三十一年建阳陈八郎刻五臣注《文选》三十卷
十 淳熙八年尤袤刊李善单注本六十卷绍熙三年季衡修补
十一 淳熙八年至十六年广都裴氏刊六家本《文选》六十卷
十二 廖莹中建宁刊六臣本《文选》六十卷
附录 历代目录、题跋文献中著录的宋版《文选》
一 宋代目录著作对《文选》的著录
二 宋代以后的目录题跋文献对宋代《文选》的著录
三 书目题跋著录的国外所藏宋版《文选》

第四章 宋代《文选》的传播
第一节 宋代《文选》传播发生的文化语境
一 9世纪至11世纪文武官员权力的转移
二 科举利禄之导向与社会读书价值取向之定型
三 作为文化传播技术支持的雕版印刷之兴盛
第二节 宋代《文选》的传播地域及态势
一 《文选》传播地域举隅
二 传播区域所反映的地域文化态势
第三节 两宋《文选》的传播沉浮
一 “文选烂,秀才半”的背后:科举视野下的《文选》传播
二 宋代《文选》传播过程中对不同注本的选择

第五章 宋代的《文选》研究(上):研究专书
第一节 李善与五臣同异
一 《李善与五臣同异》著者考
二 《李善与五臣同异》的撰写时间、依据版本考
三 《李善与五臣同异》的体例
四 《李善与五臣同异》的文献价值
第二节 选诗句图
一 句图批评的源流
二 《选诗句图》的体例
三 《选诗句图》的内容及其来源
四 《选诗句图》疑误录
五 《选诗句图》的批评方法

第六章 宋代的《文选》研究(下):以笔记类著作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宋代对萧统编纂《文选》的评议
一 苏轼、洪兴祖等对萧统《文选》编纂的评判
二 张戒诸人对《文选》编纂的认识
三 宋代对萧统编纂《文选》不收《兰亭集序》的讨论
四 宋代对《萧统文选》编纂的其他观点
第二节 宋代对《文选》李善、五臣二家之注优劣的评议
第三节 宋代对二家之注的认同、质疑与补正
一 注释引文出处方面
二 关于《文选》注释的具体内容方面
第四节 宋代对《文选》本文的研究
一 对《文选》本文的考证
二 宋代对《文选》所收具体篇目的评价
第五节 宋代笔记等著作对《文选》研究的其他方面
一 对《文选》文体的研究
二 作为资料渊薮的《文选》

第七章 宋代对《文选》的改编与续书
第一节 宋本《三谢诗》:截取《文选》独立成书
一 《三谢诗》的编纂
二 《三谢诗》的刊刻
三 《三谢诗》的价值
第二节 《文选类林》与《文选双字类要》:依托《文选》摘录编纂
一 《文选双字类要》
二 《文选类林》
第三节 《文苑英华》:上继《文选》,启下续编
一 《文苑英华》的编纂与修订
二 《文苑英华》收文的时间上限
第四节 《唐文粹》:仿照《文选》编纂总集
一 《唐文粹》编选的文献来源
二 《文粹》与《文选》之简略比较
结语 文选学“平庸时代”的不平庸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在《文选》学史上,宋代是不被重视的一个时代,根本因素在于传统《文选》学的视阈所限。为此,郭宝军编写的《宋代文选学研究》构建了“大文选学”的体系,从而为宋代《文选》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合体的框架,并以之对宋代《文选》学诸层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研究。从宋代《文选》编纂、刊刻、传播、评论研究、续书的流程中重新审视了宋代《文选》学的诸方面,从而证明了《文选》学平庸时代的不平庸。《宋代文选学研究》注重文献,考证版本,校勘不厌其烦,从纷繁复杂的宋代笔记等著作中勾稽相关材料,分类排比评价,均扎实可信。同时,不排斥理论,借用诠释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框架,准确分析了宋代《文选》学的相关问题。文献与理论相得益彰,为《文选》学史的考察提供了一种借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