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17584
  • 作      者:
    童庆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导论
一、本课题的社会现实背景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三、本课题研究之学术策略
第一章儒—道—释——中华古代文论的文化根基
一、儒家的文学观念
二、道家的文学观念
三、释家的文学观念
四、儒家和道家的诗歌功能观
五、儒家、道家、释家文学思想的互补
第二章气—神—韵—境—味——中华古代文论的民族文化个性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范畴:气、神、韵、境、味
二、和:气、神、韵、境、味的共同民族文化之根
三、整体流动性:气、神、韵、境、味统摄文学的独特形式
四、空灵感:气、神、韵、境、味的超越性
五、形成古代文论民族文化个性的社会经济原因
第三章感物—言志—原道——“天人合一”式的文学本原论
一、“感物”——第一序列观念
二、“言志”——第二序列观念
三、“原道”——第三序列观念
第四章“眼中”—“胸中”—“手中”——“胸有成竹”式的文学创作论
一、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二、“即景会心”与艺术直觉
三、“神思”与艺术想象
四、“成竹于胸”与艺术心象
五、“出语惊人”与艺术表达
第五章“言外”—“象外”—“韵外”——“文外之重旨”式的文学作品论
一、现代文学作品论的简要回顾
二、言、意、象与文学作品三层面
三、美在“言外”、“象外”、“韵外”
四、性情、意味——文学作品的“至处”
第六章“虚静”—“逆志”—“品味”——“知音”式的文学读者论
一、“文情难鉴”——读者的意义
二、“虚静”、“无己”——读者襟怀与心境
三、“以意逆志”——读者接受过程的对话性质
四、“含蓄无垠”——对读者发出的意义邀请
五、“品味”、“涵泳”——诗意的整体把握
第七章“志思蓄愤”—“情景交融”—“联辞结采”——中国古代文学抒情论
一、“志思蓄愤”——艺术情感生成之一
二、“情景交融”——艺术情感生成之二
三、“联辞结采”——艺术情感生成之三
四、“家国情怀”与“独造”——抒情的社会性与个性
五、“平澹”——抒情的民族性
六、“赋比兴”—一情感的表现方式
第八章“格物”—“性格”—“闲笔”——中国古代文学叙事论
一、“叙事实出史学”——中国古代文学叙事的起源
二、“格物”与“动心”——叙事文学作者的条件与本领
三、“事体情理”与“天然图画”——叙事文学的艺术真实
四、“同而不同处有辨”——叙事文学人物性格的塑造
五、“闲笔不闲”——文学叙事功能的扩大与延伸
六、“杂而不越”——文学叙事的文法
第九章意象—意境—典型——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想论
一、西方文学理想论的成功与缺憾
二、“意象”——象征型文学的理想
三、“意境”——抒情型文学的理想
四、“典型”——写实型文学的理想
第十章传统—诠释—新变——中国文学理论的通与变
一、传统不可割裂
二、诠释——继承与革新传统的必由之路
三、在古今中西基础上实现新变
附录一获取真义与焕发新义——略谈中华古文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附录二《文心雕龙》“杂而不越”说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
    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