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1
《吉姆爷》的“从我做起”/1
席德这个小人儿/9
绝唱的回响/19
乔卡南的头/26
王尔德的童心与童趣/33
《哈姆雷特》中的莎士比亚/40
《麦克白》里的女巫/48
《红字》写的那点事儿/54
E.B.怀特的人文境界/6
杰克·伦敦和超人/69
美国人富了怎么活/80
E.M.福斯特的帝国情结/96
人生路漫漫/108
天使也有无奈时/122
莎士比亚的三种诗/131
典故探幽二则/141
胸肉·白肉/149
犹大,死吧/150
外文编辑这个工种/157
名著名译的标准和弹性/165
翻译作品的淘汰和沉淀/170
说说朱生豪的翻译/174
朱生豪莎译事件的榜样意义/188
寻找现成说法/198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长短/202
现代主义在英国/218
感受莎士比亚/229
爱丁堡国际文化节的读书声/243
詹姆斯·乔伊斯与都柏林/259
文学之都——都柏林/264
牛津历险三日/277
英国人的种种娱乐/290
都柏林人五例/315
古瑞夫妇/323
高高的丽塔/328
内柔的史内/333
走出虚构的多罗西娅/339
我叫安涅塔/346
内容摘要
诚笃,是他的作品有异于博,精、深式解读的令人难忘的品质。在《四季随笔》的吉辛、《燕谈录》的赫兹里特、《伊利亚随笔》的兰姆、《一个超级流浪汉的自述》的戴维斯身上,都有如此品质。这是由汗、眼泪、困顿合成的见证光的品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