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见证美国大选
2008年的美国很热闹,最大的热闹当然莫过于总统竞选。马拉松式的美国大选,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眼球。除了美国在国际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美式大选的选情跌宕激烈、花絮趣闻的层出不穷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在距离大选日还有一周的关键时刻,美国又爆出多项与选情有关的猛料、趣闻,给大选平添了不少的观赏性。外人看美国大选,似乎很热闹,也很娱乐。
而我,作为一个身在纽约的华人,近距离见证了这场选举大赛。看待这场选举,我自然有我自己的视角和感触。感触多了,就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2008美国总统大选看点:两男一女一台戏
美国宪法规定,参选美国总统必须年满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通常被解释为出生时为美国公民)。美国官职中唯有正副总统两职必须是出生即为美国公民的人士所担任。
根据美国历史的惯例,竞选美国总统还有几项非正式条件。
第一项:男性(这一条差点被希拉里打破,希望下一个是我们华人女性)。
第二项:白人(奥巴马已经改写了肤色的历史)。
至于其他几项,如基督教徒、已婚人士、职业公职人员等,都是不太重要的条件。
在美国,选举是一项“全民运动”,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非常热衷于参与其中,所以非常热闹。而在州议员、市议员、市长、州长等各种各样的选举中,总统的选举又是最精彩纷呈,最激情荡漾,最轰轰烈烈的。
记得以前在中国上学时,读过马克·吐温《竞选州长》,文中一位优秀的州长参选人,因为对手的诽谤,在别人的心目中,从一个大好人变成了“令人恶心的诈骗犯,臭名昭著的伪证犯,蒙大拿的小偷”以及“九个不同肤色衣着破烂的孩子喊他爸爸”的滥情者,这仅仅是州长的竞选。你能想像得到上职务更高、更有权力和诱惑力的职位——美国总统的竞选情景吗?
随着时光的流逝,转眼间我们从马克·吐温时代到了2008年。2008年美国总统的选举,比往届更有精彩纷呈,更加惊心动魄。
先看候选人,以往都是男人,全是白人。
2008年很热闹。
希拉里是位能人,但她是女人。
麦凯恩是位白人,但他是老人。
奥巴马是位年轻人,但他是黑人。
于是,2008年的美国总统竞选,就在女人、老人和黑人之间展开了血腥的拼杀。
我们一群朋友经常一起讨论总统选举谁胜谁负,讨论来讨论去,对三位候选人都不满意。一是美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女人当总统,二是美国也还没有准备好接受黑人当总统。最后剩下头发和胡子都白了的麦凯恩了。但是,美国也不喜欢老人当总统。
面对令人失望的候选人,会有多少人有出门投票的兴趣?我的一位老师,讲课时说了他的观点:面对这些令人失望的候选人,将就点吧。他说:美国民主党内选举,面对希拉里与奥巴马之争,人们会让奥巴马胜。而当民主党的奥巴马与共和党的麦凯恩打擂台时,全国的选民会让麦凯恩胜出。如果让希拉里与麦凯恩争,希拉里会赢,她就会成为女总统。而此时美国还没有准备好让女人当总统。所以,让奥巴马去与麦凯恩去争,麦凯恩肯定胜,保持美国总统是白人、男人的总统,保证美国总统不会变“性”变“色”,老点就老点吧。
老师讲时,我半信半疑,但印象特别深刻。这算不算是一种阴谋论?可惜这种阴谋论并没有成功,美国最终还是变了“色”。
在竞选中绯闻当然是重型炸弹。哪个男人不风流?但奥巴马裤子拉链很紧,无懈可击。老人麦凯恩,年轻时的陈年老账,被重新翻出来晒一晒,是合法的。但麦凯恩的那点绯闻无非是离了婚,老牛吃“富草”和“嫩草”,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扳不倒他老人家。希拉里的绯闻说她是同性恋,还有说她是双性恋,但这也不违法。所以2008年的选举,这方面的东西少了,虽然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人民也是宽容的。大家于是把注意力投到了他们的政见方面去了,最后集中到了经济上。结果在经济危机中还在唱“美国经济还算健康稳固”高调的麦凯恩,败在张口闭口谈经济危机的奥巴马手下。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共和党统治太久了(身为共和党的小布什连任总统已经8年了),美国人讲民主,他们不允许一个党坐庄太久,而要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坐庄。加之,小布什坐庄时美国人觉得他坐得实在太烂,他在任后期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选民“换庄主”的心态不可逆转。因此,大多数华人认为,民主党不管推出谁来参选,最终都会赢得选战。
正因为如此,奥巴马击败身为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的希拉里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后,原来支持希拉里的纽约华裔民主党人纷纷转而支持奥巴马。纽约州是民主党人的天下,民主党胜券在握,奥巴马没有来过纽约造势,更没有到过纽约华人社区。但是,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纽约华人选民还是把大部分选票投给了这个没有见过面的奥巴马,希望他能改变美国的颓势。所以,说奥巴马的成功有华人的一份功劳应该是不过分的。
希拉里的竞选成果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我个人其实很支持女人当总统。中国古代的女皇帝武则天,不但统治了一个国家,还把中国统治得繁荣一时。在中国时,毛主席他老人家教育我们:妇女能顶半边天。虽然我觉得,做小女人更好,因为女人从政对于女人来说真的很累,但希拉里要去顶天,她夫君克哥也支持,她就去顶天呗!
我见过被称为“女强人”的希拉里几次,也见到过克林顿几次。在我的采访工作中,他们让我记忆深刻,并且,他们夫妻来过纽约的唐人街、法拉盛,与华人华侨接触较多,深受华人华侨的喜爱,克林顿为希拉里在华人中奠定了好的基础和人气。
中国文化就喜欢熟人,虽然我们有时也吃熟人的亏。
由于希拉里与华人的关系比较密切,在大选中,华人就更关注希拉里,好多华人选人不选党,管他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我们想要的,认识的,对我们好的,我们就选。奥巴马和希拉里都是民主党的,因此相对共和党而言,华人更关注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资格争夺战,就不足为奇了。
刚开始,由于希拉里与华人较熟,因此很多华人,尤其是纽约的很多华人都支持她。不过,到后来的奥运会之前,她出面反对布什总统出席北京奥运会,说了中国的坏话,华人又开始对她另眼相看。
尽管人们猜测,她这样做只是为了选举的政治需要,但她的举动还是狠狠伤了支持她的华人的心,让她和克林顿在华人社区的人气消失殆尽,美国的很多华人都决定不再选她。在民主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战中,她最终输给奥巴马。
当然,不能说希拉里败给奥巴马完全是因为失去了华人的支持,但可以说,华人的选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选战的走向。
在共和党党内选举方面,因为朱利安尼担任过纽约市长,特别在“9·11”恐怖袭击后表现抢眼,曾被誉为“美国市长”,因此纽约人对他的竞选谈论较多。但是,很多纽约华人都不喜欢他,原因是他担任市长时处处与中国作对。其他的共和党候选人,都昙花一现,没给华人留下太深印象。最终胜出的人麦凯恩,又不是帅哥,又老态龙钟,当然引不起华人的关注。更准确地说,刚开始时,华人关注的焦点是民主党内的女人和黑人的拼杀。
说到希拉里,我又不能不多着墨写一写纽约华人社区为她两次筹款的情况,以及因为筹款而引发的风波。这两场筹款令主流社会对华人社区刮目相看。
华人社区第一次为希拉里竞选连任纽约州联邦议员捐款,是在2005年7月29日。这次活动,是由亚美商业发展中心总裁,同时也是希拉里筹款委员会财务长的王章华负责。
7月29日,闽籍侨团在曼哈顿唐人街的最大酒楼——华埠金丰酒楼为希拉里举办盛大筹款晚宴。当天,和其他媒体记者一样,我提前半小时到达华埠金丰大酒楼。看到同行都等在酒楼楼下,就问他们为什么还不进去。他们说摄像机、照相机不能带上去,我一摸放在女士包里的相机,很得意自己有“先见之明”,没有将相机放在相机专用包里。我想,这样进去应该没有问题吧。
正在我为自己的“高明”安排得意忘形,准备大摇大摆闯关时,却被负责安全的人拦了下来。还好当时福建侨团的侨领们也正好在门口,我通过他们的关系,最后以工作人员身份进入会场。
展开
——美国《侨报》总裁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