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513310
  • 作      者:
    费勇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套装共2册)》是史上最通俗易懂、最透彻实用的《金刚经》入门经典。翻开《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套装共2册)》,让您两小时读懂金刚经的全文与精髓,轻松汲取“万经之王”的终极智慧。获得来自佛陀正能量的神奇体念,使自己内心强大平静,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读懂《金刚经》,能开大智慧!
展开
内容介绍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套装共2册)》作者费勇教授结合20年的读佛心得,将《金刚经》深奥的道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趣妙横生的精彩阐述,让您轻轻松松读懂佛经、感受佛法智慧,获得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不知不觉中变得平静、放松、喜悦和幸福。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套装共2册)》自2009年初版面世以来,在诸多企业家、明星和佛学爱好者中耳口相传,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亦将《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套装共2册)》作为静心安神、修身养性的首选心灵读本。
  翻开《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套装共2册)》,让您两小时读懂金刚经的全文与精髓,轻松汲取“万经之王”的终极智慧,收获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使自己内心强大平静,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展开
精彩书摘
  惠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与母亲移居到南海(广州),因家道落魄,靠卖柴为生。
  有一天,他为别人送柴的时候,听到有人在诵读《金刚经》,聆听之下,若有所悟,若有所得。他问读经的人,从何处得来这部经书。那人说,是从黄梅弘忍和尚那里得来的。惠能听了以后,立即就辞别母亲,前往黄梅,礼拜弘忍和尚。
  关于这个故事,另有一些版本增添了客人送银十两或百两给惠能,让他安顿好母亲后才走。印顺法师说这样的增加是因为顾及中国的孝道,但这个细节引发出一种疑惑:释迦牟尼、惠能、弘一法师等一旦觉悟,就抛开家庭不管,是不是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
  不过,这种疑惑大概只是普通人的疑惑,尤其是信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定的去处)。”的普通中国人的疑惑。对于圣者或觉悟者而言,完全从另外一个层面、世俗生活之外的层面来理解、实践孝道之类的责任。也许,这不是一个什么问题。
  这段叙述的魅力在于:以漫不经心的语调道出的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我们每个人出生以后,就纳入了体制、习惯之中,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的事,一辈子就这么过了,活着就是沿着社会所设计的轨道前行,重复无数的前人与无数的同时代的其他人所走过的或正在走的路,很少有生命能够焕发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如果没有与《金刚经》相遇,那么,惠能的一生就在偏僻的岭南,作为无数个卖柴人中的一员,悄无声息地度过。然而,那一天,好像冥冥中注定似的,恰好他进去的时候,听到了别人在诵读佛的经典。这是一种机缘,并非人人都能遇到。但是,机缘只是为生命提供了拓展的可能性,却并没有改变生命的质地。
  如果《金刚经》对惠能没有任何触动,那么,这个机缘就随风而逝,毫无意义。又或者,惠能听到后有所触动,觉得只是为着谋生的、算计的生活没有灵性,应当去寻找那最终极的活法,但是,他想到自己的卖柴生意刚刚开始兴旺,想到母亲会不会寂寞,想到路途遥远,诸如此类,就打消了寻求佛法的念头,继续做他的卖柴生意。那么,这个机缘只是稍稍激起了一点涟漪,旋即就又恢复到一潭死水的日常状态。
  惠能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天才的领悟力,更在于他决然割合的勇气和行动力。
  从习惯的轨道上逸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厌恶自己的现状,但一旦真正要合弃,却会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结果一生都在悔恨、焦虑、抑郁中纠缠不已。
  所有伟大的人物,乃至一般的所谓成功人士,都具备这样一种质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然后,全神贯注地做自己所喜欢的。因为是自己所喜欢的,所以无论结果怎样,都是一种欢喜。对他们而言,既无成功,也无失败,只是欢喜。
  当那一个片刻,惠能听到了《金刚经》,那些文字像是敲在了他的灵魂上,激发起他积淀已久的沉思与期待。这时,一切变得那么明晰,他立即明白他这一生要做的是什么,然后,毫不犹豫地离弃了尘俗的一切,向着北方,去展开另一种生命。
  做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做的
  我想再谈谈惠能听到《金刚经》就觉悟的事。惠能在大梵寺讲法的时候,已经是一位高僧,但他对于自己曾经不过是一个打柴的樵夫,一点也不隐讳。他打柴的时候,就好好做好打柴这件事,没有一点点的不满或抱怨。然后在某一天,因着某个机缘,听到别人念金刚经,发现了在打柴之外有另一种活法;觉得那种活法才是他想要的活法,就毫不犹豫地不再做一个樵夫,而是北上,去做一个修行者。
  这就是惠能,打柴的时候好好打柴,发现了自己喜欢的,就立即去做。而很多人之所以抑郁,是因为他们不能义无反顾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于是,活在纠结之中;活在分裂的自我之中。明明在做这件事,却觉得有另一个我在远处召唤。总是不能喜欢当下的那个我。
  这是经常发生的情况,比如,一个年轻人其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按照社会的要求找到了好的工作。但是在随后的生活里,他却越活越压抑,越活越无趣。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他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只是在找一个社会认定的好工作,却没有好好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一个人要去找的不应该是一份所谓好的工作,而应该去找一件适合自己的事情去做。如果你找到了一份适合你做一辈子的事情去做,那么,一辈子你都不可能抑郁。
  那个年轻人找到了一份所谓好的工作,但很快就清楚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每次有机会改变的时候,总是有这有那的理由好像让他难以改变。结果,他就这样一直活在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里,如同活在无法逃离的牢笼。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牢笼,所有的牢笼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如果惠能也像我们很多人那样,总是觉得要现实一点,那么,他在决定北上求法的时候,会有多不胜数的理由让他放弃他的念头。比如照顾老母,比如没有路费,仅仅这两点就足以让大多数人彻底打消自己的心念。但是,惠能的头脑里没有现实这样的概念,他只是很自然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听到那个召唤,他就跨出去。一旦跨出,其实,就会越走越宽敞,因为你是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按照社会设置的方向走,你开始的时候会很顺利,但越走越狭窄,因为你是走在别人的道路上。
  生如昙花。你应当欢喜盛开。去喜欢你的人那里,去你喜欢的人那里,做你喜欢的事,走你喜欢的路。如果那个人不喜欢你,远远地离开他/她;如果你不喜欢那个人,远远地离开他(她)。我们终将死亡,所以,此刻多么美好。在此刻,不论你在做什么,都抱着欢喜的心;此刻,如果有自己喜欢的,不用犹豫,不用计较,即刻去做。这就是惠能的态度,这种态度会让你远离抑郁的情绪。
  ……
展开
目录
自序 读懂《六祖坛经》,唤醒身心潜藏活力
学前课 16分钟读懂《六祖坛经》的来龙去脉
第一部分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
第1课 大字不识一个,惠能顿悟成佛
卖柴为生的禅宗祖师
做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做的
率直是最完美的处世艺术
郁郁而终的智士
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郁闷时说出来,负累感就会消散
惠能参透的人生本质
风吹幡动,惠能的心不动
第2课 最容易被你忽略的小幸福
惠能在大梵寺讲法的第一句话
释迦牟尼佛留给世人的遗言
你内心潜藏治愈抑郁的智慧
最容易被你忽略的小幸福
快乐就在一呼一吸之间
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
顺其自然就好,幸福地活在当下
第3课 饿了专心吃饭,困了安心睡觉,就是在修心
觉悟不是循序渐进,而是豁然开朗
禅修是一种生活态度
看到地上不干净,佛陀拿起了扫帚
告别怀才不遇的烦闷
跳出思维的陷阱
面对不想做又必须做的事,如何调整情绪
常识一定是对的吗
惠能的独特智慧
第4课 你不要刻意控制念头,也不要被念头牵着走
两种不同的觉悟方法
普通人如何去除分别心
虚妄的源头在哪里
每次发脾气前,都是你改善心境的最好时机
盲眼老人过独木桥的启示
世事多变,随遇而安
你不要刻意控制念头,也不要被念头牵着走
改善人际关系的必修课
你可以试试和花朵聊天
第5课 摆脱抑郁的方便法门
恶念头,毁你千年善缘;
善念头,消你千年恶缘
觉悟即佛圣,迷惘则庸众
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破灶禅师指点灶神
佛祖救度众生的四种工具
高兴不起来怎么办
害怕与人交往怎么办
感觉前途暗淡怎么办
第6课 遇见无牵无挂的六祖惠能
守也守不住,有生就有灭
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此时此地
愚公移山的心态
超然物外的六祖惠能
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通过念佛可以达到极乐世界吗
遇见无牵无挂的六祖惠能
第二部分 《六祖坛经》原文及优美白话译文
禅宗至高经典,读后受用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自序

《金刚经》学前课
第一部分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第1课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任何地方都是你的修心道场
如何让心安住于“此时此地”
陶渊明式的醒悟
第2课 情绪波动时,马上深呼吸
关注自己的呼吸,让心瞬间回归宁静
今天困扰你的,也曾困扰过佛陀
如何降伏内心的妄念
须菩提的终极问题
第3课 修宽容心: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
猫、狗、老虎也是众生
随时随地的修心法门
时间的奥秘与法则
第4课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
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心?
慈悲的神奇力量
舍身喂鹰的萨波达国王
慈悲化解了一场战争
第5课 修平等心:看透一切虚妄的真相
无分别心,就无烦恼
世间是平等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死
你我都拥有解脱的力量
第6课 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自由
菩萨,就是不执著的众生
《金刚经》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
放下不等于放弃
不执著于观念,就不会受负面情绪的伤害
第7课 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
赚钱是一种手段,不是生活的目的
过河之后要拆桥
目标可能成为你扫除焦虑的障碍
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
如果你现在不休息,你就永远无法休息
第8课 生死的秘密
直面真相,是觉悟和解脱的开始
死亡的重要意义
最终的真相
什么最能束缚我们的心灵
词语的本来面目
我们迷恋的事物不可靠
惠能的顿悟
哭泣的牧羊人
第9课 正见使人平静,偏见使人焦虑
大多数人活在偏见里而不自觉
佛陀的独特之处
盲人摸象的深刻启示
没有唯一的真理
不要迷信别人的经验
为什么要让别人定义你的成功呢?
所有的观念都是偏见
第10课 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笼里
佛陀的基本思想,就是这四句话
奇妙的无我之境
一念向善,你就是佛
第二部分《金刚经》全本白话译文并附注音
特别附录 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本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