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空谷心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15517
  • 作      者:
    易菁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只有观得自在,才能照空解脱;体证般若度诸苦明真空妙有之理。
  《心经》是三世诸佛的心要法门、般若经典的精华,被誉为“经中之经”。
  易菁先生以自己的般若体证和洞察,透彻地将《心经》蕴含的深刻智慧阐释出来。本书言简意赅、圆融通达、直指人心,是《心经》讲记类上乘之作。
展开
作者简介
  易菁先生,华夏传统文化学校校长,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书香门第家庭,系晚清军机重臣张之洞的后代。上世纪90年代初皈依少林寺老方丈、近代禅门曹洞宗大德释德禅门下,不仅获其知识传授,更继承了大德以华夏文明济世救众的无我精神。
  自1998年在江苏徐州创办华夏传统文化学校并担任校长至今,先生提倡以传承优秀文化、培养栋梁人才、淳化社会风气为己任,以“和合大同”思想为教育内涵,以“道德仁义礼智信”为教育内容,积极倡导“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先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与社会推广,打造了尚品学堂、尚德学堂、上生禅堂三大教育品牌,使得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成为海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十数万人在此中受益,名声大振。
  先生近年儒释道三家经典讲论有:《大学》、《论语》、《孝经》、《中庸》、《孟子》、《道德经》、《庄子》、《周易》、《吕氏春秋》、《淮南子》、《五行大义》、《黄帝内经》、《心经》、《金刚经》、《地藏经》、《药师经》、《六祖坛经》、《楞严经》等数十部。其中《琉璃慧光》、《大学之道》《衣袂飘然曹溪风》《孝之经纬》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目前,先生正以战国稷下学宫为蓝本,着力打造“华夏学宫”这个庞大的文化项目,以期搭建一个平台,携手更多有识之士,共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
内容介绍
  《心经》是《大品般若经》的精髓,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阐述五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空有不二的佛教义理。此经既是大乘佛教智慧的核心,又藴含着精进修持的法门,被誉为“经中之经”。
  《华夏国学讲堂丛书·空谷心音:易菁讲<心经>》为易菁校长的《心经》讲义精华结集,她以自己的般若体证和对修行的洞察,透彻地将《心经》蕴含的深刻智慧阐释出来,以便帮助现代人明真空妙有之理,得大自在。
展开
精彩书摘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头四句是《心经》的总纲,总摄一切法,持无量义。《心经》的一切义理,乃至整个佛法的义理都包含在这四句之中。后面的经文都是对这四句进一步的说明、解释。第一句“观自在菩萨”更是这四句的纲中之纲,开门见山,推出中心义理和主题。其实只要把“观自在菩萨”讲完,《心经》也就讲完了。
  观
  “观”包含无量法门。“观”是指观照般若。止、观是修行的两个重要法门。止是止恶,止一切烦恼,断一切惑。可以先修止,后修观,也可以先修观,后修止。
  在《楞严经》中,二十五位已证无学位的大菩萨、大阿罗汉分别介绍了他们最初成道的方便法门。观世音菩萨是“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观世音菩萨是通过修耳根圆通而成就。释迦佛提问文殊师利法王子:娑婆世界的众生,想要修菩萨乘,求证无上佛道,哪个法门对他们最为方便,最易成就?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回答:唯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对娑婆世界的众生最为方便,最易成就。
  观世音是在洛伽山因听海潮声而开悟,万念系于海潮,一切的念头都用海潮的声音所替代,一刹那,入亡流所,海潮的声音也听不见了,而彻见宇宙的本性,开悟了。在世人看来,观与声音本身没有关联,因为观源于眼,音源于耳。而观世音的“观”是全生命、全人格地融入,具有无比广阔的意义,也表示观的法门所代表的普遍广泛之义。
  在人世间,我们通常以为听到声音才为有声音,听不到声音就没有声音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听的本然是存在的,只是我们听到的是静默而已。比如说,一个瞎子,他眼睛的功能坏了,但他的眼识——看的能力并没有坏,他还是看见了,只是看见的是黑暗,看见的结论与别人不一样罢了。这就是心识的作用。听也不能完全用耳的概念去理解,当他听不到的时候,听闻的自性仍在,心识的作用永远不坏。
  观世音菩萨就是在耳根听闻上悟了道,潮涨潮落、声息声灭,但能听闻的自性不变。正是在潮涨潮落、声音有无的变化中,发现了生命的生灭变化,发现了生命与宇宙是相合的。正因为自性不变,所以才听到有声无声。
  我们现在谈的是一个人的阶段生命。看不见也是一种看,是看到了黑暗;听不到也是一种听,是听到了静默。引伸一下,那死亡呢?死亡不也是这个概念吗?死亡与看和听的概念是一样的,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你必须去体会,关键是你的心对生死的看法,是否将死亡看做了生命的一部分。
  听到声音却没有跟着声音跑,而是返观自性,回过头来思考:能听的是谁?听不见的又是谁?这如同禅门参话头“念佛的是谁?”。修行的过程中,去掉外在的一切因缘,就会发现自性。
  举个例子。我们的手都是如实存在的,如果没有任何外在的参照物,让你把手存在的感受说出来,你能说出来吗?你把手放到热水里感觉是热的,放到凉水里感觉是凉的,打它一下会感到痛,挠它一下有点痒,这些都是外缘。当把这些外缘通通去掉,让你把对手存在的感受说出来时,你却说不出来了。这说不出来的就是自性,如果能说出来,就不是自性了。就因为我们的生命参与了太多的外缘色彩,才使我们看不到自性。
  让我们借着这样的一缕智光谈谈明心见性,放大心中的光明。生命的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作用,都是心的能力,就是那个能让你看、能让你听、能让你痛的心识的能力。印度的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性在何处?婆罗提尊者说:性在作用,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提,在足运奔,皆是佛性的妙用。见性并不难,只是当下一悟。道本平常,复杂就不是了。
  这一切的作用都是我们的灵明觉性,就是佛性。在感知上除尽习性,即成正果。一个人对冷暖、色彩的喜好,全都是分别知见。去掉建立在心识之上一切的分别知见,见到了宇宙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一体的,便是观照般若,是能观之智。观就是观自性,观能否看到自己心识的内在自性,而非观外境。观到那个自性了,即是观世音所说的那个“观”,便是释迦佛说观世音的“观”。如果观不到自己的心性,那下面再讲也是枉然。
  自在
  “自在”是解脱无碍之意。观是观自性。“观自在”意即菩萨依智慧观照,了达五蕴身虚妄而不实,不起任何的分别执著,不被外境所转,而得解脱自在。而凡夫是依识成妄,依着八识而产生虚妄的想法,六根对六尘生六识,起分别心,起你、我、他分别之想,随境流转,心有挂碍,所以不得自在。
  为什么叫观自在而不叫观世音?观自在是以果地的功德为名,是观世音菩萨的结果。观世音是以因地的法行为名,在因地中,行六度而为名,等他成就圆满的时候即称观自在。你如果能够随处安心、随缘而住,你就能得到和观世音菩萨一样的自在。你若心有执著,不能随缘,便不自在。
  从正念的修行开始,观自己在不在,观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便自在,观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即不在,也便不自在。修行上的不著相,是心地上的真功夫。这是修行的真正下手处。执著生烦恼,烦恼生无明,无明生轮回。不要执著,是观自在的前提。
  能使我们有效地生活在这个人世间,使我们的生命起作用的,我们称之为自性。自性是宇宙本然的能量,与宇宙相合,也可以称之为佛性。佛性和众生性本无差别,只是清净与污染之分。众生性是被污染了的,佛性是清净的,并没有能量上的差别。因此,修行的全过程就是去除污染。所以,要用观照不断地看自己,除掉执著于外在相状上的习气。
  禅定是什么?一谈到禅定,大家便和诸多的仪轨、坐禅等联系在一起,通常人们认为坐着不动便是禅定。于是,很多人都执著于打坐,一坐就是几个钟头。释迦佛当年已经证到了非想非非想定,即最高定境,然而,佛告诉我们,这不是解脱之法。《道德经》云“有无相生”,到无的极点也即是有的开始,显然非想非非想定仍在生灭之中。我们可以借助于坐禅的方法来修心,但这绝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拼命打坐并不解决问题。岂不知,在那里坐着不动是死定。死定依然有出有入,上坐时入进去,下坐时便从定的状况中出来了。有出有入即有生有灭,有生有灭就不是常摄。常摄在定。所谓“常摄在定”是指对境不起疑惑、不动摇,这才是没有出没有入的大定。如果有出有入,便有生有灭,所以不究竟。定境的功夫没有成熟以前,还需要时时刻刻去观照我们的心,看一看我们的心是怎样波澜起伏的。要使我们的自心觉性安住在那里,能使自性安住本立,不随念转,不随境迁,这就叫观自在。
  观照纯熟以后,连观都不需要,即可进入实相般若,把痴迷之心转成觉悟之心,把虚妄之心变成佛的真心。上坐的时候不接触外境,等于把自己关闭起来,先隔绝一下,看看自己的心究竟是清净的,还是烦恼的。这是自看,就是往里看。看的这个过程等于自己在跟自己玩,看看自己静没静。通常独自一人的时候,坐禅很容易上路,很容易出现清净、祥和的感觉,以及身体出现热冷胀麻等感觉,都自认为感觉好极了。但这些都是假相,关键看你能不能任运,能不能任由自己运作在生命的任何一个时空、任何一件事中。上坐时你不和外境接触,自认为感觉很好,下坐要接触外境,这才是考验你的时候,看你是不是随外界的境相而转。所以,下坐后的功夫才是真功夫。我们把上坐形容成磨刀,磨刀的目的是用刀。你刀磨得好不好,要拿来切切看,试一试。只有在现实人生中,你也应对自如,才说明你那个打坐是有用的。否则,即使你打坐时坐得再好,一回到现实人生当中,所有的贪、嗔、痴、慢、疑又都出来了,这说明你那磨刀是假磨,没有用。所以,刀磨得好不好,切下去快不快,必须回到现实人生中看。
  修行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就是为了了脱生死、成佛!这个目标非常明确。所谓生死,便是著境生心。有了执著之心,执著于外境,定有生死。如果能在一切外境面前不动摇,你便和外境无关,也就没有生死。因此,看到境相,起什么样的心念,是修行的关键。一个人如果不在修行中锻炼,就没有成就的机会。看不到自心,观不到自在,一切都是无用之功。
  《华严经》里讲有四个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在种种现象与本体的显现中,没有差别,所以互摄互入,圆融无碍。这四个法界是我们修行人的四个阶段,也是我们观外境与心的关系的四个阶段。
  当我们运作在现实生活之中时,各种障碍时刻都在,然而一个真正的修行人的心是完全敞开的,和外境没有关系,叫无碍。一个修行人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以自心为道场,看自心和外境相应时起什么心念,这就叫观自在。“观自在”三个字是千经万论的总纲。
  我们经常会听到开悟这个词。这个“悟”不是我们通常说很聪明、很有领悟力的意思,而是彻悟之意,彻悟到能起一切作用的万能之体,即是我们的自心本性。所谓的“悟”,就是见性,就是见到人的本性与宇宙的本性、佛的本性合一,心、佛、众生三位一体,一切世间万法都是我们自性的显现,这才为悟。否则,只能叫有所领悟,而不是佛家真正的大彻大悟。
  修行是要透过一切物质现象,见到自心本性,也就是明心见性。观自在就是明心。所谓明心是明了此心不可得,随生随灭,明了心是万法的妙用。所谓见性,是指彻悟心性是一切妙用的主人、万法生起的万能体。修行就是要时刻观照这个妙体,在本体上不动摇,不被物境所转换,这便叫行观照。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销的是什么?销的是迷惑。因为悟了,所以没有惑了。下面还有一句:“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把这个道理运用到事情上,事情不可能立刻除去,它会一步一步地除尽。
  我们修行的时候,应该把无量的佛法作用在我们的六根上。如果不能用佛法的义理,把眼、耳、鼻、舌、身、意“六贼”看住的话,我们就不知何为观自在。如果能在生活中时时行观照,生活即修行。如能领会佛意,将佛的八万四千法门统统作用于六根,当即你就是观自在。
  ……
展开
目录
总论
《心经》译经缘起
破题
般若
波罗蜜多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予。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
基础阐微
附:心经书法欣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