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孟子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328283
  • 作      者:
    孟祥才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孟祥才,1940年生,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山东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孙子研究会顾问。
展开
内容介绍
  《孟子传》共分为三十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公族苗裔、第二章孟母三迁、第三章战国风云、第四章私淑弟子、第五章诲人不倦、第六章首次入齐、第七章稷下交游、第八章回鲁葬母、第九章宋国之行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十五章惠王问政公元前320年(周慎靓王元年,魏惠王后元十五年,齐威王三十七年),53岁的孟子离开滕国,激情满怀地来到地处中原、在七雄中举足轻重的魏国,期望在这里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
  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是公元前403年与赵国和韩国“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此前,韩、赵、魏作为晋国最有实力的大夫,不断在自己的领地推行顺应历史潮流的封建化改革,同时也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对晋国的政治、经济进行封建化改革,在不断削弱和消灭守旧贵族的过程中,也不断削弱晋君的权力,使自己的领地曰益扩展。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发布命令承认他们三家诸侯国地位的时候,这三个诸侯国已经雄踞黄河中游的肥田沃野,成为与老牌诸侯国齐、楚、燕、秦并驾齐驱的大国了。三国之中,魏国的势力最大。它的第一代国君魏文侯是战国前期推行封建化改革的领军人物。他任用李悝、吴起、段干木、西门豹等改革派的一批精英,一方面按《法经》的原则进行政治改革,一方面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进经济改革,兴修水利,治理漳河,开凿鸿沟,改造农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实行军事改革,练出了威震四方的“魏武卒”,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在战国前期稳居七雄首强的地位。不过,此时的魏国已经失去昔曰的辉煌气势,因为后起改革的齐、秦两国逐渐后来居上,在国力和军力上压倒了魏国。公元前364年,秦败魏于石门,斩首六万。公元前362年,秦败魏于少梁,俘魏相公孙痤。逼得魏国将国都由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往大梁(今河南开封)。公元前353年,齐围魏救赵,孙膑为军师,败魏于桂陵,生擒魏军统帅庞涓。公元前352年,卫鞅任秦大良造,率军攻取魏安邑。公元前343年,齐魏在马陵激战,齐田忌用孙膑计,大破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第二年,商鞅率秦兵伐魏,俘公子印。此后,魏国每况愈下。公元前331年,秦败魏,俘其将龙贾,斩首八万。第二年,秦再败魏,俘其将龙且,逼使魏献河西之地与秦。下一年,秦渡河取魏汾阴、皮氏、焦等地。再下一年,面对秦军咄咄逼人的攻势,魏国只得献出上郡十五县赂秦,希冀获一时之安。这时,焦头烂额的魏惠王颇思振作,“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孟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着惠王的召唤,意气昂扬地踏上魏国的土地的。
  孟子到了大梁,梁惠王立即招见他,开始了他们之间内容广泛的论政,《孟子·梁惠王》上下篇,集中记述了他们谈话的内容: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日利?”孟子这里由惠王问利开始,全面展开对仁义、仁政的阐述。他将“义”和“利”作为对立的两极展开论证说:“大王您为什么一开口就说到利益呢?我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如果王、大夫和一般士子以至老百姓都说强调怎样才对我本人有利,这样就会使上上下下的人都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会发生危险了。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公族苗裔
第二章 孟母三迁
第三章 战国风云
第四章 私淑弟子
第五章 诲人不倦
第六章 首次入齐
第七章 稷下交游
第八章 回鲁葬母
第九章 宋国之行
第十章 返回故乡
第十一章 失意鲁国
第十二章 滕国论政
第十三章 驳斥许行
第十四章 距墨辟杨
第十五章 惠王问政
第十六章 雄辩大梁
第十七章 再次入齐
第十八章 初见宣王
第十九章 侃侃而谈
第二十章 浩然之气
第二十一章 伐燕之议
第二十二章 去齐归邹
第二十三章 弟子如林
第二十四章 文章千古
第二十五章 落叶归根
第二十六章 天道性命
第二十七章 人性本善
第二十八章 仁政理想
第二十九章 君子人格
第三十章 道存古今
孟子年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