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和利益矛盾也反映到党内,因而党内的利益矛盾和冲突问题也相当突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李炜博士曾对中国的民生问题进行了调查,对于“哪个群体之间最容易发生利益冲突”的回答,排在前列的是贫富冲突和干群冲突,其中,有24.7%的公众认为穷人和富人之间最容易发生冲突,有23.6%的群众则认为干部和群众之间最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可见,干部和群众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和利益冲突事实上也比较突出,而我国的干部很大一部分就是党员干部,群众也包括了广大的普通党员。
第三,党内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矛盾复杂化要求中国共产党实现党内民主。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利益关系较为单一,党内不同层次的组织、不同的干部、不同的党员之间虽然也有着一定的利益差别,但由于利益分配基本能够严格按照组织制度和行政指令进行,因而党内利益主体的分化不大,利益矛盾和冲突也不是很明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成分多元化而出现的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使得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日益凸显,与此相应,党员社会身份的新变化也带来了党内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矛盾的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党如何对党内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党员进行思想整合,如何保证党内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能够得以充分的表达,这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诚然,民主并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使党员的各种诉求表达出来并得到认真对待,达成最低限度共识,提高对党的认同度”②。因此,在利益日益分化的现代社会里,执政党只有敢于正视党员有追求和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权利,并通过扩大党内民主使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从而使不同党员的利益诉求能够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得以表达和整合,从而有效地化解利益矛盾、解决利益争端、协调利益关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