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性的人——现代教育的哲学新命题
无论从整体还是从个体、从人类发生学还是从社会发展进程考察,人的基本规定性有以下三点:人是相对独立的生物个体;人是有性的;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任何情况下,在人的意义上,这三个规定性总是并行存在、互相制约、同步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孰先孰后之分:没有作为生物个体的存在,不“成”其为人。没有社会属性的生物个体,不“称”其为人。无论生物的或社会的,任何个人都是“有性的”。
教育本质上是为了人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教育与人的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教育学永恒的主题。教育领域对教育对象的探索,围绕着“人”曾经有过四次发现:人是教育对象(在很长时间内“人能不能受教育”颇受争议,直到人被认可为“可教”之材);教育对象是人(涉及人在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从完全被动到具有主体性、自主性);教育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注重人在教育过程中的自由、权利与责任);成人也是教育对象(以终身教育内涵为中心,强调人的一生都需要教育)。然而,无论哪一次对“人”的重要发现,对于人是有性别的存在的探讨几乎都是缺失的、被遗忘的。
现代教育理念转向了“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个性的培养,注重教育与人的日常生活、更广泛社会背景的联系,关注人的价值、情感和体验,批判并重建师生关系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具有不容忽视的性别特征”这一事实在以往的教育研究中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已有的教育理论不接触或极少接触性别差异问题,可以说是无性别的教育理论。我国现有的教育学著作不仅无专门章节论述性别问题,甚至有的根本只字不提。这种状况使现实和教育理论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性别的问题大量存在于学校教育实践之中,而现有的教育理论对此却漠然置之,视若无睹。
现代教育哲学意义层面上的诸多思考会生发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对具体的教育实践进行指导。对有“性”的“人”忽略,当“人”追随历史的思考逻辑继续成为男性的代名词,教育在男女两性发展的天平上自然就会失去平衡。今天,我们看到父权制度通过社会各个要素,系统性地将不同的性别安置在权力结构中的不同位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