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故事》为学习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通俗读物。由导言、刻苦攻读篇、学习方法篇、勤劳俭朴篇、济贫助弱篇、敬长尊师篇、爱国爱民篇、强身励志篇、志向高远篇组成,计8万多字60余幅图片资料。透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少年和青年毛泽东的故事,读者能感知:毛泽东作为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一代伟人,在青少年时期,即显示出品德高尚、志存高远、聪颖好学、思想开阔、才华出众、能力超群;但他的伟大出自平凡,他的天才出自勤奋,他的体能出自苦练,他的意志出自磨砺。作品融思想性、资料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是对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励志教育的好读本。
毛泽东不但喜欢读书,而且很会读书,很讲究读书方法,所以学习效率特别高。他小时候,给小朋友介绍他的读书方法就是要“四到”。即眼到——眼睛要看着要读的字;口到——口里要读出要读的字,虽不大声也要默念;心到——心里要记下要读的字的字形;笔到——要做读书笔记。后来他又说,读书还要做到“四多”,即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这种读书方法贯穿了他的一生。
所谓多读,就是广泛涉猎,博览群书。他一辈子没有一天不读书,就是在他重病在床、去世的当天还读书、读文件11次,近3个小时。他一生读过多少书,无法计算。在他去世后,人们整理他的图书有近10万册,大部分都被圈点过。所谓多读,另一方面是讲对某些重要的书、对某些重要的文章多读几遍。青少年时代,他读《饮冰室文集》,读韩愈的古文和唐宋诗词,无不读到能背诵出来。他爱读诗,能背诵400多首古诗。他最喜欢中国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很早就找来阅读。他说至少读过五遍,而且看过《红楼梦》的十多个版本。他多次指出,读《红楼梦》“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多写,就是课堂听讲写课堂笔记,课后自修写读书录,选抄全篇文章用选抄本,摘录文章精要用摘录本。
多想,就是要独立思考,辨析是非。毛泽东认为,迷信是真理的敌人。他常对同学讲,我们读书、看报、上课、听讲演,都要动脑筋,多想一想。不论古人的话,老师的话,名流学者的话,都必须通过我们自己的反复思考,认为对的才接受,认为不对的就应该抛弃。比如,他读《韩昌黎文集》时,凡是认为道理对、文字好的地方,就圈圈点点,写上“此论颇精”、“此言甚合吾意”等眉批。凡是他认为道理不对、文字不好的地方,就画叉画杠,写上“不通”、“此说非是”等眉批。他从不因韩愈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他的东西一概接受。
多问,也是毛泽东的重要学习方法。他从小就好问,还是在外婆家的时候,他就向大人们提出过许许多多的问题。他曾问教私塾的舅舅,什么是鬼,什么是神?舅舅对外婆说:“石三伢子是个爱动脑筋的伢子,喜欢提问,有的连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稍大以后,毛泽东不论听课、读书、看报刊,发现不大明确的地方,从名词、术语、史实、理论,都要把它们记录下来,以便随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他常说,学问、学问,学与问是不能分离的,所以真正好学的人,一定也是虚心好问的人。他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经常向杨昌济、徐特立等老师质难问疑。他还不畏路远,跑到板仓杨老师的家里,向他请教。省会长沙住着许多学者,他想方设法打听他们的住所,常趁星期天去访问他们,请他们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获得一些新的知识。
他常对人说,“学问”二字连起来成一个名词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不但要好学,而且要好问。
“牛司令”
……
导言 韶山出了个毛泽东
刻苦攻读篇
舅舅蒙馆的“旁听生”
“六年孔夫子”
劳动、学习两不误
“像牛闯进了菜园”
学习方法篇
“省先生”的来历
“四多”读书法
不动笔墨不看书
读“无字之书”
勤劳俭朴篇
小“长工”
“牛司令”
厚道而又好强的孩子
“乡巴佬”、“建国材”
济贫助弱篇
菩萨心肠
见穷人就帮
替穷人说话
“逢恶就莫怕,逢善就莫欺”
敬长尊师篇
“咯是从哪里拱出来的呀?”
情义深长的祭母文
“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肯为人民服务吗?”
对外婆家的深情
“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爱国爱民篇
“我们将来也要写书,写农民的书”
“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影响了我的一生”的一件事
“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教育弟妹舍小家为大家
强身励志篇
“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发表《体育之研究》
志向高远篇
立志出乡关
“三不谈”与“五条戒律”
昭山之巅畅谈人生
富国强兵的“中国梦”
“如果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决不回来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