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5396
  • 作      者:
    邱世兵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邱世兵,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教育学博士,现为湖北民族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教育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近年来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民族院校开放办学新路经”在《光明日报》发表,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化视域下的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化多样性与地方治理丛书: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对我国民族院校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民族院校的发展困境,提出了转型发展的诉求,并且进一步提出了民族院校应向以学术性为主的普通院校转型的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发展转型,需要坚持完善我国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建立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拓展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功能、推进民族院校形成不断革新的创业文化;从民族院校的角度来看,需要从办学理念、战略定位、办学模式、办学制度和学科结构等方面实现转型。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央民族大学被纳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系列,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的努力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央民族大学又于2004年进入了“985工程”重点建设民族高校。“985工程”是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提出的:“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这些荣誉和平台的获得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关心,也是中央民族大学积极寻求党和国家政策支持的结果。 
  (三)湖北民族学院转型发展的实地考察 
  1.学校基本情况 
  (1)湖北民族学院现状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神奇美丽的湖北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中西结合部唯一一所民族院校。学校校园面积15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54万平方米,有图书资料113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08亿元。 
  学校现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预科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15个学院、一所按民营机制组建的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和一所按三级医院管理的附属医院。共50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有21个专业可以选修双学士学位。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秉承“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民院精神和“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引领民院人不断奋发图强。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民族院校的形成及特征
第一节 民族院校的形成与发展
一 民族院校形成的原因
二 民族院校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民族院校的基本特征
一 我国民族院校的基本特征
二 民族院校基本特征的分析

第二章 民族院校的困境与转型诉求
第一节 民族院校发展中的现实困境
一 民族院校发展面临的困境
二 民族院校改革发展中的困惑
第二节 我国民族院校的转型诉求
一 我国民族院校的使命
二 民族院校的转型诉求

第三章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
第一节 转型是民族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民族院校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二 转型是民族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民族院校转型的目标
一 民族院校向一般普通高校转型
二 转型后我国民族院校的核心特征
第三节 民族院校转型与新型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
一 民族院校转型需要构建新型民族高等教育体系
二 我国新型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四章 民族院校转型目标的依据分析
第一节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历程的考察
一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历程
二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第二节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调查
一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调查分析
二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实地考察
第三节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理性审视
一 民族高等教育的学术属性
二 民族高等教育的公平属性
三 民族高等教育的跨文化属性

第五章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探讨
第一节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策略
一 坚持完善我国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
二 建立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三 拓展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功能
四 推进民族院校形成不断革新的创业文化
第二节 民族院校核心办学要素的转型
一 办学理念的转型
二 战略定位的转型
三 办学模式的转型
四 办学制度的转型
五 学科结构的转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