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而言,格林兄弟不仅是民间童话的搜集整理者,也是参与创作的作者,从结构与风格上来看,尤其如此。格林童话像所有的诗学作品一样,首先是通过文本的叙述,使读者获得阅读的文学体验。在格林童话中,格林兄弟完整地保留了他们所搜集的民间故事的题材、内容和象征符号,在此前提之下,他们将这些故事的叙述格式加以改编和整合。特别是威廉·格林,有意识地对童话的文体进行了改造。从细节上看,威廉对《格林童话集》的修订,使叙述的语言在语调上更加温和、亲切,更加富有诗意。在一些故事中,威廉·格林偏好采用直白的并列句型,并经常使用重复句来提高表达的力度。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他喜欢使用直接引语。他善于运用古体语以及民间的俗语和谚语,偏爱缩小词的使用。通篇叙述的情态形式都采用过去时,形象地描述每一个情境,以直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简练和不受时间限制的典范性,是威廉一贯的文风原则。他强调叙述的虚拟性,常常略去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在叙述中,格林童话剔除了那些有伤风化的东西,并按市民阶层的教养加以道德化,使这些民间童话更符合最主要读者,即围绕儿童的市民家庭的阅读趣味。对于这一趋势,雅各布·格林曾经评述说:“这些民间童话最初并非专门针对孩子们而写,但随着版本的逐次修订,它越来越走向儿童文学。”<br> 格林兄弟所进行的文学意义上的风格化改造,并未有损口头传说的故事内容和意义,最初那些可以追溯到古老观念和行为的素材几乎是原封不动地被保留了下来。专业的民间童话阐释者,以及一些热心研究文学的严肃的童话读者,通常会选用格林兄弟在1857年进行过加工的末版,因为这一版本通常被看作独立的文学作品。在他们看来,文学阐释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发掘那些不可理解的象征符号中所隐含的意义,解码民间童话的象征性文字。最基本的一点是,他们确信格林童话所涉及的是独立的、致力于大众的、带有强大表现意图的文学艺术作品。本书在分析格林童话的叙述特征时,依据的也是以1857年末版为底本的译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