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孟加拉玫瑰的颜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70597
  • 作      者:
    周佩红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孟加拉玫瑰的颜色》有作者所关注的部分外国作家作品,有作者私人的阅读体验,有人类共有的渴望、焦虑、困惑、爱——它们在博尔赫斯、茨威格等文学大家的笔下和生活中展现了怎样的面貌,怎样的可能,怎样的选择。
    作者选择不讨论文学作品的呈现形式和叙写技巧,只是关注、开掘和汲取作品内在的生命状态和能量,视角独到,文字婉转淡雅。
展开
内容介绍
    《孟加拉玫瑰的颜色》是关于文学读书的一本随笔,记录了一个作家从文学的视野,阅读博尔赫斯、茨威格等文学大家的精神历程。《孟加拉玫瑰的颜色》作者周佩红,《萌芽》杂志编辑,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亲密关系》、《内心生活》、《你的名字是什么》、《活着的证明》、《命运所赐》、《一抹心痕》、《从我血液中流过的》、《城市的声音》,小说集《长梦不醒》,评论随笔集《在生活和心灵之间》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绽放在伤痛记忆上
    《漂泊手记》,安妮?麦珂尔斯著。陌生的名字。陌生总是吸引我。我弯身注视它薄薄的书脊,那里有一种沉静的蓝,透出紫。我弯腰像在对它礼敬。这时还不知道它有多好。它处的位置是低的:季风书园外国文学架下方,众多异域作品中间。挤。不在热闹显眼的畅销书堆里。痛苦不可能畅销。沉静自守应是它恰当的姿态,如同一个默守伤痛的人的姿态。
    后来我向一个个熟人推荐它。他们买了它。然后……我没再听见他们谈论它。一本书与一个人的相遇需要缘分。它可能会在书架上独自静待很久,之后,被一双偶然或也必然的手,一颗寻觅已久的心,找到。这也仍然会在静中发生,从词句到故事,从心到心。
    它的第一页,第一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有无数的手稿——日记、回忆录、证人的叙述等等——被遗失了,或被毁掉了。其中有一些是人们故意藏起来的——埋在后花园里,夹在墙缝里或是藏到地板下面——但藏东西的人们却没能活下来使被藏的东西重见天日。”
    那很遥远。那时代并无我的存在。但真的与我无关么?为什么我总是被遥远时代里的日记、回忆录、证人的叙述等等吸引,仿佛与我有极大的联系?是的。一个生命存在于这世上总是与万千生命关联,纵向或平行地递进、影响,至少这同一星球上的空气、水分、养料已经聚合混杂了不知多少代而被万千生命同时或不同时、同地或不同地地呼吸摄取。我在其中,不是第一,也不是最后,我希望知道其他同类如何活过,因为我不可能是彻底的唯一。
    那么,这些被湮没的生命见证的重见天日,该是后人多大的幸运。就像《安妮日记》的重见天日。而这本《漂泊手记》的视野和格局应该更大。书中说,这是一位名叫雅各的诗人在1993年去世前不久写的回忆录。那么它也不遥远。
    它是小说,但不会完全虚构。雅各不会是安妮?麦珂尔斯凭空想象的一个人。雅各说:“一个人对战争的感受并不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失,一个人的事业,正如他的生命一样,永无终结。”这一种感受的精髓,必定从坚实的历史土壤中抽取,无论这土壤被怎样的苦难浸泡。我要看的正是这过程:一个人怎样从伤痛中走出,怎样确定他生命的支点和重心。这对我将是有力的借鉴。我,一个总在彷徨也不够坚强的人。
    我从当中打开它,再也无法放下。“我无法把痛苦从死亡的一瞬转移开。我被迫关注着那历史性的一秒钟:那萦绕于心的三位一体画:罪犯,受害者,证人。”这正是我后来每读这本书时的心情。
    它没有完整的故事和奇巧的情节,只有一个个片断,陷在泥沼里,刻在岩石上,被风暴所裹挟。这些关键词(屠杀,犹太人尸体,囚犯,亡魂,音乐,诗歌,痛苦,反省,质问,思考,爱……),这些缓慢渐进的历史瞬间和心灵时刻,如一支时断时续的悲歌,有最惨痛的底色,而记忆的天空上仍现出一朵花的影子,顽强绽放,朝向爱。
    惨痛而最终导向爱。我震讶。在人类最大的暴行面前,仍有这一种博大、温暖的情怀存在。这是怎样一种优美,到达它需经历何等漫长的艰难。雅各在60年的经历和思考后到达了,他是我心中的圣者。
    神圣也许并不难达到,只要不对历史和记忆掉过头,不从苦难的经验一下子掉人享乐的漩涡,不为狭隘的个人或民族记忆所缚。神圣不神圣也不重要,雅各的最初目的,不过是心的安宁:能面对死去亲人的眼睛,感觉为人类的命运尽了责。——一个不伟大者的猜测。
    雅各的历程。
    他没有忘记历史,背叛记忆,宽恕罪行。恰相反,从7岁时从衣柜缝隙中目睹父母姐姐被纳粹杀害,惨景无一天离开他。他们融进他的身体——先是死去的亲人,后是更多的犹太亡魂。他每次进门都要略作停顿,好让无形而永在的姐姐先进去。他在最幸福时仍会看到那些临死前的眼睛(“他们想在那一刻把毕生的爱都用尽”)。在避难的小岛上,他白天给亡魂写信,期望晚上能收到回信。他没有像我们很多小说喜欢描写的那样,因受恶行之害而变恶。他从小牢记美与爱:贝拉脑后那条像隆起的肌肉一样的粗辫子多么美,她指间流淌出的乐章和弹奏时端正而骄傲的坐姿多么美,她在他后背上用指尖写下的话有多少爱……美和爱只是一些可感觉的细节,抽拔不出多少宏旨大义,而一点美、一滴爱也会让一个孩子铭记终生。他被救后在爱的注视下成长,用回忆接续这爱。最私人的记忆就这么开始,一步步融入广大的记忆。救他并收养他的希腊学者阿索斯对他说:“你的记忆就是你的未来。”阿索斯弓}雅各进入人类历史和地球历史——这本书里有最美的描述地球自然现象的文字——告诉他:“我们无法控制生命中的偶然小事,这些细小的东西凑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的命运:你重新回去拿忘记带的东西的这段额外的时间或让你躲过了一桩祸事,或为你带来了灾难。但我们每天都可以坚持最高的法则,那是最高的人类价值观,是我们唯一可见的法则。”雅各这么做了。他在目睹耳闻纳粹的暴行时也看到普通人救助犹太人的善行。他得到阿素斯及其希腊朋友们(无论学者还是平民)的小心呵护。他在搜集纳粹暴行的过程中看到人类生命、愿望,人性怎样被拒绝、蔑视、践踏、毁灭。他在堕落最甚的地方寻找灵魂。他学会尊重并爱有人性、有渴望的生命,从人类的最高价值观上,也出于本心。
    爱,像春雨一样从任何细微处浸润他。爱人类,及宇宙间一切。他们从一地搬迁到另一地时,阿索斯对雅各说:“爱会使你用不同的眼光去看一个地方,正如你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拿你所爱的人的东西一样,如果你对一个地方的风景非常熟悉,你就会以不同的眼光看其他所有的风景。如果你学会了去爱一个地方,那么有时你也能学会去爱另一个地方。”哦,但愿我从小到大也有这么一位精神导师,随意说出的就是至理名言,眼光时时被校正,出于爱,落于爱。
    艰难而缓慢的过程,从悲痛到达爱需要时间,但雅各终于看到了:亡魂们 “在银河系的某个角落,正一刻不停地朝赞美诗篇飞去”。
    雅各没有停留在对罪行的揭发、谴责上。他用人类最珍贵的“爱”击碎恶。他一定相信:如果人类有爱,有对生命最大的尊重,恶就无处生长。
    爱还是要落在最具体的个人生活里。爱整个人类而不爱一个具体的人,这是不可想象的。
    雅各爱过两个女人。爱证明了他,她们,各自的情怀,注视对方时目光的一落差,心的敞开度、接纳包容度。生命在爱情中才真正展开,新的内容被注入。
    年轻时他遇到亚历克丝。活泼、美丽、智慧的女人,具有古老的女性文明与时尚结合的裹挟力,要带他远离生命的重心,那些记忆和思考。她要投入新的世界,要往前走,要享受纯艺术、纯爱、纯生活、纯智慧、纯幸福。没错,这是她的选择,她有权选择。但他感到了危险,无法跟她前去,他有他的事要做。他记忆的力量太大了,比想象的更大,连带着历史的责任和使命感。他就让她一个人出去,自己呆在黑屋子里,沉思冥想俯瞰历史,孕育着支撑生命的诗句。她每晚派对回家,冰凉的手只触到他的肌肤,触不到他的心。他花了半天时间咬破痛苦而达到的思考瞬间,被她打开的电灯一下子照得粉碎。“她永远无法理解,她确信那是为我好,让我回到这世界上,把我从绝望的魔爪下抢过来,拯救我。”但她不知道,对他,每失去一个回忆或一个故事,也就失去了更多的自我。夜间的幸福也消失。“我没有欲望要用舌头去舔她的脊背,也不想对她说话,不想一点一点地挪到她身边去。”她睡了,他却醒着躺在那里。他把她抱得越久,她离他的触摸就越远。
    毫无办法,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爱的意愿并不能拉近彼此。爱有时就这么毫无办法。爱必定也在这日渐疏离中慢慢消失。
    中年后他遇见年轻的米凯拉。他和她之间相差25岁。她没有回避他稀疏的头发,假牙,他身体里带着的可怕东西。然而,连他都觉得怎么可能,难道不带一丝怜悯——“她把柔软的、被阳光晒暖了的桃子似的面颊”放在他冰凉的手心里。她对那段历史没有切肤之痛,但她抽泣,为亡魂流泪,仿佛那也是她的亲人。
展开
目录
绽放在伤痛记忆上
治疗·救赎·爱
一片完美的灰
她的勇气,她的走
如此则任何样东西都不致缺失
托尔斯泰悬案
书的梦
博尔赫斯黑豹
当查尔斯遇到萨拉
哪里都有鬼魂
两个杜拉斯
你是哈扎尔一族吗
只要有爱就够了
河的第三条岸,或者黑暗
素昧平生的友人
句茨威格致敬
莫尔的秘密方舟
轻与重,灵与肉,托马斯与特丽莎……
他失落了件东西:生命的花朵
谁诱拐我至远方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