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已经变成缕缕丝绸,在布达拉宫的翘角飞檐上缭绕。拉萨城里开始响起清晨的喧哗声。车辚辚,马萧萧,这声音会把你带到重修布达拉宫的十七世纪中叶,五世达赖执政的噶丹颇章王朝时代。
在现在的布达拉宫司西平措(西大殿)内,有一幅著名的壁画。画上绘写着五世达赖于公元一六五二年,前往朝拜清朝顺治皇帝的情景。在大清王朝的金銮殿上,龙袍帝冕的顺治皇帝端坐倾听,手捧法轮的五世达赖侃侃而谈,气氛亲洽、和谐。五世达赖向中央王朝的这次朝拜,是继元朝八思巴以后最为隆重的一次。他在这次朝拜期间受到册封,被赐予金册金印。从此,“达赖喇嘛”这个封号和达赖在西藏政治上的地位才正式确定下来。
还在公元一六四五年,五世达赖就发布了重修布达拉宫的命令,征调了七千多名奴隶支付无偿劳役。并集中了全藏最优秀的建筑、雕塑、冶炼、镏金等各类艺匠和各派画师。康熙皇帝还派来罗望带领的汉满能工巧匠一百一十四名。早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修建布达拉宫时,就曾召请过汉族工匠。现在重修这一宏伟建筑时,祖国内地人民和兄弟的藏族人民一起,继续共同倾注心血。
现在的布达拉宫内有这样一幅引人注目的壁画:远方的森林里,伐木工人在举斧伐木;拉萨河的湍流中,运送木料石块的牛皮船木碗似的在漩涡中打转,农奴们在凄厉割耳的北风中与惊涛骇浪进行搏斗;红山的陡坡上,成千上万的奴隶抬着巨大的木料,背着沉重的石块,哼着低沉的号子。他们的腰弯得像牛角弓,艰难地向山顶爬去。有个农奴被高墙上滚下来的石块砸死在台阶上。旁边的一条黄毛狼犬还幸灾乐祸地吠叫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