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闽台民间文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1059621
  • 作      者:
    夏敏著
  • 出 版 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夏敏,1964年1月出生,浙江苍南人。现为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民间文学与艺术遗产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福建省民俗学会理事、厦门市作家协会理事、集美区文联副主席、集美区文学工作者学会会长。教学之余主要从事民间文化研究,学术成果集中在民间文艺、文化遗产、宗教美学、《西游记》和区域文化等研究领域。著有《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红头巾下的村落之谜》、《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与仪式》等书。发表近百篇学术性论文和许多散文、游记、诗歌作品。主持或参与过多种课题研究。曾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之“学术著作奖”,历届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著、论文奖。
展开
内容介绍
    《闽台民间文学》内容讲述了:台湾与祖国的文化亲缘关系,最先、最直接的就体现为台湾与福建的关系。这是历史发展决定的。福建和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稍有不同的是,在福建,中原移民南徙入闽,至宋代已基本完成;而在台湾,则是自明末清初开始,才由南徙入闽的中原移民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台湾的。其文化的传播,也随同移民一起,从中原经由福建的本土发展,再度播入台湾。因此,闽台社会都先后经历了一个共同的内地化、文治化,实质也就是中原化的过程。虽然在台湾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源自中原的闽文化经历了其在台湾本土的不同发展,但未能改变其源自中原的本质。
展开
精彩书摘
    台湾恒春民歌《平埔调》采用了大量的闽南、客家和少数民族的卑南人、排湾人的音乐成分,也使用福建客家方言词。如“亲兄老妹敢有影”,“老妹”一词在闽南方言中很少出现,而在许多闽西、闽北客家民歌中颇为常见;又如闽西连城民歌《路头路尾等情哥》中有“日头一起万丈高,老妹担起当柴烧”,宁化民歌《好凉风》中有“凉风送郎千里行,不比老妹情谊重”,闽北顺昌民歌《十八老妹嫩娇娇》中有“十八老妹嫩娇娇,天晴一定要砍柴烧”。
    1945年台湾光复以前,由于受日本音乐势力的挤压,客家民歌在台湾逐渐衰微。60年代以后,由于台湾现代化速度迅猛,人们从客家山歌中又一次被传统的魅力所感动,于是台湾客家山歌的研究和比赛活动此起彼伏,开展得风风火火。1967年6月,在苗栗举办第三届全省客家民谣比赛时,有154人参加,连未印人名单者在内,有200人参加。参赛者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不限于村夫农妇,其中有士农工商各阶层人物。一些主办人、评判员、乡长、大企业公司的董事长、县府科长、电台节目主持人、历届比赛冠军获得者、主办音乐比赛的官员等未能正式参赛,到比赛结束颁奖前竞纷纷登台一显身手,真是盛况空前。台湾学者史惟亮说:“今天在台湾,除了客家调之外,恐怕再也找不到被各阶层人士共同爱好的音乐了(山地歌曲仍属于原始性的音乐,不能与客家调比较),如闽南系的歌仔戏,就没有乡长、董事长一类人物参加演唱。”①可是好景不长,客家山歌到了70年代后,由于受到时代巨大变化的影响,以及西方文艺的浸染,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客家歌谣与闽南歌谣也越来越似明日黄花,在民间社会渐渐隐没,成为怀旧的花瓶式存在。
展开
目录
结论
第一章 闽台人入台与大陆口承文学在台湾的传播
第一节 闽台民间文学的关系
第二节 闽台民间歌谣的关系
第三节 闽台民间谚语的关系
第四节 闽台民间故事的关系

第二章 两岸政治隔绝导致的民间文学文本变异性传承,
第一节 歌谣、谚语文本的变异
第二节 传说变异的三种方式
第三节 普通民间故事类型的表达差异
第四节 族群不同影响导致文本的不同

第三章 两岸闽南人民问文学之比较
第一节 两岸闽南方言歌谣
第二节 两岸民问文学过渡形态样本:金门、澎湖民间文学
第三节 两岸闽南方言系统民间叙事文学
第四节 两岸闽南民间文学与文化关系

第四章 两岸客家人民间文学比较
第一节 闽台客家民系民问文学面貌
第二节 闽台客家民歌的地域性关联与差异
第三节 闽台客家方言系统民间叙事文学
第四节 闽台客家民问文学与中原传统民间文学关系

第五章 两岸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之比较
第一节 闽台少数族群的共性与历史渊源
第二节 闽台少数族群民间文学母题比较
第三节 闽台少数族群民间神话的个案研究
第四节 大陆汉族民间故事在台湾少数民族中

第六章 连接两岸和世界的民间文学类型研究
第一节 两岸民间歌谣的类型化特征
第二节 两岸民间故事类型分析
第三节 两岸民间神话的国际类型归属
第四节 世界民间口述传统与民间文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