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试想一下。晴雯若不是早天,终成姨娘,岁月流逝,她会成什么模样?
贾母把晴雯给了宝玉.因“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论样貌论手巧论伶俐,晴雯在诸丫鬟中是拔头筹的。红楼梦众美图里有: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眠芍、宝琴踏雪,这些都是小姐,丫鬟里却独有晴雯撕扇.何也?一是不如其娇,二是不比其骄——恃宠而“骄”是倚着仗着二八年华之“娇”俏可人,这还看得,若是到了林志玲演小乔的年纪再表演撕扇子.就不大妙了。
“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这是那个逼死关盼盼的白居易说的。放在未婚的年轻男主子房里的丫鬟,最好的结局是做姨娘,胜过年龄大了放出去配小子。贾母挑拔尖的丫鬟给宝玉,一是宠爱孙子,二是“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留作收屋之用。以晴雯的伶俐,自然知道这个意思.且又是老太太先喜欢了才给的,又兼了宝玉之宠,所以行事底气十足.打骂小丫头不在话下。被王夫人偶然看到一次,也是正在那里骂小丫头.留下个轻狂的恶劣印象。如果晴雯侥幸逃过遭谗被逐的命运,被收作屋里人,恐怕骂人的脾气是改不了的。
作为一个女孩子.晴雯是标致的、灵巧的、率性的,放到现在,属野蛮女友类型。只是在那时,她的身份是奴婢,所以,由不得她清高,由不得她张狂。晴雯打骂小丫头,与司棋大闹厨房一样并不可爱,都是在安乐的生活下滋生了非分之想,把自己当成副小姐。红颜弹指老,失去珍珠光泽的晴雯,若仍旧一味不加收敛,动辄立起两个眼睛骂人,与跟丫头们厮打的赵姨娘有的一拼。
晴雯会变成第二个赵姨娘吗?
一看容貌。妻贤妾美,纳妾,貌是第一要素。年轻的侍妾,平儿、秋桐、香菱等人,没有一个不是美貌非常的。再不信,看看老太太审尤二姐那个仔细,上下瞧了一遍,又戴了眼镜细看,瞧瞧肉皮儿,又瞧手又瞧脚,瞧了半天。
鱼眼睛也一样有可爱的珍珠时代,赵姨娘当下虽已成了鱼眼睛,遥想小赵初嫁时。怎不灿若花朵?
其二是贾政仍常在赵姨娘屋里过夜,其喜欢赵姨娘.恐怕不下于宝玉喜欢晴雯。
而王夫人厌恶晴雯。恐怕也和赵姨娘、晴雯相像脱不了干系。王夫人的逻辑是.既长得好。又轻狂,必然是勾引主子的妖精。王夫人自己是以德服人的,最厌恶的是以色事人,有赵姨娘这个先例,在王善保家的提示下“猛然触动往事”,醒起晴雯也是有这个走势的,所以在她还没成气候时,先行处治了她。
其三。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两个都是直性子的红色,晴雯是“爆炭”。一时气头上来,如何忍得住不动口不出手。赵姨娘又何尝不是!一受挑拨。就心头火起,飞也似冲锋陷阵。
晴雯之骂,怡红院内基本无一幸免。骂小丫头,拿一丈青戳坠儿,可算是怒其不争;讽刺小红,是倚势压人;与袭人、麝月、碧痕、秋纹之争。就见猜忌之心。脂砚斋说:“写晴雯之疑忌,亦为下文跌扇角口等文伏脉,却又轻轻抹去,正见此时都在幼时,虽微露其疑忌,见得人各禀天真之性。善恶不一,往后渐大渐生心矣。但观者凡见晴雯诸人则恶之,何愚也哉?要知自古及今,愈是尤物,其猜忌妒愈甚。若一味浑厚大量涵养。则有何可令人怜爱护惜哉?”因是尤物,所以不会四平八稳,即使作怪,也可为闺阁生色。况且年轻之时,喜怒出于心臆,只显天真,惹人怜爱。
因为性格上的过当.晴雯和赵姨娘的人缘都不佳。赵姨娘不用说,晴雯看似在怡红院有顽有笑,但她领个赏佳蕙还不服气,小红敢当面驳回.更可怕的是那些谣源的奶娘啦、陪房啦、老婆子啦,都让她得罪光。
有些事情,美人做得,丑女万万做不得。沈复论《西厢》:“唯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黛玉可同此论。于晴雯,唯其美女,言语方许尖刻。
西施捧心,是千古佳话,东施效颦,是千古笑话。红玉定是佳人,做贼尚在可恕,坠儿本非佳人,奈何做贼。宝钗劝学,终是女儿,雨村结交.定是禄蠹。
同样,有些事情,貌美年轻的珍珠做得,青春尽头的鱼眼睛偏是万万做不得。大街上打情骂俏,种种肉麻玩意,少男少女做得,中年偏做不得,若是老年夫妻,携手漫步夕阳之下,令人钦羡,却不可学少年勾肩搭背。掩耳盗铃于无人之际偷偷亲吻。
红楼梦中,宝钗扑蝶可学,宝琴踏雪可学,唯黛玉葬花、湘云眠芍、晴雯撕扇三事不可学。期于外国,阳光恍惚中,水雾朦胧下,趴在草地的小妖女Lohta不可学。
当年华逐日老去,自身优势递减,旧日宠爱日见稀薄,心理渐渐失衡,唯有性子火爆依旧或者更甚的话,恐怕与赵姨娘相去不远了。不唯读者,连作者也是一样势利,晴雯让人爱、让人怜,赵姨娘只配让人恨、让人怨,年轻美貌的周芷若堪与赵郡主争画眉,年老色衰的李莫愁却只配因爱生恨葬身绝情谷。最聪明的,是汉武帝的李夫人,知道憔悴了,扭过头.死也不肯朝君王。
第三章紫鹃金莺两相映
宝、黛爱情的润滑剂——紫鹃
紫鹃本名鹦哥,是贾府的家生女儿,老太太看着黛玉带来的两个人,一个奶娘王嬷嬷极老,一个雪雁一团孩子气,便将鹦哥给了黛玉,后来不知为何改名紫鹃。
展开
——东篱淡菊
有清刚之气
——流萤渡高阁
唯厚道之人,方用厚道之眼观人,厚道之笔评。
——碧心莲
文笔斐然,颇有红楼之风。以古典小说、诗词歌赋做底,方能写出如此优美文章。
——如来戏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