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颠倒的性属
第一节中国17世纪人情小说的性属主题回溯
17世纪人情小说对于妒妇悍妻和惧内者颠倒性属关系、背离性属规范的主题书写具有悠远的传统。在中国古代,凶悍之妻和惧内之夫具有的戏谑色彩使人们对之津津乐道,因而对这些故事的资料性整理,很早即已出现。也正是这类故事中性属角色异常所带来的戏谑性,导致17世纪之前的各类典籍和文学作品热衷于记录或表达反常的性属角色而非性属关系。
刘义庆(403-444)的《世说新语》、虞通之《妒记》(成书于约453年)均收录前人所记妒悍和惧内主题故事,其中后者所录7篇故事,开创了专收这一主题故事的传统,直接影响到此后大量类书均设妒妇一类。如唐代的《艺文类聚》(成书于624年)之卷三十五《人部十九》汇妒、淫、愁、泣、贫、奴婢、佣保故事,专有“妒”一类,宋代的《太平广记》(成书于978年)之卷二百七十二《妇人卷三》收录此前载妒、悍和惧内故事的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