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说话人及其话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136155
  • 作      者:
    孙先科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孙先科,1964年生于河南省台前县。文学博士,教授,河南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河南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当代小说研究。出版学术著作《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其文化意识》、《叙述的意味》。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万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对新时期小说思潮精神文化特征的批判研究”与“经典与经典的重述——‘十七年’经典长篇小说的修改、续写、改编及其历史阐释”。另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运用巴赫金的“语言形象”理论体系以及衍生的相关批评概念。对中国现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诸多小说作品进行内部阐释与艺术探究。涉及“革命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及其“成长”、作家的“主体问性”与小说创作中的“间性形象”、文本的相互指涉及其意义关联、文学历史话语的叙事策略与叙事伦理、复调性主题与对话性文体等诸多专题。
展开
精彩书摘
    性格论和典型化批评范式所涉及的论域主要在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哲学等“外部的”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其突出的问题意识是社会批判意识,即在个人/社会、个体/整体的结构性框架中,通过叙述个人的受损或者毁灭,展开对社会的批判。革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将这一结构进行翻转,通过宣判个人主义与个性主义的不合法与失败,预言、宣告社会与政治“乌托邦”的光明前景,社会批判意识被改造为个人批判意识。无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个人本位的社会批判意识,还是革命现实主义的社会与集体本位的个人批判意识,两者均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这种强烈的政治意识既表现为鲜明的非此即彼的思想倾向性,也表现为其修辞风格上的强烈对比与叙事上的巨大张力,诸如人物阵营的二元对立、非黑即白、非善即恶,伦理意识与政治意识高度的一致性,修辞符码政治化、道德化等。
    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的哲学与文化思潮对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主体观进行了强劲的反思与改造,“主体”获得了新的阐释、新的内涵。
    一位研究福柯主体论哲学的学者说: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简单地把存在当作一个事实(“我思”),把存在的个别主体(“我”)和意识(“我思”)等同起来。
展开
目录
绪论 说话人及其话语
第一章 “革命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及其“成长”
一、知识分子形象:“神话家族”中的“中间人”
二、政治化与神圣化:“成长”的新向度
三、“个人无意识”及其“碎片化”的存在方式
结语

第二章 爱情·道德·政治
一、“题材突破”与“深度模式”的转换
二、“三角恋爱”框架与“道德试错”模式
三、“以爱情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
四、第一人称叙述与“超叙事结构”
结语

第三章 《青春之歌》的“重述”与江华形象的演变
一、身体/政治的诗学与“潜文本”:江华在其中的位置
二、修改:对叙事“裂隙”的弥补和对意义的整合
三、续集:“潜文本”的显性化和对江华形象的改叙
结语

第四章 作家的“主体问性”与小说创作中的“问性形象”
一、“主体间性”与“问性形象”
二、小飞蛾:在宏大叙事与民间传统之间
三、是谁杀死了李佩钟
结语

第五章 《三家巷》:一个复杂的话语场
一、“革命历史小说”还是“家族姻亲故事”?
二、周炳:“英雄成长”的变体?
结语

第六章 文本的相互指涉及其意义关联
一、《白鹿原》与《创业史》的“互文”关系
二、白嘉轩与姚士杰
三、田小娥与素芳
结语

第七章 “历史”或“他的故事”
一、“新历史小说”的命名
二、家族史与革命史
三、边缘化的修辞策略与历史的感性化
结语

第八章 当代文学历史话语的叙事策略、历史观与叙事伦理
一、文学叙述历史:一个语言事实
二、“革命历史小说”:一种“拟科学”文本
三、“新历史小说”:解构“宏大叙事”
四、图像语言的“空间”化处理:解构历史理性
结语

第九章 复调性主题与对话性文体
一、“初始情境”、经验类型与主题结构范式
二、“青春体小说”的“主调”与“副调”
三、“考验小说”与“意识流”
四、“季节系列”和“杂语”的处所
结语

第十章 王蒙小说中的“原型”及其意义阐释
一、“年轻人”传记系列与“原型”
二、“年轻人”的革命起源叙事
三、“史前史”的进入:寻根、审父和对“初始情境”的反思
四、三角关系中的主体、助体与介体
五、“大义灭亲”的故事:父子之情与国家公义
结语

第十一章 “年轻人”的精神成长与“父之法”
一、“问题小说”抑或“成长小说”
二、林震与刘世吾:冲突与对话,审视与自审
三、主体想象上的兄/弟关系与代际之间的“三元结构”
结语

第十二章 从改造“资产阶级的王国”到建构“中华民族的脊梁”
一、话语裂缝造成的叙事
二、“旁观者”的出场
三、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结语

第十三章 没有彼岸的“真正的生活”
一、作为一个文化现象的池莉小说创作
二、“新孩子”的“失乐园”:性格的对峙与认知的偏执
三、倾斜与失重的“仿真空间”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