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论文都是将“桃源”视为一种文学题材而进行研究的。戴伟华、刘中文、何胜莉、刘明华之文大致是按照程千帆先生的构思模式写的,只不过戴伟华《超越与回归》一文是从通俗文学的角度切人的,刘中文《异化的乌托邦》一文是从唐代诗歌中的“桃源”题材谈的,刘明华之文是将《桃花源记》作为一篇叙事小说,主要讨论了宋代几篇与之有着大致相同构思程式的小说。而将“桃源”作为一种原型意象进行探讨的主要有赵山林《古代文人的桃源情结》、李红霞《论唐代桃源意象的新变》等,这些无疑都对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br> 然而,这对纷繁复杂的“桃花源”题材和意象文学作品的研究还是不够的,仍然缺少一个在系统梳理和考察基础上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历代有关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作品大致是在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的“桃花源”原型意象:一是以“桃花源”的传说和故事为题材进行文学或艺术如绘画等创作,生发出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构思的各种解读。二是直接以“桃花源”、“桃源”或者“武陵源”等意象写入作品,在表现出对“桃花源”原型意义的认可和接受的同时,也显示出对“桃花源”原型意义的发展和丰富。<br> 综观古代文学中的“桃花源”题材作品,大致有三个方面的主题:一是避世、隐逸主题,主要源自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二是桃源题材的仙化主题,呈现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与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天台“桃花源”分、合兼具的现象;三是情爱主题,主要源自于《幽明录》中的刘晨、阮肇天台山艳遇的故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