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转型期大众文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857841
  • 作      者:
    李向明著
  • 出 版 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转型期大众文艺研究》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机制经历了巨大的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由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由一元社会向多元社会转型。社会的全面转型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商品经济意识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这种渗透,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大板块交叉发展的格局。特别是大众文化,因市场经济及其机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而空前繁荣起来:不仅作品创作数量巨大,而且出现了一支文化素养在逐步提升并日趋成熟的职业性大众文艺创作队伍。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大众文艺在相当程度上表达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反映了他们的文化诉求,体现了他们的文化品位。在某种意义上大众文艺已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转型期、大众与大众文艺<br>    第一节转型期的概念与特征<br>    关于“社会转型”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br>    从其字面意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转变,它意味着社会系统内结构的转变,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在当代,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社会转型是指在特定的国际环境中由某种非市场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变。①<br>    社会转型的概念和一般的社会变化相联系,社会变化是所有社会的体征,但并不是所有社会变化都称为社会转型,只有那些密集的、大范围的、根本性的、影响了几乎所有人日常生活变化的才能被称为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具有普遍性,它在特定条件下在一切社会都有可能发生……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变迁等概念一样,一经出现,首先被用来描述西方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动的过程。<br>    社会转型是一种由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向现代社会的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历史图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领域由非市场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型;政治领域由专制集权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型;文化领域由过去封闭、单一、僵化的传统文化向当今开放的、多元的批判性的文化的转型。②<br>    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时段,在这样一个长时段的过程中,它由一个系列的社会转折(或变迁、转折是短时段,或至多是中时段内发生的事变)的不断蓄积而产生,是在一个社会母体内经历长期与不断的变迁(变量)所导致的社会结构性的转变(质变),这种结构的转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概言之,社会转型是一个包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结构性转变的长期的发展过程。③<br>    社会转型是标示特定社会变迁的社会学术语,一般是指社会整体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抑或是社会现代化过程。④<br>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者的论述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专家学者关于“社会转型”含义的论述,对于正确把握社会转型期的形势和任务,无疑有着有益的启示。<br>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机制经历了巨大的转型。这个转型呈现出了自身的时代特点:<br>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商品经济意识不断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社会经济体制也随之转轨,统治了中国近40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转型使中国这样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传统的国家转向了工商业社会的发展轨道,中小城镇的建设加速,有的乡村社会已经开始向城市社会迈进,转型使中国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br>    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动,群体结构变得日益丰富而复杂。中国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拟亲化和泛家族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是先家人再亲人,而后是友人,最后是熟人,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转型加大了人口的流动,增强了人在社区中的匿名性,人们的观念也由原来的熟人社会转向开放社会,由传统的裙带关系转向能力本位,能力在转型社会的被强调,无形中让习惯了熟人社会、在关系网中生活的人们感到陌生。群体的分化重组使社会身份或角色变换的机会与可能逐步增加,然而社会资源分配错位、群体分化、摩擦加剧,对立情绪有所滋长,增加了不和谐因素。<br>    转型期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导致社会形态的变迁,使中国这样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传统的国家转向了工商业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传统价值体系建立和稳定了一个超稳态的社会结构,处于其中的人们已经习惯传统的道德规范、乡规民约、风俗习惯、内心信念。随着转型期法制社会的到来,人们更多地依赖于借助国家机器和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来调节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与此同时,转型期也出现了各不相同的利益群体,社会财富迅速集中到少数新贵和特殊利益集团手中,从而致使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持续扩大,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是造成一部分人贫困的根源。传统的根深蒂固,法制的不够健全,导致转型期社会阶层的分化,造成了一个包括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失业和半失业人群等构成的庞大的弱势阶层和底层社会。<br>    在转型期,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使得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几乎达到现代化国家标准,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5%,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7%;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收入差距系数)是0.4 ,而中国在2000年就已冲破这个警戒线,远远高于这个数据,达到了0.4 5左右。这些数据说明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确实有了提高。但是,转型也使得主流文化日益形式化、退化,大众文化日益商业化,文化走向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多元化,反对中心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统一,强调随机、差异、复杂而取消决定论、统一与单一,倡导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出现了“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道德”的局面。传统的超稳态社会的道德与价值体系被消解,而适应转型社会的新的道德范式与价值体系尚未全面建立,使身处其中的人们经常处于价值冲突、内心矛盾和无所适从当中。<br>    总而言之,社会转型对人们产生了巨大影响:快而大的转变使人们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已成为_个终身学习型社会,你学习的速度似乎总是赶不上社会转变和技术革新的速度;快而大的转变使人们难以应付,难以招架,你的学习和生活永远处于一种急速变化中,根本无法找到一个使我们心灵宁静的世外桃源;社会转型给人的机会多,意味着诱惑也多,在众多的诱惑面前,人们的价值标准、道德底线无不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二旦面临诱惑,人就必须做出选择,做出决断,但有时选择和决断的做出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必然带来人们内心的不平静。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竞争,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于促进人的潜能外发、能力彰显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它也让身处竞争激流中的人付出了巨大的精神代价。这种代价对当前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都很大。有人称最累的中国人是高三毕业生,社会压力最大的人是教师,学习压力最大的人是专业技术工作者,猝死率最高的是中年人,最为孤独的是老人。尤其是80后、90后,他们所处的早已不是“60分万岁”的年代,而是身处“毕业即失业”状态的时代。一迈进大学校门,他们就得做出完善的学业计划、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为毕业后能争取到好的就业机会而相互竞争,学习专业、锻炼能力、发展人际关系、参加各种培训、考各种证书,以满足学历社会、证书社会对他们的挑选。能力本位社会对他们全方位素质的要求,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转型社会的竞争给了现代人机会,但同时也让现代人付出了巨大的精神代价。<br>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创作主体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受到了剧烈冲击,失去了往日的经济地位与精神平衡,他们从事的创作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日益被边缘化。而作为文艺消费者,为缓解生活压力,缓解精神压力,对文艺的审美诉求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进而出现了商业化运作,较为僵硬的传统政治宣传方式逐渐被消解,流行性大众文艺开始大量兴起,多元的文化取向形成了宣传主旋律的、消费型的、纯艺术的、前卫的艺术作品共存的局面。其中,大众文艺异军突起,一跃成为文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br>    第二节“大众”概念及嬗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转型期、大众与大众文艺<br>    第一节 转型期的概念与特征<br>    第二节 “大众”概念及嬗变<br>    第三节 关于大众文艺<br>    <br>    第二章 转型期大众文艺的勃兴<br>    第一节 市民社会的形成与自由的文化空间<br>    第二节 文学自身的变化与大众传媒的发展<br>    <br>    第三章 转型期大众文艺的精神取向<br>    第一节 大众文艺对世俗的关怀<br>    第二节 灵与肉的变奏<br>    第三节 从迷失到回归<br>    <br>    第四章 大众文艺对纯文艺的启示<br>    第一节 超越雅俗,共同繁荣<br>    第二节 大众文艺市场策略对纯文艺的借鉴意义<br>    <br>    第五章 通俗小说<br>    第一节 通俗小说概述<br>    第二节 金庸的小说<br>    第三节 王朔的小说<br>    <br>    第六章 影视艺术<br>    第一节 影视艺术概述<br>    第二节 转型期都市电影<br>    第三节 张艺谋的电影<br>    <br>    第七章 流行歌曲<br>    第一节 流行歌曲概述<br>    第二节 流行歌曲的精神内涵<br>    第三节 21世纪的流行歌曲<br>    <br>    第八章 网络文学<br>    第一节 网络概述<br>    第二节 网络文化<br>    第三节 网络文化的利与弊<br>    第四节 网络文学概述<br>    第五节 网络文学的特点<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