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俗称是耍笔杆子的,谁写得好,常被赞誉为笔头儿厉害,有的甚至可以把笔用作刀枪剑戟,令心虚者胆寒;当然,也有的拿笔溜须拍马,成了御用帮闲。<br> 再一个对作家习以为常的感觉,似乎是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却不一定口才卓然。实非尽然,别的不说,单看曾被许多现代文学史长期盖棺论定为座次排名前六位的鲁(鲁迅)郭(郭沫若)茅(茅盾)巴(巴金)老(老舍)曹(曹禺),文采自不必评说,口才几乎都堪称演讲家。与之相比,倒是文坛的后学晚辈逊色者多,不少作家文采斐然,口才就差强人意了。尤其是或性情木讷或善于私人写作的,只把自己关在艺术探险的象牙塔里,远离公共视野,执著于笔头儿,不善社交、辞令。这也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因为纯粹对一个作家来说,他的艺术生命力完全取决于他的笔头儿,而非口舌之快。<br> 《聆听大家之不朽的文学课》是一本文学演讲文集,内中具体收录了:《聆听的愉悦》、《喧哗的时代与作家的定力》、《文学与人生》、《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内在动力》、《文学创作中的未知结构》、《创作与翻译》、《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艺术感觉与艺术创造》等文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