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651459
  • 作      者:
    苗炜著
  • 出 版 社 :
    安徽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是苗炜在《三联生活周刊》“花花世界”专栏的结集,风趣的文字,广阔的视野,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解读了旅行:旅行不是到处合影留念的事情,如果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最好不要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这样容易造成时机延误。
展开
内容介绍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普鲁斯特如是说,苗炜是这句话的践行者,机舱、机场、旅店、街道、咖啡馆、酒吧,这些旅途中我们会一带而过的地方,成了他发现的乐园,幽默的笔触表达了发现的乐趣,革命、汽车、女人、作家都是应景之物。在巴黎的丁香咖啡馆,他试着闻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余香;在莫斯科的列宁墓面前,他回忆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就”;在波兰和欧洲的交界处,他记录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在欧洲的机场,他对全世界机场的吸烟室进行了评头论足…… 事实上,这些短篇是他在《三联生活周刊》“花花世界”专栏的结集,风趣的文字,广阔的视野,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解读了旅行:旅行不是到处合影留念的事情,如果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最好不要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这样容易造成时机延误。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们都相信“在无聊中取乐,低俗一些,这比较接近生命的本质。”真是遗憾,没有很早认识这个写东西的人,否则中学就可以一起出板报,大学就可以一起出校刊了。
  ——作家  冯唐
  我和老苗一起出门,在这介美丽的世界上,来了,看了,服了。
  ——传媒人  大仙
  “思想工作”之后,“花花世界”是《三联生活周刊》最好看的专栏!
  ——专栏作家  沈宏非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导演  徐静蕾
  真正的发现之诱,不在于找寻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普鲁斯特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个虚无的主题公园
  我看过太多甜腻的游记,把世界上众多著名的城市或旅游胜地都描绘成美不胜收的地方,哪怕是一次平庸的旅行,也被渲染得格外浪漫。写作者要是再透露出一种傻乎乎的高兴劲,那就更让人难受。好像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很不幸正是这世界最不值得生活的地方,而不管你跑到一个多无聊的狗屁异乡,你都会感到兴奋。有些人擅于美化自己的故乡,有些人擅于美化巴黎、纽约、泰国和菲律宾。我相信他们这样做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我也承认,阅读那些游记更能激发起我去看看这世界的念头,他们一定是真正感受到了旅行生活的美好并且忠实记录了下来。感谢那些游记和旅游杂志,他们将海外旅行说成是有益身心、提高情操、培养品位、开拓眼界的好行为。我不反对这种做法,但我还是要矫情地说,一次美妙的旅行会让我更加感觉到空虚。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在19世纪30年代这样记述他的旅行:“我似乎是在英国结束了一次奔波,就像我曾经在雅典、耶路撒冷、孟菲斯和迦太基的残骸上做过的一样。我历经一个又一个名城,看见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毁灭,我感到某种痛苦的晕眩。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克伦威尔和纪尧姆生活的岁月今安在?这一切都结束了。高尚和平庸,恨和爱,幸福和苦难,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刽子手和牺牲品,国王和人民,都沉睡在同一种寂静和尘埃之中。倘若人类和天才之最活跃部分尚且如此,他们如同昔日的影子游荡在当代人中,他们已不能靠自己活着,甚至不知道自己曾经活过,那么我们该是怎样一种虚无啊!”
  夏多布里昂这番话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对巴黎的观光要和对曾经生活于此的那些人物的追思纠缠在一起,为什么要到蒙帕尔纳斯公墓看萨特?因为我们年轻时看过萨特的书,觉得存在主义更像个主义。为什么要找到克莱拉?哈斯基尔ClaraHaskil的墓?因为前两天你可能正好听过她弹奏的莫扎特。波特莱尔、圣桑、莫泊桑、贝克特,你喜欢过哪一个就可以去找找他埋在哪儿,在墓地里玩一把找名人的游戏是很有挑战性的。在拉雪兹神父墓地的入口处,兜售墓碑地图的老头问我:“你从哪里来?”我说:“中国。”老头儿一下很兴奋,说,墓地的围墙之外有一道巴黎公社墙,中国人都要去那里看一看。他并不知道,我们中国小资到这里是来找肖邦和普鲁斯特的。1804年,拉雪兹神父墓地开始启用,11年后才刨了2000个坑,但是利用效率太低,巴黎市政府知道市民喜欢名人的脾气,一股脑将拉封丹、莫里哀等人都给埋在这里,如政府所料,这地方一下子火了起来,又过了11年,坑的总数就达到了33000多。又过了100多年,大批活人溜达进这个44公顷的陵园,他们到这里的理由和那些1817年要在这里弄一块阴宅的死人一样:都喜欢和名人有点关系。
  按照另一位法国作家马尔罗的说法,文化就是战胜了死亡的一切形体之总合。他说:“我们应当为最大多数人搜集起最大数量的艺术品,这就是我们这双注定会消亡的手所要担负的任务。”这番话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法国的性格,偏颇一点来说——如果美国人以为自己是人权的救世主,法国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文化的救世主,他们伟大的卢浮宫博物馆可以为证。但法国人认为,卢浮宫与爱丽舍宫都不能成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象征性建筑,最近似的共和国象征性建筑物当属另一个埋死人的地方——巴黎的先贤祠。有法国人说,到20世纪中期,先贤祠依然只是左派的先贤祠(这里埋葬着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等人),右派真正的先贤祠,是巴黎荣军院(埋葬着拿破仑、福煦元帅等人)。1964年,戴高乐将军把法国抵抗运动领袖穆兰(JeanMoulin)的遗体迁入先贤祠,左派与右派由此都承认拉丁区的伟大祠院是全民族的,是实现法兰西政治统一的一个象征。在今日的先贤祠,让?穆兰与马尔罗共处在一个墓室之中,1964年,正是马尔罗在迁入穆兰的仪式上为他致悼词。以作家的成就而论,比马尔罗更有资格被后世纪念的法国作家大概得有10位到20位,但从这个墓室其他两位成员来看,马尔罗是被当成社会活动家的。另外那两个人,一个是让?莫耐(JeanMonnet),一个是勒内?卡森(ReneCassin),后者是1968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将这样四个人埋在一起,后世的瞻仰者可以瞎琢磨出另一些意味。
  让?莫耐的骨灰是1988年迁入先贤祠的,他是欧洲共同体的缔造者之一。1940年到1943年间,莫耐是“英国军需供应委员会”驻美成员,他发明了“民主兵工厂”(arsenalofdemocracy)一词。1950年,莫耐提出并起草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方案,该方案由法国外交部长舒曼(RobertSchuman)于1950年5月9日正式宣布,这一天后来成为“欧洲日”。“欧洲煤钢共同体”迈出了走向“欧洲共同体”和今日“欧洲联盟”实质性的第一步,1976年,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做出决议,授予莫耐“欧洲荣誉公民”的称号。
  莫耐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得这个称号的人,但是所谓“欧洲荣誉公民”又有什么意义?“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对于远道而来拜会巴黎这个文化之都的东方人来说,马尔罗或让?莫耐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没有多少人会问起他们。
  在拉雪兹神父墓地,一个年轻人问:“莫迪里阿尼在哪儿?”按当时的环境,这话也许该翻译成“莫迪里阿尼死哪儿去了?”这个喜欢把人的脖子画得长一点的家伙是20世纪早期巴黎艺术家生涯的典型代表:酗酒,吸毒,风流韵事不断。好多人也这样干,但有两个地方不如莫迪里阿尼:一个是才华,一个是不能在35岁时干脆死掉。
  蒙马特高地上保留着莫迪里阿尼的一个文化遗迹——跳跳兔酒吧,他和毕加索等人曾经常光顾,现在这酒吧晚上9点钟开始营业,要事先预订座位,价格是17欧元,含一杯饮料。
  我记得在海明威的小说里见过这跳跳兔酒吧的名字,但它远不如丁香咖啡馆留下的印象深。在《太阳照常升起》里,海明威曾经对丁香咖啡馆前面的奈伊元帅像作过几笔描写。而《流动的盛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在蒙帕尔纳斯徒步旅行的指南,当然这本书更大的诱惑是让你一定要到巴黎转转,如果可能,就在巴黎度过你的青春岁月。 他们的青春岁月就像是文学的青春岁月,他们那时候贫穷、年轻、拼命写作,盘算着一个小说能不能卖出去。后来的文学青年也要经历类似的状态,就像海明威在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不过,1944年,海明威以一种极其绚烂的姿态重回巴黎。当时,盟军想先不去解放巴黎,因为维持这个大城市的生计要消耗掉过多的资源,延缓盟军向德国推进的速度。但是,解放巴黎几乎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冲动,军事行动自发地开始了。海明威是战地记者中冲在最前面的一个,他坐着坦克重回巴黎,按照他后来自己的吹嘘,是他"解放"了丽兹饭店。巴黎解放当天晚上,的确是海明威在丽兹饭店摆了第一桌,招待20多人喝了一顿大酒,当侍者送来帐单的时候,海明威发现下面还附有消费税,他说:为解放巴黎可以付帐,可维希政府要收的钱,一分也没有。猥琐的文人一般都没有机会这么爽一把,所以海明威能成为作家中的第一个偶像。
  丁香咖啡馆如今已是一处高档餐厅,门口是为顾客泊车的侍者。旁边的乡村圣母街113号是海明威居住过的地方,但现在的门牌号从111号直接跳到了115号,不过,蒙帕尔纳斯附近还是能找到几个和他有关的地方。威尼斯客栈,海明威在这里第一次遇见了同乡菲茨杰拉德,福尔斯塔夫酒馆,贝克特、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人经常在此喝酒。我在这家酒馆里的酒单上看见了产自欧洲的各种啤酒,点了两杯。那帮文豪到底喜欢在哪个座位喝酒呢?在卢森堡公园附近哪一个厕所里,菲茨杰拉德向海明威亮出"老二",抱怨说他老婆总嫌他这家伙小。英国记者帕林著有《海明威冒险》一书,他从美国开始,沿着海明威的足迹走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非洲、加勒比海和古巴,探访这个作家的活动地点。我的一个朋友爬完乞力马扎罗山之后,在肯尼亚买到了这本书。我在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看到这本书,只展示不出售。莎士比亚书店离巴黎圣母院很近,是游览左岸的一个好起点。不过,现在这家书店和当年比奇女士所开的那家没有任何关系。
  当年,海明威去莎士比亚书店借书看,并没有足够的钱付押金,他还向西尔维亚?比奇女士询问:“乔伊斯什么时候来?”比奇和乔伊斯颇有渊源,正是她以莎士比亚书店的名义出版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并差点为此破产。
  比奇老书店的旧址在欧德翁街12号,我在一个周日的下午找到那里,大门紧闭,抬头仰望可以看见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莎士比亚书店旧址,1922年首次出版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海明威早期文学生涯的一个导师是略微肥胖的斯泰因女士。他在家里跟自己的老婆嘀咕,斯泰因女士的乳房估计每个重10磅,不过当着人家的面总摆出虚心好学的架势,连怎么分辨一本书的好坏这样愚蠢的问题都向她讨教。斯泰因大概在指导文学青年这方面有特殊的喜好,不过,我怀疑这女人对海明威的文学创作并没有提出太多建设性的意见,倒是对他的第一次离婚起到了促进作用。她还对比奇女士出版《尤利西斯》很不满,说那书内容淫秽,从此拒绝到书店来。从人情世故这方面看,斯泰因的不满有先见之明。1932年,乔伊斯把《尤利西斯》的版权卖给了美国的兰登书屋,得到45000美元,居然没给比奇一分钱,实在算是比较鸡贼。
  在欧德翁街12号留影,发思古之幽情,往右一溜达,猛然看见10号的历史地位也了不起,大门上方的牌子上写道:法国大革命时期通过的《人权宣言》在此起草。猛然间我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类似环球影城或主题公园的地方,一个个背景上都标明,哪部电影的哪个镜头是在这里拍摄的。没有特技表演重现,巴黎就是这样一个沉寂的公园。
  海明威在他某本小说中有一段不常见的絮叨,夹杂着《传道书》:“人所需要的只是虚无和亮光以及干干净净和井井有条。有些人生活于其中却从来没有感觉到,可是,他知道一切都是虚无的,一切都是为了虚无,虚无是你的名字,你的王国也叫虚无,你将是虚无中的虚无,因为原来就是虚无。”我愿意把这段话和夏多布里昂放到一起。
  海明威的底色就是一种虚无,在这个背景之下,人们恋爱喝酒放纵,体验狂暴与寂寞、两个人之间宗教般的爱情与这个世界的不可信赖,欣赏物质世界中的美丽,但他的作品同时含有一种奇异的苦痛,他的故事是对绝望的短暂补偿,是一个强烈的感官的世界。
  但是,这个世界,如果可以,让我多看一些。
  十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在大学校园外面的一个小饭馆里喝酒,傍晚的风吹动杨树叶子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因为是暑假,我的那几个喝啤酒的同学都回家了。临桌是个留学生,我们聊起来,他家在荷兰,路途太远回不去。我说:“坐飞机不是10个小时就到了?”他说:“我害怕坐飞机,也不喜欢坐飞机,因为坐飞机你唰的一下就到家了,好像这个世界很小。我愿意坐火车,一站一站停,要很多天才能从北京到荷兰,这样我就可以在火车上想,中国真是个遥远的地方。”
  从他这番话中,我知道两件事,第一,有许多人愿意把旅途的时间拉长,第二,荷兰人害怕坐飞机。后来,荷兰球星博格坎普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我中学时两次坐火车的旅行,获得的地理知识比在教室里读半个学期还要多。正是在火车上,我记住了中国几大铁路线经过的城市名称,并且开始幻想,如果有一天我能从北京坐火车去欧洲该多好呀,我为自己设想出了第一次游览欧洲的目的地——巴黎。我可以飞过去,然后再从那里坐火车回来,延长旅途的时间,让我穿行在西伯利亚茫茫大地上的时候,能感受到北京和巴黎距离是多么遥远。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在三里屯的一家酒吧里喝酒。那个酒吧以拥有品种最多的比利时啤酒著称。我最喜欢的是"好根达"白啤酒。有个洋人喝高了,逮着个人就问:“你是法国人吗?”在洗手间,他也这样问我。小便池的上方贴着一张广告——西伯利亚铁路旅游,办理签证。这个小小的酒吧也许是全球化的缩影。
  我第一次出国旅行,目的地并不是巴黎,但的确要先坐北京到巴黎的航班。飞行了两个小时之后,我从舷窗望下去,下面是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土地,我看见了呼啸的风沙掠过戈壁,看见了白茫茫的雪原,雪原上有黑色的纹路,我不知道那黑色的条纹是什么,从万米高空上应该看不到铁路或公路。那次旅行的经验是,飞过莫斯科,欧洲境内的任何城市都不会再显得遥远;而飞过鄂木斯克,俄罗斯境内的飞行就算完成了一半。这个城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Omsk这个名字的英文拼写是4个字母,汉语名字也是4个字,几乎可以一一对应地发音。
  坐火车返回北京的想法从来没有实现过,甚至就没有再出现过。有一次返回北京,我从飞机上看到一座大城市的灯火,按时间计算,那该是莫斯科。我向国航的乘务员询问,她的回答是"不知道"。我仔细打量飞机下面的灯火,直到它消失在视野中,我想,我会到莫斯科去,也会到圣彼得堡去。
  2004年的9月15日,我在巴黎共和国广场附近的一条酒吧街里喝啤酒,向我在巴黎的朋友讲述一路的见闻,这一次我们是开车过来的。北京吉普赞助的“中法文化之旅”帮助我们实现了这样一个梦幻般的旅程。
  我们聊到了1907年北京至巴黎的汽车比赛。那一年,法国一家报纸提出设想:举行北京至巴黎的汽车比赛,“这项比赛没有一定要遵守的礼仪,也没有起约束作用的规则,所要做的事就是将一辆汽车由北京开至巴黎。自然,有可能的话,要争取第一”。1907年6月10日早晨,5辆汽车从法国殖民部队驻北京的兵营出发,8月10日,意大利人博格基斯驾驶意大利生产的伊塔拉汽车首先到达巴黎,他比第二名提前两个星期到达。
展开
目录
自序
一个虚无的主题公园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在这里失去的生活
国境以东,国境以西
人民还是需要一辆汽车的
小说中的汽车
我们聊点儿什么
侠之大者
早恋情人
世界上最好的吸烟室在哪里
惠斯勒山上的203首长
拉斯维加斯的虚假天空
葡萄美酒,面朝大海
断背山在哪里?
耶路撒冷抵达之谜
未遂的历史讨论
随时准备感动的人民
好大一棵树,在阿姆斯特丹
奥本海默的论文和梵高的画
伯尔尼的克拉姆大街49号
《时代》周刊80年
重读《光荣与梦想》
我们都去卡塞尔
我和美丽有个约会
肉食者鄙
奇迹72号的新希望
蒙特利尔奥运斜塔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握在手里的破碎玻璃
一个圣人的怀疑与黑暗时刻
像一条秋天的道路
红灯记
孤独星球和GOOGLE地球
蒙特勒和沃韦之间
《人民公敌》和诗朗诵
怎么降低你的碳排放量
23英寸的电视与34英寸的座位
我的心不在这里,我的心在老特拉福德
我应该待在家里,遥想这里吗?
记泰国特产的几种水果
伊夫林·沃的《旧地重游》
死之前到底要干几件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