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瞧,大师的小样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067299
  • 作      者:
    虎头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在《瞧,大师的小样儿》里,大师不像个大师,教授不像个教授,他们放下架子,柔软身段,给你讲一个眉飞色舞的故事。这是假大师满街跑的年代,我们已经忘却真大师的音容笑貌。
  这是死大师挂满墙的年代,我们已经忘却活大师的喜怒哀乐。
  这是“大”恶性膨胀的年代,大师们身上的“小”,早已模糊于我们的视界之外。那么,让我们翻开《瞧,大师们的小样儿》,倾听大师和虎头教授的心灵碰撞吧,这里有大气磅礴,又有儿女情长,有悲天悯人,又有古灵精怪。大师们变得如此丰富,如此有趣,如此伸手可及,只因虎头。
  这就是虎头想告诉你的道理:
  大师就是凡人。
  而凡人,都是大师胚子!
展开
作者简介
  虎头,本名冯晓虎,生于四川成都,留学于德国,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德国洪堡大学博士后,洪堡大学博士生、导师,洪堡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德国语言研究院国际科学家委员会委员。199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沉浮莱茵河》和专著《老庄与尼采的文化比较》,2003年出版德语言学专著《隐喻与篇章连贯》(德国语言学专业出版社Narr出版),2004年出版语言学专著《思维的框架,篇章的基础》。
展开
内容介绍
  《瞧,大师的小样儿》为连载在《当代》杂志上文化随笔结集。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小样儿”式的记叙,是一种视觉,一种语调,一种境界。作家以常人心态,轻松的笔调记录德国精英们在光辉照耀前的挣扎,修炼。耳熟不能详的遥远精英,在当下的语境里,有了鲜活的气息。随笔集以《永远的白玫瑰》这篇歌颂激情,勇气、尊严的文章作为序言,确立了《瞧,大师的小样儿》精神追求的高度:热情、执着,信仰了,不畏强暴。
展开
精彩书评
  把历史文化名人拉下“神坛”,用世俗烟火和普遍人性矫正时间和想象对他们的“过度阐释”,是很多文化随笔惯用的手段。如今,借助电视这样的强势媒体,“文化随笔”变身为“百家讲坛”,历史人物和经史典籍变身为成败哲学、为人机巧、办公室人际关系辩证等等一系列的“当下文本”。不管学者专家如何质疑这种富有娱乐色彩的变化,但是这样一种表达方式确实让历史和典籍走近了“下里巴人”。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这是成功的策略。或许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德语专家、教授虎头才把自己的文体特征定义为“小样儿”,让这些德意志文化英雄、这些在人类的文化版图中闪耀着钻石光芒的大师们:尼采、歌德、席勒、马丁?路德、爱因斯坦、巴赫、康德、海涅……用普通人的方式展示自己传奇性的昔日风流和评说不尽的永恒魅力。
  尽管这本书有作者丰厚的专业知识作为依托,也有作为德语专家原文资料阅读的便利,但它不是考据、也不是一板一眼的学术研究。因而,对于每个人物的生活轨迹和在各自领域中的成就,没有“革命性”的发现和评价。或者说,书的重点根本就不在于此。重点在于,在大量丰沛的细节中,重组资料,然后用独有的切入角度,“再展示”这些大师的个性与尊严、自由与抗争、浪漫与才情。让知道这些大师的名字,却怎么也搞不清楚他们何以如此伟大的人,经历一次“知其所以然”的发现之旅。
  于是,这些大师的经历和成就,变成了可阅读、可想象的“故事”。而在故事的重述过程中,又始终有作者在场,他时不时地打通故事和现实、德国和中国、大师和自己、大师和读者、此大师与彼大师之间的界限,用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戏谑搞怪的方式,进一步增强“故事性”和“阅读感”。在个体参与程度极深的写作中,虎头甚至经常会冒出一些“名言警句”。比如《她们的歌德》中,讲到伍碧丝对歌德的遵从,书里写道:“名人离婚经常不是因为没有爱——结婚十年,本来就不可能再有初恋时的那种爱——而是因为缺少尊重和倾听。”故事的结尾,又有这样一段话:“所有的男人都是因为女人才存在。我指的不是肉体,而是精神。设想一下没有凯丝的普希金,没有尤丽的裴多菲,没有克拉拉的舒曼,没有唐婉儿的陆游,没有陆小曼的徐志摩,没有隆儿的郁达夫,没有卡蜜儿的罗丹……”书中类似这样纵论古今中外的语言众多,每每写到情感充沛处,都会有如此酣畅淋漓、雄壮无比的表达。
  虎头的这本随笔集确实有一种雄性气质。且不论他格外注重这些大师作为男性与女性的交往,格外关注大师们的婚姻、情感生活对他们成就的影响这些内容上的因素,单是他的表达风格,就沾染了很多“雄激素”。他用“爷们儿”的立场讲马丁?路德,用欣赏的姿态讲“用宽厚火热的胸脯”创造歌德的女人,用艳羡的语气讲席勒坐拥冷氏姐妹的运气,带着向往和拒绝交织的矛盾讲尼采身边的莎乐美,用支持和鼓励的语调讲爱因斯坦的艳遇……相较于揣度、忧思、推敲相交织的“苦旅”、“品”、“心得”这些“阴性气质”十足的流行文本,虎头的随笔以它个性十足的插入式判断,带来了一种“蛮而有理”的新鲜阅读体验。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水准相当高的随笔集。在《当代》连载仅仅是提升水准的外部因素,更大的原因在于它自身的资料丰沛、叙述流畅、理趣昂然。每一篇,都让人抱有期待,这些大师是那么富有个性的人,他们的专业成功、人格魅力、性格缺陷都会在虎头的笔下生出“花样的韵味”。同时,更让人期待的是,他们傲立于世界文化星空之下的不同身姿,被虎头描绘的惟妙惟肖,虎虎生风。然而,既然是一本作品集,必然有良莠高下之分。其中,《谁是马丁?路德?》、《她们的歌德》、《海涅——一半是战士,一半是才子》、《席勒私人故事》写的比较好。资料和故事圆融统一,表达上也是严谨周密与酣畅淋漓并举。《误读爱因斯坦》如果去掉最后部分过多的感慨和评价,留下一些读者自由判断、自行感慨的空间会更好。相对于这一篇,《遭遇黑塞》反而以其简洁流畅更胜一筹。《学习康德》好榜样,如果把康德的枯燥哲学剔除多一点,增加一点这个“刻板而古怪”的人的个性细节,会更好。正如《巴赫开时百花杀》能够将音乐知识、艺术成就和巴赫的个体特征更为水乳交融一些一样。而《鞭影下的尼采》太像“莎乐美魔咒”了。
  这些逐个点评其实近于苛责。以尽人皆知的大师为书写对象,前人的评说材料浩如烟海,评说角度几近全面。这样的难度,即使是给扬州人炒扬州炒饭的难度亦不能及其万一。只是,有难度的写作同时也能激发出作者的叙述潜力,催生出更调动人兴趣的阅读。
  最后,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是本书的序言《永远的白玫瑰》。这篇在网络上已经广泛流传,被誉为经典网络随笔的文章讲述的依旧是舒和兄妹的故事。在电影《希望与抗争》中,这对兄妹曾经以青春的脸庞和青春的意志打动过很多人的心。虎头把舒和兄妹作为平民勇气的代名词,在逐个盘点德意志文化英雄的庞大文本中,虎头把这对没有那么有名的兄妹的故事放在最前面,讲述他们对自由和尊严的坚持,讲述他们对信仰的执着和付出,其用意深深打动了我。虎头说:“他们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的人而死。不论肤色,不论种族,不论年纪。……他们是为我而死的。”
  舒和兄妹为每一个人而死,也是为每一个人永生。在这样的永生面前,他们堪与大师比肩,大师原本也是由普通人蜕变而成。
展开
精彩书摘
  永远的白玫瑰
  2003年11月28日于我是个难忘的日子。它之所以难忘,并非因为它是个星期五,而是因为德国电视二台(ZDF)的一档节目。那天我刚吃过晚饭,坐在柏林东边轻轨环线外礼光区舸碧街学生宿舍九楼的更上层楼斋里,因为喝了点革命的小酒,朦朦胧胧干不成活儿。窗外是北德漫长的冬夜,门口则毫无美女来访的迹象,一切都预兆今夜无望遭遇激情。我一边叠昨天洗完的袜子,一边打开那台老掉牙的彩电听个声儿,准备睡觉。
  ZDF正播“德意志俊杰”(Unsere Besten),评选德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十大名人,跟咱们评“体育十佳”差不多,每个候选者都有专家介绍,然后当场由观众打电话评选,最后按观众投票决定排名。我漫不经心地看着。俺虽然是第三世界的贫穷副教授,但电视台这种招徕观众的传统招术却并不陌生。
  能有什么精彩?
  精彩超乎想像!
  因为“德意志俊杰”,我在这个晚上正面遭遇激情。
  节目里正介绍舒和兄妹(Geschwister Scholl)。
  1978年我十六岁,那一年我与德语发生了关系。然而,直到二十五年后的2003年,我才第一次听说舒和兄妹,可见他们并非德国文化中了不起的人物。哥哥汉斯与妹妹索菲都是慕尼黑大学学生,哥哥学医,妹妹学生物与哲学,也没什么了不起;哥哥比妹妹大两岁多,更没有什么了不起;哥哥死时二十四岁,妹妹死时二十二,显然都来不及成为了不起的明星;他俩死于同一天同一个地点,这比较少见,但认真说起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真正了不起的,是他们为什么而死!
  1943年2月22目下午四点到五点,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离彻底灭亡不到一千天,他们在慕尼黑斯塔德海姆(Stadelheim)的盖世太保监狱被处决,因为他们在慕尼黑大学散发反纳粹传单。与德国传统的严谨拖拉相反,纳粹法庭的效率惊人,2月18日他们被捕,22日审判,当天就执行了。
  舒和兄妹年华如花。他们并不想死,可奇怪的是他们却不怕死——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死。妹妹索菲在笑赴刑场时说:
  “多么美丽的艳阳天啊!而我必须离开。可今天在战场上又有多少人要死去,那么多充满希望的年轻生命……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唤醒千百万人民,那我们虽死何憾?”
  在他们被处死之前,为了提高这次死刑的警示意义,纳粹“人道”地让父亲罗伯特、母亲玛格达莱娜和其他兄妹来见最后一面,妹妹英格·爱茜·舒和因此有幸亲历这对英雄兄妹的最后一刻:
  “先带过来的是汉斯。他身着囚服,但步履轻快,步容庄正,毫无惧色。他的面孔清减消瘦,好像刚刚经过一场大战。他亲切地弯腰越过隔离线和每个人握手。他说:‘我没有仇恨。我已经超越了一切仇恨。’
  爸爸拥他人怀,说:‘你们一定会被载入史册。上天自有公理在。’
  他嘱我们问候所有的朋友。当他最后说到一个姑娘的名字时,一滴眼泪出现在他的脸上。他隔着隔离线弯下腰来,不想让人看见自己的眼泪。然后,他迈步离开,像来时一样镇静。
  之后,一个女看守带过索菲。她穿着自己的衣服,镇静悠闲地走过来,腰杆像标枪一样笔直。没有任何地方能像监狱一样让你那么快地学会挺直腰板走路。她满脸洒满阳光般的微笑品尝我们带来的甜食:‘谢谢。我还真没吃午饭呢。’
  这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对生命的非常肯定。
  她也瘦多了,可妈妈注意到她皮肤娇嫩,容光焕发。
  ‘你再也回不了家了。’妈妈说。‘不过几十年而已,’她轻描淡写地说。然后她像汉斯一样加重了语气:‘我们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妈妈无法承受同时失去两个孩子之痛。可今天妈妈的勇敢和镇静让我们的担心显得多余。索菲明显放下了心。妈妈再次对她说:‘索菲,耶稣与你同在。’索菲坚定地、下命令一般说:‘还有你,妈妈。’然后她也面带微笑,无畏无惧地走了。”
  行刑前,狱卒让索菲、汉斯会合了他们的同志克里斯蒂安·普罗普斯特(Christian Probst)。他们一起抽了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烟。只不过几分钟而已,可这几分钟对他们漫长如一生。
  “我从未想到死有这么容易。”克里斯蒂安说,“再过一会儿咱们就能在永恒中再见了。”
  然后他们分赴刑场,索菲排第一。她连眼皮都没眨。我们从未想到这个姐姐如此勇敢。刽子手说他从未见过这样视死如归的死刑犯。
  在行刑的一刹那,汉斯高喊一声:
  “自由万岁!”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其个体最大的恐惧就是死亡,因为个体死尽即意味着该物种灭绝。所以,人怕死,跟咱们肚子里的胆的大小其实毫无关系。关系在基因那儿。
  那么,要有怎样坚定的信念,才能让舒和兄妹超越这种植根于基因中的恐惧?
  那是信仰!
  舒和兄妹的信仰非常简单:纳粹这样的暴政没有理由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存在。
  他们对纳粹的憎恨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相反,他们都曾狂热地信仰过纳粹。汉斯十五岁加入希特勒青年团,索菲十二岁加人德意志少女联盟,他们热切地参加一切组织活动,并因他们超人的热情和创造力先后成为先进标兵。
  你的所作所为就是你的命运。希特勒称所有反对自己的人为“叛徒”,并始终认为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背叛”。这个屠夫到死都没弄清楚,真正让这些曾经的狂热信徒变成“叛徒”的并非别人,正是他自己。希特勒变成“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乃是他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命运。
  1942年大学放假,汉斯接到命令和同学一起去俄罗斯前线野战医院实习。出乎组织者意外,这三个月旨在坚定纳粹信念的实习却让汉斯有机会与战争零距离接触,俄罗斯前线横飞的血肉和冰冷的死亡让本来就信念动摇的汉斯彻底认清了纳粹的实质。
  回到德国,汉斯身边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抱着吉他弹唱俄罗斯与挪威民歌被禁被批;看史蒂芬·茨威格的小说《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被禁;一个敢说真话的年轻老师莫名失踪。当然,还有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对犹太人的迫害。这些事情像沼泽地的腐叶样一层层堆积上来,让汉斯胸中块垒横陈,不吐不快。
  1942年夏天,盟军大规模空袭科隆之后,亚历山大·施摩莱尔(Alexander Schmorell)和汉斯·舒和第一次散发了他们自己印刷的传单。传单的前二个主题是反抗纳粹暴政和争取个人自由,它的最后一个主题在纳粹统治的无边暗夜中弹响了振聋发聩的金属之音:沉默服从纳粹的德国人即是纳粹罪恶的胁从犯!
  沉默的胁从犯。这是一个很重的罪名,然而在人类历史中,却是一个常见而精当的罪名。
  人类自从有社会那天起就有“主流民意”。猛人创造历史,少数服从多数。社会的主流是各色各样的猛人,代表多数的主流民意经常就是这些猛人的意思。主流民意的传染性超过非典,一旦降临必横扫千军如卷席。在铺天盖地的主流民意面前,真正能做到毛泽东所说“反潮流!硬着头皮顶住!”的,屈指可数。
  舒和兄妹,就是千百年来德国可屈的一个指头。1942年的德国,普通民众受戈培尔恬不知耻的法西斯宣传荼毒既深,很多人对纳粹教义奉若圭臬;剩下的虽然对纳粹教义未见得心仪,但德意志民族根深蒂固的“执行命令不是犯罪”的服从心理和挺身反抗势必付出的惨痛代价让他们宁愿在现实面前闭上眼睛。
  舒和兄妹的伟大,就在于他们敢于挑战这种怯懦的“主流民意”。在第二号传单中,他们向德国民众揭露了纳粹在波兰屠杀三十万波兰犹太人的暴行;在第四号传单中,他们写道:“我们不再沉默。你们不幸而有我们——你们的良心。自玫瑰定要教你们暗夜难眠!”
  实际上汉斯和索菲既非手握重权的封疆大臣,又非名满天下的博导,更非动动嘴皮子就来~百万的明星,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理应铁肩担社会道义的民族精英,天下兴亡,干我甚事?努力念书,毕业找个好工作,赶紧买车买房是正经事儿,何必费心费力去反政府?功名利禄没指望不说,弄得不好招来盖世太保,肥美人生可就现场玩儿完了!以区区两个大学生与希特勒的纳粹战争机器对撼,不是以卵击石,又是什么?
  当时,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这么想的。
  正因为当时绝大多数德国人都这么想,所以希特勒才能横行天下,所以希特勒才能杀人如麻,所以希特勒才能先给犹太人,然后给德国人带来如此绝世灾难。
  所有的暴君都是被沉默胁从的人民惯出来的!对暴君的出现,每一个具体的“人民”都是“沉默的胁从犯”。在总统全斗焕创造了经济奇迹却依然必须为镇压光州学生运动负刑事责任的韩国,没有暴君存在的社会基础。有德国教授专门就此写过一篇文章,认为德国人连遭两次世界大战浩劫说到底是咎由自取,翻译成北京话,就是“活该!”翻译成四川话,就是“背时!”
  舒和兄妹不这么想。他们明知自己胜算寥寥,却依然奋勇出列,替天行道,做击石的那第一个鸡蛋。他们的精神与二十世纪初中国的一位伟人息息相通,就是那个因皇帝临阵阳痿而改革失败、明明可以逃出生天却定要留下来以头相祭的共和英雄:“不有行者,谁图将来;不有死者,谁鼓士气!历来变法,必有流血。流血,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这个在脑中如电光火石,出口即晴天霹雳的伟大名字!
  这就是Zivil Courage——普通民众不畏威权反抗一切压迫的那种以卵击石、响遏行云的勇气。我把它翻译成“平民勇气”。
  我在网上查到了索菲的照片。她是个英姿飒爽的姑娘。我第一眼就爱上了她,不是因为她的生日跟我一样都在5月9日,而是因为她如此典型地代表着Zivil Courage那青春永不老的惊人美丽。
  Zivil Courage虽然美丽,却十分渺小。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并不重视他们。他重视的是那些手握军权、曾数次放置炸弹想炸死他的军内反对派。据说希特勒专门下令把绞死那些军内革命者的情况拍成电影,作为饭后甜食反复观看。像舒和兄妹这样的大学生,可能他们被处死的事情希特勒都不知道。
  希特勒愚蠢!他不明白“千夫所指,不疾而亡”,他不明白“人心向背,所向披靡”,他甚至连“民可载舟,亦可覆舟”都不明白。舒和兄妹微不足道,然而他们的力量却正在于他们的微不足道。他们就是纳粹德国这座狰狞大山压在最底层的那一粒微不足道的种子,没有阳光、没有雨露、没有沃土,甚至没有空间,然而他们顽强地伸出不屈不挠的根须、顽强地发出稚嫩鲜活的新芽、顽强地开出光彩耀眼的花朵、顽强地结出不可抗拒的果实。
  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是的,他们没有戈培尔覆盖整个德国的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宣传利器,他们只有薄薄的一页油印传单而已。然而,就是这薄薄的一纸,其杀伤力却令戈培尔所有的宣传机器望尘莫及。他们不仅勇于以卵击石,而且他们甚至一定要撞在那块石头上最硬的地方:“从希特勒嘴里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谎言……那些今天仍然不相信纳粹邪恶存在的人,他们远远没有理解这场战争的形而上背景……我们必须在邪恶最强有力的地方攻击它,这个最强有力的地方就是希特勒的权力!”(摘自第四号传单)
  在他们被捕前两天,索菲曾向朋友说过:“已经有如此多的人为了拥护这个暴政而死。现在应当有人为了反抗这个暴政而死了!”同一天,汉斯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走过太多的弯路。我知道,深渊正在我面前张开大嘴,漆黑的暗夜包围我求索的心灵——但我义无反顾踏入深渊。想想克劳德(Claudel)的那句话府存在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保障人民这些不可剥夺的权利。
  1948年通过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签署的《联合国人权宣言》同样认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并且强调:“对人类大家庭所有成员固有尊严、平等和不可剥夺之权利的承认,是世界上自由、正义与和平之基础。”
  那么,什么是“自由”?
  《联合国人权宣言》说得很清楚:“自由是人在不损害他人权利的条件下从事任何事情的权利。”
  可见,“自由”是普世公认的人人生而具有的权利。
  这是对自由的法律定义。“自由”具体是什么?
  具体到舒和兄妹,纳粹对他们的起诉书就是他们踏上自由航船的那张船票;纳粹对他们的死刑判决就是欢送他们飞向永恒自由彼岸的二十一响礼炮;希特勒这个能让小儿停止夜哭的恶魔不过是助他们登上人类思想自由的奥林匹斯山的最后的那块顽石。
  自由,就是他们在1943年2月22日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用自己滚烫的青春和鲜血织就的英雄花。自由,就是他们从那一刹那开始的永垂不朽的生命。
  索菲就义后,有人在她的监号里发现了对她的起诉书,在起诉书背后赫然写着两个字:“自由”。
  在他们的传单中,舒和兄妹甚至预言了当今欧洲统一的基本原则:“新欧洲的基础是:言论的自由,信仰的自由,保护国民不受国家暴力的任意欺凌。”整整六十年之后,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主持起草的《欧洲宪章》中,我们差不多可以一字不差地找到这些话。
  两次被世界大战摧毁得只剩下废墟的德国今天再现繁荣富强,难道能说与舒和兄妹的慷慨就义毫无关系吗?
  什么叫慷慨就义?
  慷慨就是意气风发,“就”就是闲庭信步而去。
  “义”呢?“义”呢?
  听说过这段话吧:“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就是成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来源。
  这话是孟子说的。可孟子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话:“生,亦我所欲电,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你知道义是什么了吧?
  舍生取义!舒和兄妹的思想,相当于我们的“亚圣”。
  我们中国人讲究家庭观念,传统上说死去的亲人变成鬼后是要回家看看的,所以才会有老人不愿意拆迁。他们不是不知道住新房好,他们是怕逝去的亲人找不到回家的路。可半个多世纪前,重庆歌乐山有个叫渣滓洞的地方,就有几个共产党政治犯写过两句话:“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那是真正有信仰的英雄。
展开
目录
永远的白玫瑰(代序)
谁是马丁·路德?
她们的歌德
席勒私人故事
海涅——一半是战士,一半是才子
学习康德好榜样
鞭影下的尼采
遭遇黑塞
误读爱因斯坦
巴赫开时百花杀
说英雄谁是英雄(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