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和谐社会的创造者(代序)
引子 我们不是城市的痼疾
第一章 传统与进步
1.土地崇拜和它的守望者
2.新与旧的碰撞
第二章 地阔群生
1.一个小村的贫穷史
2.22岁的生产小队长
3.倾斜的村庄
第三章 民降大任
1.富了不能忘了父老乡亲
2.上任伊始
3.好日子胜似过好年
第四章 工商精神
1.“先手”理论
2.鸡合孵出大经济
3.诚信为本
4.财发外乡人
第五章 心底无私
1.打铁还得自身硬
2.我没有枕边风
3.感谢不同意见的人
4.只要为老百姓全神贯注
第六章 和谐之律
1.为什么怕见群众
2.每年都来磕头的人
3.12天的速度
4.别样的村庄
5.达翁村的启示
附录:小人物写大历史
——长篇报告文学《支书与他的村庄》研讨会发言
我的农民情结(代后记)
内容摘要
《支书与他的村庄:中国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报告》在探讨中国城中村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时,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感人至深、引人入胜的曲折情节,通过对一个城中村的解剖,生动地反映了村支书高新敏带领全村村民,在失去土地的情况下,面对着种种矛盾困惑和纠葛,成功完成自救,并最终从乡村融入城市的艰难心路历程。
作家笔下的村庄,其实就是整个中国农村变迁兴衰的缩影。作品通过对一个村庄的剖析,提炼出了许多启人心智的宝贵经验和深度思考,为解决农村和城中村问题,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模式。
这是一部关注时代变革,关注社会历史进程的长篇力作。由《中国作家》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关注。
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成为城中村,当城市空间得到了扩张的同时,我们却忽视了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该如何生存?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喧嚣的城市中能否寻到一片栖息之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