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华社记者抗震救灾亲历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184590
  • 作      者:
    新华社总编室编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第一时间,突进
难忘的瞬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掠影
温总理地震灾区照片背后的故事
四随总理赴灾区
向世界发出震后汶川的第一组照片
战斗在最前线的那些日子
向前采访,没有退路
“5?12”大地震:我们是记者我们在一线
地震后的二十四小时:夜闯北川
谎言、眼泪和抉择
在颤抖的大地上履行职责
映秀在哪里?
职业本能驱使我奔向灾区
“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
在震中灾区荡涤灵魂
感伤?坚强?责任
“早一点到达,多一分希望!”
我们是一支“敢死队”
大难之初的新华社记者
用生命和忠诚换来的感动
黄金时间,救援
国务院四川前指采访见闻录
敬畏生命
灾区南坝,留给我人生经历中最深刻的记忆
勇者无惧,川人不屈
生与死的人生洗礼
一个新闻女兵在地震报道中的熔炼
追记在灾区的七天七夜
震区八记
见证废墟上的大爱与坚韧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经受巨大洗礼
灾难,刻骨铭心的人生课堂
难忘汶川
难忘震区采访“最长的一天”
我的震后二十四小时
119小时的深刻记忆
大爱无国界
生命的悲歌与奇迹
废墟上,生命的坚守
用真情传播真相
奔赴阿坝
灾区十三日,难忘的人难忘的事
搜救生命与寻找英雄
在峥嵘岁月中感受悲壮与浪漫
我们别无选择
报道唐家山堰塞湖排险与失事直升机搜救
狭路相逢勇者胜
重新领会生命的意义
鏖战唐家山堰塞湖的日子
亲历震区19座堰塞湖抢险全过程
见证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奇迹
“范跑跑”跑了,“伍冲冲”们来了
敬礼,向着天空
亲历失事直升机搜救
一次超越生死极限的“战地”采访
难忘映秀的二十三小时
无边大爱,人性的光辉
川人何其不幸!川人何其不屈!!
每一天,都在感受坚强、认知英雄!
我所亲历的记忆的“黑匣子”
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
把这里的坚强和爱告诉世界
在废墟上创造希望
不作秀,要悲悯
像蝴蝶般,去寻找美丽
身处地震灾区的十七个日夜
废墟?爱
废墟上的希望
“拨云见日”的感动
生存的意志
记录苦难,感受温情
灾难,是一所好的大学
在震中感受生命的价值-
忘不了那些可爱、可敬、心疼的人
震撼,因为人的坚韧
废墟哨所上不变的坚守
发现灯塔的旅程
三度入川见证人间大爱
每一天,心都被感动着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一次不同寻常的相会
经历感动履行责任见证希望
灾区,HOPE,RISES!
震区二三事
生命的坚守与坚忍
今天是余生的第一天
天灾无情,大爱无疆
生命的希望,在这里喷薄而出
我在汶川映秀的二十四小时
地震一月后的记忆
我的北川情结
含着泪的笑
新华社记者,你的名字叫勇敢
从抢险一线发回通讯社电视新闻
——新华社抗震救灾视频报道回顾
5?13—5?23:前指的十一个日日夜夜
——汶川大地震新华社前方报道指挥部工作手记
新华社记者,你的名字叫勇敢
心,贴着汶川跳动
——抗震日记
我是记者我向前!
震撼下的思考忙碌中的探索
在灾难中,坚守我们的阵地
从一线到“前指”履行职责如
新华社抗震前指的电话记录
——新华社第三阶段抗震救灾报道的点滴见闻
震灾中的新华人,我为你骄傲!为你加油!

内容摘要

    《新华社记者抗震救灾亲历记》约47万字,通过“第一时间,突进”“黄金时间,救援”“废墟上,生命的坚守”“无边大爱,人性的光辉”“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新华社记者,你的名字叫勇敢”等6个部分的近百篇文章,让读者看到一个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政府,一个临危不惧、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守望相助、爱心涌动的国家,也让读者看到“新华精神”的薪火相传与不断弘扬,感受到“新华社记者”这五个字的分量。
    打开《新华社记者抗震救灾亲历记》,第一节就是“第一时间,突进”,《向前采访,没有退路》《我们是一支“敢死队”》等让读者看到新华社记者的奋不顾身、义无反顾。随后,“黄金时间,救援”中的《追记在灾区的七天七夜》《灾难,刻骨铭心的人生课堂》等充分展示了新华社记者对灾区人民的情与爱。而阅读了“废墟上,生命的坚守”一节中的文章后,读者将充满对生命的感悟。
    张开双臂用躯体呵护学生的教师谭千秋、用乳汁拯救脱险婴儿的女民警蒋晓娟……在“无边大爱,人性的光辉”部分,《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在废墟上创造希望》等向读者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人性的光辉、品格的崇高、精神的伟大。
    《含着泪的笑》《天灾无情,大爱无疆》等,这是“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一节中的文章,在这里,记者始终把笔、镜头和话筒对准广大人民群众。
    大灾,也是一次大考。《新华社记者抗震救灾亲历记》的最后一节“新华社记者,你的名字叫勇敢”向读者说明,考验面前,新华社记者交出的是一张合格答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