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在文史研究中的作用,王国维先生在清华研究院讲演时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材料之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以“地下之新材料”弼正或补充“纸上之材料”,对于古代文史哲研究,尤其是对于资料相对缺乏的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具有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因而,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在学界甚受重视。
出土文献对古代文学研究特别是上古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至少有如下三方面:
其一,就文学研究对象及文学作品本身来说,其作用至少有三点:(1)像汲冢竹书《穆天子传》那样,文学佚_作的出土可补充传世文学文献的不足,以此作为文学发展中的某一链环,来探讨文学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点;(2)借助与古代文学研究直接相关的考古发现和可以间接利用的考古成果,可考证传世文学文献的讹、衍、残、窜,为研究文学作品提供正确文本;(3)可用来考说传世文学作品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舆地、名物等,以弼正或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其二,就文学作品所涉及的作家生平和时代背景等的“四维时空考证”来说,其作用有:(1)它可为考证作家生平和思想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供更为广泛的补充材料或空白材料;(2)它可为考察作家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提供更为广泛的补充材料或空白材料;(3)它可像上述汲冢竹书《战国纵横家书》那样,为传世文学文献的考证提供“时代坐标”,以确定传世文学文献的准确作时而提高其利用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