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编冰心文集.第四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035707
  • 作      者:
    冰心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展开
内容介绍
    《新编冰心文集4》为散文卷。该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入冰心1951年后创作的未收入集子的散文,按写作或发表时间先后编次;第二部分收入冰心的学术论著《李易安女士词的翻译和编辑》和《怎样欣赏中国文学》。这些散文作品抒写了冰心对祖国的挚爱,对新人新事的讴歌,对新时代变迁的感慨,等等;学术著作则体现了冰心严谨的治学态度。
展开
精彩书摘
    与小朋友谈访印之行<br>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和快乐,今天能有机会对全国的小朋友们,报告我们这次访问印度的经过。<br>    我们这访印代表团,以丁西林副部长为首,包括其他三位团员,两位工作人员,是代表中国中印友好协会,接受印度印中友好协会的邀请,去参加印度全国印中友好协会的成立大会的。我们在去年,就是一九五三年的十一月廿七日,离开北京,在十二月八日到达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在十二月十一日参加了印中友好协会全国大会的开幕式以后,我们还访问了印度国内的十九个城市。我们北至新德里,南至马德拉斯,东至加尔各答,西至孟买,路程共有八千八百多公里。在印度旅行了五个星期之后,我们在今年,就是一九五四年的一月十二日,离开印度,返回祖国。<br>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在印度的五个星期,是完全沉浸在印度人民的热烈的友情之中!每到一个机场,一个车站,远远的就看见旗帜飘扬,万头攒动,我们一下了飞机,下了火车,就被人海包围起来。千百对渴望的目光向着我们射来,千百只热情的手向我们伸来;无数个美丽芬香的花环,重重叠叠的套在我们脖颈上,无数纷纷的花瓣像下雨一般洒在我们的头上。“中印友好万岁”,“和平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毛泽东万岁”的口号,像怒潮一般,在我们周围振响着。招待我们的印度朋友们,在万分拥挤之中,紧紧的手拉着手,替我们开出来一条路,一直护送我们出了车站,上了汽车,但是在站外的人山人海之中,汽车还是开不出去,连车门都关不上,因为车门外,车窗外,都伸进无数只友谊的手来,要同我们握手。<br>    我们每到一个城市,除了在群众大会上,和广大的印度人民会见以外,我们还参加了地方政府教育界、文艺界、工商界、妇女界以及其他团体的招待会。在新德里,我们拜会了印度总统、副总统,和尼赫鲁总理。我们也应邀参加了尼赫鲁总理的餐会和外交部次长的酒会。有的时候,我们一天要赴六七个集会,我们虽然身体上有时觉得疲劳,但是精神上永远是兴奋的,因为印度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友情,太使人感动了!<br>    在群众大会上,人数最多的有三四万人,最少也有千人以上。在开会以前的一两个钟头,万千的群众,就坐在广场上等待了。在我们丁西林团长和夏衍副团长的演讲和报告之后,听众们总是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喊起热烈的“中印友好”的口号。在每一个集会上,印度朋友们都给我们套上无数的花环,献上许多的礼品,还给我们表演了许许多多音乐、舞蹈、唱歌、朗诵的节目。在我们参观大大小小的学校的时候,那一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学生们,除了请我们演讲之外,还请我们参观校舍,学生们给我们表演体操、舞蹈、唱歌等等。在我们访问农村的时候,这农村里的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出来招待迎接,家家户户都用粉笔在台阶上画上祝福欢迎的图案,在门口挂上花花绿绿的欢迎的标语和旗帜。<br>    亲爱的小朋友们,印度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友情和热爱,是说不完的,我可以举许多动人的例子: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农村里访问的时候,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他的眼睛完全瞎了,但他还从人群里摸索着挤向前来,叫他怀里的三四岁的孙子,给我们递过一个桔子,作为献礼。还有一次在一个城市的群众大会上,有一位很瘦弱的老大娘,颤抖的挤到台前,流着眼泪送给我们一包用报纸包起的四块小烙饼。在我们坐火车旅行的时候,每经过一个小站,无论在白天,或是深夜,都常有人民从几十里外的地方赶来,争取停车的几分钟的短时间,和我们握手、拥抱,要我们向他们说几句短短的话。他们在车站上有时要等一两个钟头,只为着看我们一眼,挥着旗帜,喊着口号,跟火车走出多远,他们奔跑着给我们递上来一节甘蔗,或者一颗番石榴,这小小的礼物里,充满着友情和热爱,这些情况,常常使我们忍不住的流下了感动的眼泪。<br>    印度的小朋友们,更是热情的,在许多儿童的欢迎会上,他们穿起白的制服,系着红的领带,用自己的军乐队来迎接我们,给我们表演一个又一个的唱歌和舞蹈。他们把自己捏的泥人,自己叠的纸鸟,都送给我们作为献礼。我们离开的时候,他们总在校门两旁喊着口号,排队相送,我们握手拥抱,依依不舍。在和我们个别谈话的时候,他们总是问着中国儿童的家庭学校生活的一切状况,也问到少年先锋队的情形,和人队的条件等等,他们对中国儿童,有着无限的关切。<br>    亲爱的小朋友们,为什么印度人民对于中国人民这样关怀?这样亲切?因为这两个世界上最古的民族的友谊,是从两千年前就建立起来的,我们两国的人民,最初是交易着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我们送给印度的是丝和茶,他们送给我们的是棉花和黄麻,在四、五世纪的时候,印度佛教传人中国,两国的文化交流,就更加频繁了。小朋友们所最熟识的《西游记》的故事,就是根据唐朝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的历史事实,编写出来的。中国和印度隔着喜马拉雅山,就这样的和平相处了几千年,这种和平友好的国际友谊,是长远深厚的。不幸在最后的一百多年中,中印两国同受着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连交通都受了限制。我们两国的人民,没有得到彼此认识了解的自由。四年以前,中国解放了,印度和人民的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两个国家的人民的友谊就更加密切了。我们两国都深切的感到我们需要建设,需要和平,中国的五亿多人民,和印度的三亿六千万人民,携起手来,这股保卫和平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毛主席说:“印度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印度人民是很好的人民,中国印度这两个民族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数千年来是很好的……我们希望中国和印度两个民族继续团结起来,为和平而努力。全世界人民都需要和平,只有少数人要战争,印度、中国、苏联及其他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起来,为远东和平,为全世界的和平而努力。”<br>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要把毛主席的指示,牢牢地记在心里,毛泽东时代的儿童要亲切的关怀这个伟大的印度民族,和这个民族的很好的人民,毛泽东时代的儿童,也要负起这继续团结的责任。我们要宝爱两国人民之间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友谊,而且要把这友谊继续巩固起来,发展起来,为亚洲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而努力。<br>    小朋友们,再谈吧,祝你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br>    ……
展开
目录
散文<br>与小朋友谈访印之行<br>回忆我在印度的日子<br>日本纪行<br>为和平而斗争的日本妇女<br>勇敢地向前吧,埃及的弟兄姐妹们<br>与小朋友谈访埃观感<br>再寄小读者<br>通讯一<br>通讯二<br>通讯三<br>通讯四<br>通讯五<br>通讯六<br>通讯七<br>通讯八<br>通讯九<br>通讯十<br>通讯十一<br>通讯十二<br>通讯十三<br>通讯十四<br>通讯十五<br>通讯十六<br>通讯十七<br>通讯十八<br>通讯十九<br>通讯二十<br>北京的声音<br>对东风的感谢<br>塔什干的盛会<br>悼念罗常培先生<br>莫斯科河畔的孩子们<br>欢乐地回忆,兴奋地前瞻<br>可敬可爱的苏联妇女<br>用心血浇花的园丁<br>佳节忆“胞波”<br>忆日本的女作家们<br>给广州的朋友<br>亚非作家的战斗友谊<br>王忆慈<br>海恋<br>热巴演员的新生<br>湛江十日<br>悼杜波依斯博士<br>三到青龙桥<br>别离——重逢的开始——访日归来<br>宾客盈门的北京<br>我们的心飞出睦南关<br>咱们的五个孩子<br>战友<br>樱花和友谊<br>中日友谊源远流长<br>乌兰托娅的话<br>我站在毛主席纪念堂前<br>三寄小读者<br>通讯一<br>通讯二<br>通讯三<br>通讯四<br>通讯五<br>通讯六<br>通讯七<br>通讯八<br>通讯九<br>通讯十<br>颂“一团火”<br>十亿人民的心愿<br>中美友谊史上崭新的一页<br>腊八粥<br>追念黎锦熙教授<br>等待<br>上海——南下北上的中心<br>近在眼前的地平线<br>为的是要记下这几句话<br>呵,团城的珍珠<br>光辉灿烂的虹桥<br>童年杂忆<br>寄小读者<br>成功的花——给中国国家女排球队员的一封信<br>我和玫瑰花<br>灯光——为《东方少年》创刊而写<br>我的父母之乡<br>紫竹林怎么样了?<br>忆昆明——寄春城的小读者<br>祖父和灯火管制<br>绿的歌<br>新春寄语<br>我的中学时代<br>悼念林巧稚大夫<br>“六一”节寄小读者<br>我的感谢<br>记八闽篆刻名家周哲文<br>给《小苗》小读者的贺年信<br>集邮爱好者的福音<br>贺叶巴两位<br>我家的对联<br>火树银花里的回忆<br>纪念老舍八十五岁诞辰<br>“六一”寄语<br>寄《小学生报》的小读者<br>我的期待<br>花瓶<br>愿中国妇女实现更多“零的突破”<br>国庆三十五周年感言<br>《国庆三十五周年感言》创作经过<br>使我感动和鼓舞的女排“三连冠”<br>天南地北的花<br>今日上海<br>美的北京街头<br>寄家乡小读者<br>预祝大会圆满成功<br>忆烟台<br>再给《小苗》小读者的信<br>我和“开明”的一段因缘<br>伏枥杂记<br>序<br>春节忆春联<br>由春联想到联句<br>从联句又想到集句<br>漫谈集句<br>意外的收获<br>童年的春节<br>最痛快的两件事<br>霞<br>写给民进女会友、女老师的一封信<br>致海外朋友和同胞<br>希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尊师<br>衷心的感谢<br>论婚姻与家庭<br>漫谈过年<br>致小读者<br>悼丁玲<br>“六一”儿童节寄民进会友<br>两栖动物<br>我和商务印书馆<br>话说“秀才不出门”——我的一天<br>寄小读者的信<br>漫谈赏花和玩猫<br>给夏令营盲童朋友们的一封信<br>当教师的快乐<br>说梦<br>我和北京<br>一代的崇高女性——纪念吴贻芳先生<br>我向文学馆捐赠字画的经过<br>我这一辈子还未有过可称为“书斋”的书斋<br>电视伴我<br>人世才人粲若花<br>给当代青少年的信<br>我的一天<br>春的消息<br>话说“相思”<br>给《儿童时代》小朋友的信<br>回忆“七七”<br>记富奶奶——一个高尚的人<br>可亲可敬的老友<br>我请求<br>我的朋友阳翰笙<br>忆许地山先生<br>忆实秋<br>追念何其芳同志<br>我的母亲<br>一代伟大的女性——记邓颖超大姐<br>话说短文<br>哀悼叶老<br>海棠花下——和叶老的末一次相见<br>病榻呓语<br>我感谢——《人民日报》创刊四十周年感言<br>给读者的一封信<br>养猫<br>想到就写<br>痴人说梦<br>一颗没人肯刻的图章<br>无士则如何<br>一个最充满了力量的汉字<br>埋在记忆最底层的一本书<br>施者比受者更为有福<br>七十年前的“五四”<br>真说出了我心里的话<br>谢家墙上的对联<br>我喜欢下雪的天<br>又走了一位不该走的人<br>开卷有益<br>忆读书<br>也有想到而写不了的时候<br>农历七月八日晨下雨<br>又想起一首诗<br>从“随”字想起的两段谜语<br>漫谈“视听之娱”<br>话说萝卜白菜<br>咪咪和客人之间<br>玻璃窗内外的喜悦<br>郑振铎<br>寄给台湾笔会的文友们<br>纪念老舍九十诞辰<br>在巴黎的一百天<br>我喜爱小动物<br>记老友沙汀<br>痛悼胡耀邦同志<br>一饭难忘<br>关于刘半农、刘天华兄弟<br>我家的茶事<br>叶圣老——一位永垂不朽的教育家<br>市场上买不到一尊女寿星<br>再谈我家的对联<br>我记忆中的沙坪坝<br>我记忆中的沈兹九大姐<br>我和外国文学<br>写在政协大会前夕<br>故乡的风采<br>我梦中的小翠鸟<br>话说君子兰<br>教师节引起的联想<br>话说我的名字的写法<br>给《福建日报》副刊编者王振源的信<br>我感到了无上的幸福<br>愿他睡得香甜安稳——悼念井上靖先生<br>我看小说的时候<br>回忆中的胡适先生<br>我从来没觉得“老”<br>追念许地山先生<br>话说“客来”<br>纵谈“断句”<br>说说我自己<br>再写萧乾<br>“孝”字怎么写<br>“大雪”这天下了大雪<br>新春寄语<br><br>学术论著<br>李易安女士词的翻译和编辑<br>怎样欣赏中国文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