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墨评金庸.赏析金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2070
  • 作      者:
    陈墨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金庸则正是这样一个大家。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墨,安徽省望江县人。1960年生,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现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1986-1990年间发表过大量文学评论文章。著作有“评金庸系列”,以及《新武侠二十家》、《新武侠五大家导读》、《新武侠之趣》、《海外新武侠小说论》、《细读神雕:问世间情为何物》、《<碧血剑>拍摄秘笈》、《武侠文宗:金庸小传》、《中国军事精粹》、《妙悟心禅》以及《刘心武论》、《张艺谋电影论》、《陈凯歌电影论》、《黄建新电影论》、《费穆电影论稿》、《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国武侠电影史》、《中国百年电影闪回》、《影坛旧踪》、《半间斋影话》、《中国电影导演》。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学大家之所以称之为大家就在于他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做到前一点固不容易,而要做到后一点无疑更难。
  金庸则正是这样一个大家。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书剑恩仇录》:开头是错,结尾还是错
  《书剑恩仇录》写于一九五五年,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
  然而在《书剑恩仇录》发表之际,便见出其出手不凡被惊为天人,亦有人呼日武侠小说世界的“真命天子”已然出世!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书剑恩仇录》自是算不上最佳之作,比之奠定他“武林至尊”地位的力作《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已有所不及,而比之其精心结构、炉火纯青的《侠客行》、《天龙八部》、《鹿鼎记》等则更是不及远矣。然而无论如何,首创之功不可没,这部金庸先生的开山立派之作之所以会引起读者的一片惊呼,绝非幸致。书中艺业已颇有惊人之处,可以说是奠定了金庸小说金派功夫的“内功”与“招式”的基本路数。
  1.江湖与江山
  武侠小说自然与武功、侠义有关,多言江湖、绿林中事,而一般与江山或庙堂无涉。一般的武侠小说多半是叙述江湖绿林间的奇人侠士之间寻仇报冤、恩恩怨怨的故事。而金庸的小说则多不只此,言江湖中事,却又多历史背景,有江山之隐意。
  《书剑恩仇录》中书、剑之恩仇绝非仅只是江湖人物世代人之间私家的恩怨仇恨,而涉及到与江山庙堂有关的国恨家仇、民族恩怨在内。这虽非金庸之首创,但金庸之写江湖又言江山却已非一般的武侠小说可比,同时又非一般的历史小说可比也。
  《书剑恩仇录》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人物是满清初盛时期的著名皇帝乾隆皇帝。这部小说的故事主干是叙述以江南世家子弟陈家洛为首的“红花会”群英反清复明大业的经历及陈家洛与乾隆皇帝私人之间的奇异关系与恩怨。因而,这部小说的一开头便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陕西扶风延绥镇总兵衙门内院……”看起来极似一部严谨的历史小说。
  金庸在这部书的《后记》中言道:“我是浙江海宁人。乾隆皇帝的传说,从小就在故乡听到了的。小时候做童子军,曾在海宁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边露营,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因此第一部小说写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历史学家孟森作过考据,认为乾隆是海宁陈家后人的传说靠不住,香妃被皇太后害死的传说也是假的。历史学家当然不喜欢传说,但写小说的人喜欢。”——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释了作者为什么要在其武侠小说中加入历史传说的原因。
  金庸在其他的地方又解释道,他之所以要在武侠小说中常常加入历史背景及历史传说,那是为了使武侠小说显得真实可信。即“增加武侠小说的可信性”。这大约是更深一层的原因。确实,如前所说,在一部武侠小说中开头便写“乾隆十八年春”云云,叫人无法不信。至少是有真有假、半真半假、真假难辨、亦真亦假,叫入难以分辨。不管最后是否能分辨出哪儿是真哪儿是假,但那时作者的目的早已经如愿达到。
  这样做,至少还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破除了历史与传奇之间的半是天然、半是人为的障碍,使得历史背景与传奇故事之间、历史氛围与传奇情节之间达到一种奇妙的融合,从而自成一格。更重要的是,让历史人物与传奇人物(即虚构人物)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艺术与哲学的层面上统一起来。即如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所言,历史与传奇的共同之处,正在于它们都是借暂时的人物来描写永恒的人性。而既然历史人物与传奇人物都是一种“暂时的人”(符号),而作家写作它们的目的,无非是借此来描写“永恒的人性”,那么,真实的人与虚构的人,即历史人物与传奇人物之间在这一层面上实际上并无任何差别。亦即,他们都实际上处于作家创造的同一艺术的假定情境之中。即以《书剑恩仇录》中的乾隆皇帝与陈家洛二人之间关系而言,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乃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而陈家洛则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传奇人物;进而,乾隆皇帝并非像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是一位汉人后裔,即并不是陈家洛的亲哥哥,这并不能成为否定这部小说的依据与理由。相反,这恰恰正是这部书的真正的妙处,乾隆皇帝这位历史人物与陈家洛这位传奇人物在《书剑恩仇录》中并无不同,他们都是金庸所创造的艺术假定情境中的一个艺术形象。在这里,历史与传奇已合二为一了。历史人物与传奇人物亦已合二为一了,我们所能看到的乃是共同的与普通而永恒的人性的深刻的揭示。试想,乾隆皇帝倘若真的是陈家洛的哥哥,但却又因机缘凑巧而当上了满清的皇帝,他得知实情之后又会怎么做?——结论是,他只能是、必然是像《书剑恩仇录》中那样做。其原因乃在人性及其民族性使然。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书剑恩仇录》:开头是错,结尾还是错
1.江湖与江山
2.武术与艺术
3.奇人与奇情
4.开头是错,结尾还是错

二、《碧血剑》:乱世情仇乱世哀
1.历史与传奇熔于一炉
2.开头结尾,歪打正着
3.“三国”情仇,大异《三国》
4.乱世情仇乱世哀

三、《雪山飞狐》:人间自有真情在
1.一日与百年
2.胡苗与范田
3.宝刀与死婴
4.人间自有真情在

四、《飞狐外传》:宝刀相见欢,柔情恨无常
1.侠士、英雄与人
2.行侠、报仇与人生
3.爱美、钟情与冤孽

五、《射雕英雄传》:为草莽英雄作“春秋”
1.射雕论剑大漠华山
2.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3.开头结尾字里行间

六、《神雕侠侣》:问世间,情是何物
1.风月无情说开篇
2.离合无常道杨龙
3.问世间,情为何物

七、《倚天屠龙记》:从英雄神曲到人性传奇
1.倚天与屠龙
2.英雄与凡人
3.功业与性情

八、《连城诀》:拔剑四顾心茫然
1.贪婪与人性
2.侠义与忠贞
3.拔剑四顾心茫然

九、《白马啸西风》:天铃鸟依然在歌唱

十、《鸳鸯刀》:趣中有趣,曲里藏曲
1.江湖谐趣图
2.谜底侠士曲

十一、《天龙八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1.段誉、萧峰、虚竹
2.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3.大悲大悯,破孽化痴

十二、《笑傲江湖》:达非兼济天下,穷难独善其身
1.辟邪剑法与独孤九剑
2.“笑傲江湖”与“一统江湖”
3.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十三、《越女剑》:历史情怀与人性悲歌

十四、《侠客行》:叙事迷宫与寓言世界
1.奇事
2.奇境
3.奇学
4.奇人
5.奇书

十五、《鹿鼎记》:非武非侠,亦史亦奇
1.非武非侠,亦史亦奇
2.从妓院走向宫廷
3.大皇帝与小流氓
4.“通吃伯”与“鹿鼎公”
5.“杂种”与“纯种”
6.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