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论 浙江诗人群:在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坐标上
第一章 开启新诗之门:五四浙江诗人群对中国新诗的首创之功
第一节 五四浙江诗人群与中国新诗的草创
第二节 鲁迅:为寂寞的诗坛“打边鼓
第三节 周作人:五四白话新诗的拓路者
第四节 刘大白:在新诗与旧诗之间
第二章 “专心致志做情诗”:湖畔诗人对传统爱情诗的突破与超越
第一节 “专心致志做情诗”:造中国爱情新诗的塔底
第二节 突破与超越:湖畔诗人爱情诗的现代品格
第三章 新诗的创格:新月派浙江诗人的现代诗美追求
第一节 徐志摩:创造现代诗美的“新月盟主
第二节 陈梦家:延伸中国新诗的诗美之路
第三节 孙大雨:“奠定了一种新的诗体
第四章 锻造“纯诗”:现代派浙江诗人与中国现代主义诗潮
第一节 “现代”的狂飙:浙江诗人领衔“纯诗”运动
第二节 戴望舒: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最高整合者
第三节 施蛰存:现代诗派的理论旗帜与拓荒诗人
第五章 新诗现代化:九叶派浙江诗人诗歌品格的先锋性
第一节 自觉的浙江诗人:走向“新诗现代化
第二节 穆旦:“路的创造者,无路的旅人
第三节 唐浞:“一个唯美的现代诗人
第四节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理论先驱
第六章 真善美的统一:艾青等浙江诗人与现实主义新诗的造极
第一节 浙江诗人群:在现实主义新诗的旅程中
第二节 殷夫:“别一世界”的红色鼓动诗人
第三节 艾青:“迷人”的现实主义“诗坛泰斗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两个中心是北京和上海。而在这两个文学中心,浙江作家的存在举足轻重。新文化运动前后,一大批经过新思潮洗礼的浙江学人和作家汇聚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力。作为新文化运动策源地与核心阵地的“一刊一校”——《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浙江学人和浙江作家处于十分显要的位置。先后参与《新青年》编辑丁作的浙江作家有钱玄同、沈尹默、鲁迅、周作人等,几占当时最知名的《新青年》同人的一半,而且,正因浙江作家在《新青年》发表作品数量之多和影响之大,他们遂成为“《新青年》作家群”中最有成就的作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