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67568
  • 作      者:
    翟瑞青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翟瑞青,女,汉族,1966年9月生,山东莘县人,教授,现任《德州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主要教学科目与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作家作品欣赏、现代作家和教育等。先后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主持省级教改立项项目一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齐鲁学刊》、《中国文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佘篇。曾荣获山东省第二届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2001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五批青年学术骨干。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项目编号:03CZW008)结项成果,《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为蓝本,从文学与教育学的双重视角详细考察了母爱书写的内容及儿童教育主题的发展演变,其中概括现代教育意识和时代主流文化对作家创作心态的左右,也包括作家对身藏在母爱意识中教育价值取向和传统教育观念的思考,从而总结出中国家庭教育在20世纪各个时期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编 母爱话语:现代性语境中的母爱阐释
    一、春天来了:女性的觉醒
    世界妇女解放运动肇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玛丽·奥斯通克拉夫特的《维护女权》(1792)一书就是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思想产物。从此妇女就开始踏上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漫漫征途,至今仍未放慢她们的脚步。而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则起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刚刚走过一百年的风雨历程。
    虽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伟大的女性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始发地和港湾,她们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一切,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象征,但是在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和文化中,女性却被排除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权利结构和主流文化之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不仅如此,她们的优秀品质和善良天性还常常被掩盖、扼杀、曲解,人格遭到扭曲。就连我们的孔圣人都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广大妇女只能遵从“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道德准则,“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男权文化社会中,基本上没有女性存在的文化。在此,男性是主体,而女性只是附庸、是点缀,女性的生存空间非常狭小,广阔的天地并没有女性的立足之地,她们生活在传统的“家”中,终日困守于闺房、厨房,始终依附于男性,成为男性的私有财产。
展开
目录
绪论
上编 母爱话语:现代性语境中的母爱阐释
一、春天来了——女性的觉醒
二、现代作家笔下的母爱阐释
(一)现代作家的母爱书写
(二)母爱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三、母爱——女性的永恒处境

四、母性的丑陋——母爱的泥泞
(一)寡母视野中孩子的走向与偏离
(二)特定的现实背景造成母爱的丑陋

五、历史与文化的盲区——理想与现实的缠绕
(一)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困扰
(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三)传统文化思想的羁绊
(四)法律条文的约束及限制

下编 寻觅与建构:母爱主题的延续和流变
六、母爱主题的世纪演变
七、母爱的极度张扬与阴风苦雨中母性的艰难跋涉
(一)“儿童本位”观念的确立
(二)母爱主题的极度张扬和“圣母”形象的出现
(三)广大下层母亲情感被残酷撕裂的社会现实
(四)“贤妻良母”观念的确立和对“母爱”的质疑

八、硝烟战火中爱国主义精神的激越与飞扬
(一)抗战文学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彰显和“革命母亲”形象的出现
(二)革命女性的哀伤与困惑
(三)对“人性”的挖掘和“圣母”形象的消失
(四)苦难的农民母亲形象
(五)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萎缩性人格养成的形象化诠释

九、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烛照及偏离
(一)母爱亲情的淡化和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精神的张扬
(二)对知识的贬抑和孩子单一性格的形成
(三)对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的反思
十、母爱无处搁置

十一、母性的整体再现
(一)母性的回归
(二)独生子女的出现和高考寻梦的背后

十二、多元价值取向的认同
(一)时代转型为儿童教育带来了新的时代命题
(二)母亲的智慧和无奈
(三)农民工进城所面临的儿童教育问题
(四)知识女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中西文化激荡中民族文化精神的延展与维系
(一)台湾文学
(二)港、澳文学

十四、中华民族血脉的艰难守望
(一)母亲的桥梁和媒介作用
(二)中西教育理念的激烈冲突和对西方教育理念的逐渐认同
(三)南洋华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