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女性文学精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07327
  • 作      者:
    刘巍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巍,1975年生,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文学院讲师,文艺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曾在朝鲜、罗马尼亚、土耳其、阿联酋、希腊、塞浦路斯、埃及、澳大利亚、斐济、瓦努阿图等国教学和访问,传播汉语言和文化。主要文学创作有长篇《远离罪恶》等,主要文学评论被收入《当代文坛》、《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曾主持辽宁省社科联“中国女性文学精神与和谐理念”项目,曾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女性文学的意义主要在于呈现,她们提供了女性生存的本真状态,向未来展示了她们在面向现代/西方之际所面临的艰难选择:她们如何在取得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重新定位既定的、先验的传统命运,如何打破与扰乱原有的两性和社会秩序,又如何试图在当下寻找一种新的男女认同的关系图景。中国女性文学精神可以理解为由理念的各个层级所组成的系统表征,关于人生的种种指涉都关联性的涵盖其中。生命意识是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表述,体现女人如何安顿人生,调节人的生命秩序;性别意识是在性别和谐的背景下探讨女性角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以生命意识、性别意识切入中闺女性文学精神,使文学回归到其本身的净化精神、陶冶性灵的审美层面上来,使女性文学向着健康,和谐的轨道迈进,是《中国女性文学精神》的向往与最终倡导。
展开
精彩书摘
    本世纪初,女性写作刚刚如出水芙蓉般争奇斗妍,她们当中的大多数采用的是“我”的人称视角,似乎只有这样,文化传承对她们来说才能是空白,而且至少在接受者那里,形成“我”无可动摇的中心位置。当然,对比以后的情况看,这时的第一人称只能称为普泛的第一人称,除了营造真实的叙事效果和强烈的主观抒情外,不具备其他的意义。而她们对“生命”的书写也大都合流于“五四”文化语境中个人要求从传统中赎回“人”的呼声,不过更多地“消融了内在世界与外在表现之差,而现出灵肉一致的境地”①,但其震撼力远不及鲁迅、郭沫若和郁达夫在思想领域和社会舆论上所达到的高度。这种情况到革命年代里表现得更为突出,“忘我”乃叙述策略的需要。虽问或有《呼兰河传》、《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作品,但大多数女作家几乎忘了“我”,即使有“我”,也不过是旁观或陪衬,如《百合花》中的“我”更多的是作为情节的贯穿物而存在。作家们更多的是以第三人称的开合自由表现或是英雄或是叛徒或是平民的死亡,虽未丧失认同,却将叙述者、接受者与被叙述者问离。至新时期,《我是谁》、《我在哪儿错过了你》,重新让作家们在丢失的自我中站立起来,以种种不同的情绪继续写“我”。《爱,是不能忘记的》用第一人称讲“别人的故事”,作间接、有限、蛛丝马迹的猜测和叙述,抛弃了传统写故事、写心理的超验。就像三毛说的:“有一次,我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我就想:我不是‘他’,我又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
展开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作家生命意识的性别倾向
1.1 女性生命意识的倾斜与不平衡
1.1.1 被压抑的符码
1.1.2 女性主体的问世
1.1.3 以回避的方式守护
1.1.4 女性欲望的认同
1.2 对女性生命本体的探究
1.2.1 自觉与自惑
1.2.2 自恋与自弃
1.2.3 自审与自诩
1.3 男权框定的覆灭与男人碎片的沉淀
1.3.1 反世俗倾向
1.3.2 拟理想倾向
1.3.3 潜意识倾向
1.4 性别规约的“无意”继承与“有意”反叛
1.4.1 对女性秩序的固守与超越
1.4.2 对男性秩序的质疑与默认

第二章 作家生命形态的诗学守望
2.1 诗化的女性生命呈现
2.1.1 书写“生命”的方式操作
2.1.2 书写“生命”的视角认同
2.1.3 书写“生命”的话语重构
2.2 生命的时空寓言
2.2.1 家园的牧歌
2.2.2 历史、时间、记忆
2.3 意象:诗意及现实张力
2.3.1 梦幻——女人的心
2.3.2 镜子——女人的影
2.3.3 黑夜——女人的诗

第三章 作家生命书写的功能维度与诗学评判
3.1 生命书写的功能
3.1.1 谋生:生命的创造
3.1.2 谋爱:生命策略之一种
3.2 生命书写的诗学评判
3.2.1 言说的努力与限度
3.2.2 生命善念的辩护与执著

第四章 作家生命话语的文化阐释及诗学走向
4.1 宗教精神烛照与心灵澄明实证
4.1.1 宗教精神烛照
4.1.2 心灵澄明实证
4.2 哲学成规体验与文本角色同构
4.2.1 天人合一与角色宿命
4.2.2 灵肉对峙与角色危机
4.2.3 虚实相生与角色演出
4.3 生命话语与诗学构筑中的缺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