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蜀、吴重臣,诸葛亮与其侄诸葛恪的书信也颇可读。诸葛亮较好的是诫子书。此类作品前代或当时的名作如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郑玄《戒子益恩书》、王昶《家诫》等,规诫的对象为自家人,所讲内容主要是关于立身处世的人生经验,或设身处地,谆谆劝导,或设譬取喻,格言警句迭出,大体而言,形成一种平易自然、不事雕琢的文体风格。诸葛亮承此方向,他广为人们传诵的名文《诫子书》、《诫外生书》,是长教幼、父训子的书信,篇幅短小,言简意赅,殷殷之语、切切之情两相融合,令人动容。《诫子书》是教导儿子诸葛瞻如何求学治道、立志修身的,文中突出一个“静”字,与“躁”字相对比,多用格言式的警句,发人深省:<br>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br> 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br> 学。淫慢(一作“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br>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br> 对后代的要求严格,希望殷切,别有一番深情流注其间,感人颇深。诸葛亮此类精粹书简不少,如陆机《要览》引诸葛亮书日:“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境界高尚,堪称至理名言。诸葛亮的不少书信是写给其兄诸葛瑾的,瑾仕吴为重臣,亮与之多书信往来,或评说人物,或言军事,皆短章,如《与兄瑾言子瞻书》评说儿子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古人或有早慧者将来未必能成大器的说法,如《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后汉书·孔融传》:“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云云,从诸葛亮的担心中,可见他对儿子乃至国家的前途命运抱有多么殷切的期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