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律动与辉光:中国古代文学结构生成背景与个案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62213
  • 作      者:
    孙敏强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敏强,1958年3月生,浙江桐乡人。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本校,师从蒋祖恰先生攻读文学批评史硕士学位,1984年毕业留校。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诗艺与诗心》、《诗史之间》、《闲情偶寄》(全注本),主编《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中国古代文学卷》。
展开
内容介绍
    《律动与辉光:中国古代文学结构生成背景与个案研究》中中国古代文学建构于诗史之间,因为创造和建构了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体系、格局与艺术结构的审美主体,始终徘徊于诗史之间。这里所谓的“史”,是叙事的,更是史官的,经典的,儒家的,庙堂的,而“诗”则既异于,又源于和本于“史”。
    关于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结构及模式的探讨,离不开对文学家的心性人格的把握,离不开对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体系模式的追溯和宏观考察,也离不开对于文学抒情、叙事等不同种类和体裁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分析。
    文学结构既然是作者心灵艺术化的显现形式,那么,知人论世,把握作为创作主体的文士的心性人格模式,不仅是文学结构论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对于文学结构与模式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人将诗人、作家统称为文士,最早的文士大约是史官。商代以前的史官担当沟通天地人神的使命,参与祭祝、卜筮等宗教活动,周代以后,史官的职责转而为记载国君的言行。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①“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说法,史书(如《隋书·经籍志》)上和典籍(如《礼记·玉藻》)中多有记载,《史通·史官建置》亦有此说。
展开
精彩书摘
    这一切都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文学的“自觉”大大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以诗歌为例:先秦两汉时,如《诗经》、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中绝大多数篇什都人世难详。建安前后,这种情况就少多了,因为着意为诗,以求留名的多了,而社会对文学的普遍重视,也使其诗其名较易得到流传。魏晋而后,诗人诗作数量之多代逾一代,文集的编纂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与此同时,文论也产生了长足的发展,文学批评成为时人书信往来讨论的重要内容,开始出现文论专篇乃至专著。人们对文学规律、表现内容、语言形式等诸方面进行了建设性的探索,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以文学的这一“自觉”为契机,我国文学进入了新的时代。
    但另一方面,随着文学渐成为专门的事业,文学的别为一科,也使作品中的文士气越来越浓,崇尚文华蔚成风气。晋室南渡,士族大多迁居于山清水秀的江南富庶名胜之地,随着时代生活与士风的变化,汉代诗文那种厚重沉健的雄风、自然朴茂的情韵已然消失,建安文学中那种充溢着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与体验、弥漫着沉重的时代感和苍凉的悲剧感的作品也渐乏嗣响,代之以绚丽整练的风格和文士气。“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自觉”意识,既推动了文学的繁荣发展,促进了文学内容领域的拓展和表现形式的完善与创新,也影响了一些文士为文造情、刻意追求形式技巧的风气,因此,当时文学这样的“自觉”意识实在是我国古代文学转捩的一个关键。沈德潜所谓:“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正揭示了两代文学家之间风格的微妙变化。
    处在特定转折时期的建安文学,一方面受文学“自觉”的正面影响,文士们注重文学创作,大胆抒发情志,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把握也超越前人,另一方面,刚刚“自觉”的文学还未受到负面的影响,很少有像南朝一些文士那样专事雕琢、为文造情的倾向。
展开
目录
上编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士的文化心理结构
第一节 “内圣外王”与“并庄屈以为心
一  “内圣外王”与士人心性人格
二  庄子与屈原
三  “并庄屈以为心
第二节 儒道互补与士人心性结构模式
一  儒道互补及其历史必然性
二  儒家经学话语霸权的确立
三  建构与解构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学结构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南北融合与魏晋南朝文学的发展趋向
一  文学观念的进化
二  复古与新变
三  通变思想与南北融合
第二节 由“经”“史”复归于“诗”的汉唐诗学形象论
一  汉儒的“比兴”说
二  南朝论家对“比兴”说的发展
三  唐人“兴象”说及其意义

第三章 诗美理想和结构理念
第一节 庄子关于古典审美理想的经典表述
一  “韵”的流转和运行
二  “韵”的光辉与光明
三  诗的宇宙与诗意的人生
第二节 “力”的文学与“风骨”理论
一  “三曹”“七子”与文学转捩
二  “力”的文学与文学之力
三  “风骨”理论与文学趋向

第四章 诗歌音韵与结构模式
第一节 先秦哲学与四声二元声韵论
一  “两仪”、“四象”、“八卦”与四声二元论及“八病”之说
二  “和合”思想与“和韵”之说
三  过犹不及的“八病”之说
第二节 先秦乐论、吟诵传统与四声二元声韵论
一  基本术语和原理的相通
二  在诗文吟诵中把握声气音节
三  几点思考和结论

下编
第五章 小说的诗化与叙事结构
第一节 庄子的以文为戏和诗人小说
一  以文为史与以文为戏
二  抒情性想象与叙事性想象
三  诗入小说与小说的诗化
第二节 “新话”系列的诗人传奇与结构得失
一  “新话”代表作的情感特征
二  诗入传奇
三  诗入传奇的得与失

第六章 时间、空间与诗性结构
第一节 陶谢审美心理及其山水田园诗结构
一  山水画面与空间格局
二  诗人心性与诗境结构
三  审美兴趣与结构特征
第二节 诗人的登临情结与时空结构
一  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组合
二  仰观俯察与抚今追昔的结构模式
三  山水诗画与园林艺术的互通

第七章 《桃花扇》与《红楼梦》中心意象结构法(上)
第一节 《桃花扇》中心意象结构法
一  中心意象结构法及其文化背景
二  桃花扇意象的审美意蕴
三  桃花扇意象的结构功能
第二节 《红楼梦》中心意象结构法
一  石头意象的审美意蕴
二  石头意象的叙事功能
三  石头意象的结构功能

第八章 《桃花扇》与《红楼梦》中心意象结构法(下)
第一节 中心意象结构法溯源
一  抒情传统
二  叙事方式
三  “诗眼”诸说
第二节 中心意象结构法叙事方式与功能的特殊性
一  中心意象的特殊性
二  中心意象叙事与结构功能的特殊性
三  中心意象结构法的美学意义

第九章 对我国叙事文学“大团圆”格局的思考
第一节 “大团圆”一个艺术怪圈
一  《赵氏孤儿》与“大团圆
二  “大团圆”现象与社会心理
三  “大团圆”模式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走出“大团圆
一  关于《原野》与《赵氏孤儿》的比较
二  关于《原野》与《麦克白斯》的比较
三  走出“大团圆
附录一 庄子二题
附录二 《红楼梦》石头意象与黛玉形象论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