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学术灵魂的开拓与“重写”——评“十五”国家级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朱寿桐景秀明
20世纪已经逝去,如何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是近些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同时也诱引着文学史家一试身手。由著名现代文学史家朱栋霖主持的教育部“十五,,国家级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以下简称朱著《文学史》),就是一部以新的文学史观、文学观诠释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史著。这部现代文学史新著,从文学本体出发,本着“文学是人学’’的观念,以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为线索,重新梳理和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在努力使文学史成为真正的文学的历史的学术路径上迈出了坚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在此之前,以朱栋霖为主要带头人的这一现代文学史编撰集体已经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同题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不过此次编撰,他们本着严格的学术精神调整了编撰人员,也调整了教材的学术思路,北大新版较之旧著,三分之二篇幅系新撰。这既使得这部史著成为重新规划后的本专业首部国家级教材,也使得史著的学术质量较之高教版有着全面的提高。
朱栋霖是国内著名的现代文学史家,他的研究一直以坚实稳健而新颖的文学的、历史的本体研究为特色。较之旧的高教版,这部新版文学史著更鲜明、更深刻地体现出主持者朱栋霖的学术思考,这种思考贯穿全书,凸显出一部文学史难得的贯穿性史识。史著显示的学术思想是:“人”的发现,“人”的观念的演变,是贯通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朱栋霖认为,人类对自我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的不断发展、演变构成了人类发展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发现与认识自我的历史,是人如何协调、平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历史。人类对自我的发现与认识,也决定了文学的发展。朱栋霖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两种或多种“人”的观念、“人”的声音的对话、交流、对抗、激荡、交融。文学潮汛的涨落起伏,与其说是社会思潮运作的结果,不如说是在更直接的意义上,这种种“人”的声音交替影响的反映与折射。朱栋霖没有从现行形形式式的新潮理论拼凑出一个所谓的薪理念,而是从他三十年研究的思考中提炼出厚实的理念,形成一个贯通全书的文学史理论体系。从朱栋霖的这一文学史学术体系出发,编撰者吸纳本学科最近十多年来的新研究成果,并充实较多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资料,使得这部文学史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学术厚度与精神品质。与过去出版的一些现代文学史著相比,新版国家级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有着鲜明的学术特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