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游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53487
  • 作      者:
    (日)芥川龙之介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别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等。生于东京。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后,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两次复刊《新思潮》,引导文学新潮流。此间,芥川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鼻子》、《芋粥》、《手巾》,确立其新进作家的地位。1919年进入大阪每日新闻社。1921年前往中国旅行。1917-1923年,所写的短篇小说六次结集出版。1927年7月自杀。在其短暂的创作生涯中,芥川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小品、随笔、游记、札记、诗歌等。其文笔典雅俏丽,技巧纯熟,精深洗练,意趣盎然,别具一格,在日本大正时期的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
内容介绍
    1921年3月至7月,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委托到中国游览。从上海、南京、长沙、洛阳等地都留下了这位年轻作家的身影。《中国游记》就是这次旅行的见闻记录。书中不仅论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还对当时的世风民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留下了作者拜访章炳麟、郑孝胥、李人杰(汉俊)、辜鸿铭、胡适等人的谈话记录。这次出版,还配有芥川氏当年旅行的六张精美照片。
展开
精彩书摘
    上海游记
    一 海上
    将要从东京动身的那天,长野草风氏前来闲谈。问起来才知道,原来长野氏也打算半个月后去中国旅行。长野氏极为热心地向我介绍了应对晕船的灵丹妙药。但从门司出发,乘船不到两个昼夜就可以抵达上海。至多不过两晚的航行,若是为此还要带上晕船药的话,长野氏的胆怯也由此可知了。三月二十一日的下午,当我登上筑后丸号的舷梯,望见港内在风雨中涌起的海浪时,不禁再一次同情起长野草风画师对于大海的畏惧了。
    也许是因轻视老友的奉劝而遭到了惩罚,当船行至玄界滩附近的时候,眼看着海面开始变得不平静起来。我和同舱的马杉君坐在甲板的藤椅上,海浪撞击船舷而溅起的水沫,时不时地会落到头上来。海面一片雪白,海浪在船的底部隆隆地翻滚。对面不知何处的岛屿的影子,依稀可辨地浮现于海上,其实那是九州的本土。早已习惯于乘船的马杉君悠闲地吸着香烟,丝毫没流露出胆怯的样子。而我则把外套的领子竖了起来,两手插在口袋里,嘴里时时含着仁丹。总之,我深深地钦佩于长野草风氏及早为我准备晕船妙药的贤明之举了。
    片刻后,旁边的马杉君去了酒吧,我还是一派悠闲地坐在藤椅上。虽然是摆着一副悠闲的样子,但其实脑子里的神经一刻也没有松弛过。一旦稍微挪动一下身子,立即就会头晕目眩,并且肠胃也开始不安稳起来。在我的面前,一位水手不断地在甲板上跑来跑去(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也是值得同情的晕船患者之一)。他那让人目不暇接的来回往返,也令我感到不快。对面的海浪中,有一艘船体几乎要被海浪淹没的冒着细烟的拖网渔船,在持续着危险万分的航行。可是,到底有什么必要需要冒着那样的大浪去航行呢?那艘船当时令我既怒不可遏又无可奈何。
    因此,我尽力一心去想一些能让我忘却眼前痛苦的令人愉快的事情。孩子、花草、涡福的茶碗、日本阿尔卑斯山、名妓初代……之后想到了什么已经记不起来了。不,之后还有,好像是想起了瓦格纳年轻时在前往英国的航行中遇到了特大的暴风雨,当时的经历在他后来创作《漂泊的荷兰人》时发挥了作用。虽然我尝试着考虑了许多这样的事情,可是头却越来越晕得厉害,胸口的反胃也不见好转,到了后来,恨不能让瓦格纳之类的都统统去见鬼!
    大约十分钟之后,我躺在床上,耳边传来了餐桌上的盘子和刀叉一齐掉到地板上的声音,但我还是在为努力地抑制住呕吐感而煞费苦心。当时之所以还有这样的勇气,要得益于我一直以为晕船的也许只有我一个人。没想到虚荣心这种东西,在这样的时候竟意外地成了武士道的代用品。
    ……
展开
目录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总序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与《中国游记》(译者序)

自序

上海游记
一 海上
二 第一瞥(上)
三 第一瞥(中)
四 第一瞥(下)
五 医院里
六 城内(上)
七 城内(中)
八 城内(下)
九 戏台(上)
十 戏台(下)
十一 章炳麟氏
十二 西洋
十三 郑孝胥氏
十四 罪恶
十五 南国美人(上)
十六 南国美人(中)
十七 南国美人(下)
十八 李人杰氏
十九 日本人
二十 徐家汇
二十一 最后一瞥

江南游记
前言
一 列车上
二 列车上(承前)
三 杭州的一夜(上)
四 杭州的一夜(中)
五 杭州的一夜(下)
六 西湖(一)
七 西湖(二) 
八 西湖(三)
九 西湖(四)
十 西湖(五)
十一 西湖(六)
十二 灵隐寺
十三 苏州城(上)
十四 苏州城(中)
十五 苏州城(下)
十六 天平与灵岩(上)
十七 天平与灵岩(中)
十八 天平与灵岩(下)
十九 寒山寺和虎丘
二十 苏州的水
二十一 客栈与酒馆
二十二 大运河
二十三 古扬州(上) 
二十四 古扬州(中)
二十五 古扬州(下)
二十六 金山寺
二十七 南京(上)
二十八 南京(中)
二十九 南京(下)

长江游记
前言
一 芜湖
二 溯江
三 庐山(上)
四 庐山(下)

北京日记抄
一 雍和宫
二 辜鸿铭先生
三 什刹海
四 蝴蝶梦
五 名胜

杂信一束

新艺术家眼中的中国印象

附小说二篇
南京的基督
湖南的扇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