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序<br> 前言<br> 第一章 古代民间故事传说与物语文学的中国题材<br> 一、关于徐福与杨贵妃的民间传说<br> 二、《今昔物语集》的中国题材<br> 三、中国题材物语集《唐物语》<br> 四、《太平记》等战记物语中作为插话的中国历史故事<br> 第二章 古典戏曲与汉诗的中国题材<br> 一、中国题材的谣曲<br> 二、中国题材的汉诗<br> 第三章 近代作家的中国纪行<br> 一、中国旅行热与中国纪行的兴盛<br> 二、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结<br> 三、佐藤春夫的中国之行及其创作<br> 四、芥川龙之介的《支那游记》<br> 五、村松梢风笔下的“魔都”上海<br> 第四章 近代文学的中国历史题材<br> 一、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发生<br> 二、中国题材的诗与戏剧<br> 三、中岛敦的精湛短篇<br> 四、吉川英治的巨著《三国志》<br> 第五章 侵华文学与对华殖民文学<br> 一、侵华文学<br> 二、对华殖民文学<br> 第六章 1950~1970年代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四大家<br> 一、承前启后的武田泰淳<br> 二、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开拓者井上靖<br> 三、海音寺潮五郎的《蒙古来了》和《孙子》<br> 四、司马辽太郎的《项羽和刘邦》等<br> 第七章 华裔作家陈舜臣的中国历史题材<br> 一、“人间派”推理小说与中国历史文化<br> 二、中国历史人物画廊<br> 三、“三国志”题材的再创作<br> 四、波澜起伏的古代中日关系史<br> 五、风雷激荡的近现代史<br> 第八章 伴野朗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与推理小说<br> 一、在北京发现的“五十万年的死角”<br> 二、帝王将相传记小说<br> 三、刺客、侠士、反骨、谋臣、探险家<br> 四、“伴野三国志”<br> 五、猎奇的中国现代史题材<br> 第九章 宫城谷昌光的先秦两汉题材历史小说<br> 一、由金文、甲骨文进入中国历史文化<br> 二、殷商题材的三大长篇<br> 三、春秋战国十大人物的复活<br> 第十章 当代其他作家的中国历史题材<br> 一、原百代与津本阳<br> 二、塚本青史的秦汉历史人物<br> 三、柴田炼三郎、北方谦三、三好彻的“三国志”<br> 四、田中芳树的隋唐宋元题材<br> 五、浅田次郎的近代史题材<br> 六、学识不足但充满想像力的新生代作家<br> 第十一章 当代作家的中国纪行<br> 一、1950年代至“文革”之前的中国纪行<br> 二、“文革”时期的中国纪行<br> 三、“文革”后的中国纪行<br> 第十二章 当代作家的战时体验及日中关系题材<br> 一、鹿地亘的战时中国体验记<br> 二、林京子、中园英助的战时上海、北京体验记<br> 三、本多胜一与森村诚一揭露日军暴行的报告文学<br> 四、山崎丰子等以中日战争及中日关系为题材的小说<br> 五、大众通俗文学及森詠、大石英司的战争幻想小说<br> 人名书名索引<br> 后记内容摘要
中国题材的日本文学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日本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未曾中断,至今仍繁盛不衰。可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具有独自历史传统的文化和文学大国,像日本这样在如此长的历史时期内,持续不断地从一个特定国家(中国)撷取题材。因而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它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日本文学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从一个独特的侧面深化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学巨大的、持续不断的影响,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人如何塑造、如何描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并看出不同时代日本作家的不断变化的“中国观”,并由此获得应有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