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花一世界:禅 禅人 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064589
  • 作      者:
    黄复彩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复彩,生于1949年10月,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理事,安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禅宗文化研究会理事,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常务理事,九华山佛学院客座教授。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学术论文等二百余万字。其中包括中短篇小说集《魂离》、《菩提烟魂》,散文集《心如明镜台》,长篇传记文学《仁德法师》,学术专著《安徽佛教史》等五本。其作品十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文学奖,并被收入各种文集中。
展开
内容介绍
    禅是一种文化,古老而不陈旧,她蕴涵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采。禅是一项修炼,增智益寿,虽博大精深,却人人参悟可得;禅是一面心镜,透视自我,善恶美丑皆可鉴。本书作者出入于古寺,行走于山野,在一种超然的感受着世俗以外的东西,并在行走过程中,从生活里感悟着人性中最原始最本质的品性,在书中,他用其空灵的文字处处彻悟着人的。<br>    这是一部关于禅、禅人、禅事的散文集。书中空灵的叙述,旷达的感悟,悠远的故事,犹如一帖帖心灵的柔软剂,为因尘世的生存压力而烦躁的你,为因生活的琐细而心绪不宁的你,减去一份压力,带来些许宁静。
展开
精彩书摘
    皖峰上人圆寂的头一天晚上,我像平常一样到他的退居寮陪他晚斋。 斋毕,上人靠在躺椅上,我坐在他身边的沙发上,我们像往常一样有 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奇怪的是,这天晚上的话题都与“死”有关。他说 了我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一些人的死,这些人有正念而寂,也有不治身亡。 临了上人说,人一生里最不能贪着,尤其是在名利场上,有了贪着的恶习 ,到死那一刻就麻烦了。我没意识到这是上人对我最后的开示,我突然问 ,你到了那一天会有预感吗?你要事先告诉我,好让我有一个心理准备。 上人扭头看着我,眼里饱含着深情,却久久不肯回答我。我有一丝不祥的 预感,我说到上人的墓塔,上人说,一包臭皮囊,扔到哪里都可以,随你 和慧真怎么办吧。人说他有些累,想上床去了。那天晚上我一直坐在他的 床头看《新闻联播》,看完《焦点访谈》,我说我走了啊,上人微笑着看 着我,用很响的声音说,你去吧,放心啊。我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看他 ,只见他扭着头,深情地看着我,微笑着。那是我看到的上人最后的微笑 。 七个半小时后,我在睡梦中接到上人侍者急迫的电话,我是一路哭泣 着来到上人的卧室的。上人平静地躺在床上,他的被子整个地掀开来,上 人的双手做吉祥印状置于胸前。头天晚上我给他戴的小圆帽放在枕头的一 旁,连同我搁在他臂部的气垫,也被上人移到了床侧。上人是从容地做好 这些准备后,才平静地离开这个他生活了88年的婆娑世界的,由此我知道 ,上人是“正念”而寂的。我不敢流泪,我知道他不喜欢,至少我不能让 他看见我在流泪。我还得振作精神,协助迎江寺住持料理上人的后事:写 挽联、写悼词、与治丧委员会商定一个有影响的高僧的最后的事宜。 上人在遗嘱中指定要我替他沐浴。这是第二天的清晨,我挑选了上人 平时穿过的干净的旧衣,再为他披上绣着四十八道金线的搭衣。想到这是 我为上人最后一次沐浴时,我的泪就止不住落下来,落到上人的胸襟上。 我听到上人说:你呀,不该这样。于是我赶紧把泪擦净了。我想帮上人把 假牙装上,上人似乎并不喜欢我这样装扮他,执拗地抿着嘴唇。我俯在上 人的耳边说,一会儿有居士要来瞻仰你,我想让你威仪俱足地接待这些尊 敬你的人们,能配合我吗?话音未了,啪的一声,上人的假牙严丝合缝地 装上了。一旁的人说,老和尚真听黄老师的话啊!上人的灵堂就设在隔壁 的会议室里,三天前上人还在这里接待了一批来自上海的客人。上人最后 一次走出他的卧室时天下着小雨,上人的弟子们将上人安放在水晶棺里。 上人的样子就像是刚刚睡着,我似乎听到他发出的轻轻的鼾声,我知道他 真的累了。 七天七夜,迎江寺里人山人海,念佛之声绵绵不断,以致我回到家里 ,耳畔仍是一片清晰至极的“阿弥陀佛”之声。我知道这是我的幻听。每 天清晨,我会陪上人坐一小会儿,我跟他轻轻地说话,我知道他爱听我说 。但是,我再也提不起精神插科打诨,上人去了,他把我们之间十几年来 所有的欢乐和幽默都带走了,丢给我的,就只有这一片悲切的“阿弥陀佛 ”之声。 七天的悼念就这样过去了,农历四月十五是上人荼毗的日子。十四的 傍晚,妙老来了,妙老是为上人举火来的。僧人们把上人从水晶棺中抬出 来,上人通体柔软,很快就成了跏趺坐姿。我注意到上人的眼里有一滴泪 ,我想这是上人对这个世界的爱惜与怜悯。上人常叹息说,这个世界太贪 着了,怎是个了啊!我擦去上人的泪珠,和上人作最后的道别。下起了大 雨,远处传来隐隐的雷声,我担心这会影响上人的荼毗,但妙老说,不碍 事的,便让人将上人的坐缸抬出了设在大士阁院子里的荼毗现场。这时, 雨却住了,天空一轮明月,头顶上一抹苍穹像是刚刚用水洗过。我想,这 是天龙八部在迎接上人的归去。 84岁的妙老举起火把,为他最知己的道友送行。一股纯白的烟雾沿着 缸口蒸腾着,似在向上人作最后的叮咛,问上人准备好了没有。接着,那 股烟雾腾空而起,直冲向浩渺的太空。我默念着:再见,上人!我不愿再 看这样的场景,回到上人的卧室。室内一切依旧,桌上散乱着上人为求书 的人所写的书法,最多的竟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上人的笔还架在砚台上,只是没有人再去握它。壁上,那幅上人好多年前 临摹印光大师的手迹而书的“死,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的 自策语已经泛黄,并渗出斑斑水迹。听着从荼毗现场传来的一阵又一阵佛 号声,我在想,上人现在是在哪里?这么多年,他每次出行,都让我陪着 他,而这一次,他却只能独自远行。不知他那条路途是否平坦,这一阵他 总说他的腿没有力气,不知他是否还需要轮椅。我默念着:上人,一路走 好,学会照顾自己好吗?但我又想,这些,上人都是不需要的。走人自在 之境的上人已经摆脱了这人世间的一切荣辱瞋讥,连同这备极哀荣的葬礼 ,上人都是不需要的。我伸头朝院子里那口坐缸看看,烟雾既毕,有五色 之火直冲缸口,我又想,上人有没有舍利子呢?我又想,上人也是不要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谈到舍利的问题,我问他寂后会不会有这东西,上人说 ,要那个干什么,舍利又能说明什么?前些年有一僧侣说,皖老修行这么 好,人又十分清瘦,一定可以保留金身。上人动怒了:别糟践人。事后他 特地写了遗嘱交我,上面写着:谁要是拿死人卖钱,我在阴间也不饶他。 上人一生恬淡,他什么也不要,只要那一缕洁白的烟霞,只要那一碧如洗 的天空。 荼毗后三日,上人的几个弟子开始清理上人的灵骨。有人在疯狂地打 门,说要进来参与捡拾。上人的弟子说,根据佛制,和尚的舍利只有出家 弟子有权捡拾。那人说,黄老师为什么可以?弟子们说,黄老师是和尚最 亲密的朋友,而且他是遗嘱的执行人。那人快要把门拍碎了,我怕惊动了 上人,只得悄然离去。中午,我再次来到上人的住处,僧人们让我看上人 的灵骨,只见洁白如玉的骨片上镶嵌着大大小小的舍利,约有五十余颗。 僧人们将上人的灵骨连同舍利一同装入罐内,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一同送人 上人的墓塔——这也是上人的意思。在倾倒的过程中,我突然眼前一亮, 只见在一根象牙色指骨上镶嵌着一颗豌豆大的暗红色的舍利子。僧人们激 动地对我说:看师父对你多好啊,师父知道你上午没来,所以特意留一颗 让你来捡。捧着上人的舍利,感觉上人就好像站在我面前微笑着,上人说 ,你看我刚写的一幅字如何?我有心把这舍利留下来,永远地留在我的身 边,但犹豫再三,还是将它放人了上人的罐里。(P16-18)
展开
目录
    序<br>    一花一世界<br>    一片羽毛划过天空<br>    心月<br>    童年的寺庙<br>    我和皖老的最后一次散步<br>    上人的舍利<br>    白云岩寺见青鸟记<br>    少林剑<br>    极乐有茶香<br>    桩佛<br>    山寺一夜<br>    城市中的森林——致皖峰上人<br>    轻轻的闵园<br>    雁荡情缘<br>    肉身<br>    舍利<br>    在大士阁给居士讲经<br>    去看弘一法师<br>    鲍冲湖雨中泛舟<br>    紫石塔<br>    麓山寺的雾<br>    十月,在闽南<br>    紫竹林寺里的年轻女尼们<br>    兄妹<br>    天界寺里的阿姑<br>    珍珠鸟<br>    佛光音乐会<br>    冶父山寺雨中一日<br>    卢舍那大佛的微笑<br>    佛事杂记<br>    早课<br>    过堂<br>    晨钟暮鼓<br>    坐禅<br>    一佛一如来<br>    与僧人弘慈的一次聚会<br>    圆成的圆融<br>    三个小尼姑<br>    懒悟的懒及悟<br>    法胜及法胜的诗<br>    流浪的人儿飘流在外<br>    遭遇一群居士<br>    与种菜的僧人聊天<br>    惠安女子<br>    禅病<br>    飘泊的心<br>    补衲的老僧<br>    一个受人尊崇的大师,一个真实的人<br>    一刹一净土<br>    山野小寺六亩田<br>    云门寺的饼<br>    栖心亭<br>    西竺庵<br>    甘露寺记<br>    小巷深处的庵 <br>    江边有座大士阁<br>    在香山茅棚<br>    塔影<br>    再说迎江寺<br>    一禅一智慧<br>    生死之间<br>    善良中的自私<br>    定心石<br>    吉祥草<br>    在观音寺捡垃圾<br>    一树半边生<br>    一棵小树的生与死<br>    在山野中行走<br>    死亡境界<br>    快乐没有大小<br>    见而未见<br>    耍猴<br>    一对老夫妻的生活禅<br>    孩子与鸟<br>    我知道自己丢失什么了<br>    想在山里安一个家<br>    见山是山,见山非山<br>    心里明白<br>    一只画眉鸟<br>    善待麻雀<br>    跪着的女孩<br>    看鸟<br>    牛歌<br>    “真好啊,真好”<br>    佛像<br>    佛珠<br>    佛音<br>    一叶一菩提<br>    失落的大雁<br>    一盘棋局上的人生<br>    天柱山禅话<br>    南岳记行<br>    皇帝菩萨梁武帝<br>    南泉普愿的人格魅力<br>    “我愿是座赵州桥”<br>    一物一有情<br>    哪头牛不是菩萨<br>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br>    我的妻子也能住庵<br>    吃饭就是我的本分事<br>    说得出一斧头,说不出也是一斧头<br>    狮子洞中岂有异兽<br>    佛与屠夫<br>    怎么落到这种地步<br>    一指禅<br>    叫你去穷究到底<br>    佛不烦吗<br>    木炭里爆出金豆子<br>    替你把病治好了<br>    鹦鹉学舌<br>    竹密岂妨流水过<br>    供养了一个俗汉<br>    坏了我的家风<br>    因为您有杀人之心<br>    老头儿,我认识你了<br>    寸丝不挂<br>    桶底脱落了<br>    辜负了老僧<br>    尼姑原是女人做<br>    善昭上堂说法<br>    说说看,这是什么<br>    蛤蟆还是茄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