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不同的发展经济的规划或设想,当然有许多质的不同。拿十二大提出的翻两番,同1958年的“大跃进”、1978年的“十年规划”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所要求的发展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1958年要求钢产量当年翻番,即一年增长100%,这显然是荒谬的。1978年要求工业总产值每年增长10%以上,其中钢产量要求从1978年的3178万吨提高到1985年的6000万吨,石油产量从1978年的1亿吨提高到1985年的2.5亿吨,这也是主观主义,缺乏根据的。十二大提出了翻两番的设想,并没有提出任何没有根据的产品产量的增长指标。例如,原煤、钢等的产量,二十年只要求增长一倍左右,每年平均增长3%多一点,不到4%。这些都不能说是高指标,因为这些速度是过去经过正常的努力曾经达到,今后经过正常的努力也可以达到的。
……(略对“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的阐述)
再一点不同是,过去提的那些指标,看重账面上的数字,而今天提出的要求,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胡耀邦同志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这个前提是十分重要的。离开了经济效益来谈发展速度,就不能不带有虚假的成分。产值增长,仓库积压,人民没有得到好处,国家还受到损失,图虚名而得实祸,这样的蠢事我们不会再干了。正因为这样,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这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点不同是,过去的经济计划,对人民生活的改善考虑得比较少,特别是1958年的“大跃进”,是在不顾人民生活的条件下进行的,它极大地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因而不可能实现。现在的计划是根据“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的。十二大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从长远看,翻两番的目标实现以后,我国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从近况看,随着国家经济的好转,特别是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城乡人民的生活都有所改善,并将继续逐步得到改善。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切地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他们自己的事业。这种主人翁的使命感,也是翻两番现实可能性的重要根据之一。
当然,现在提出翻两番还不是计划,而只是设想。但这个设想不是只凭过去的数字推演出来的。……(略对于必要准备条件的说明)由此可见,实现二十年内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决不是像1958年和1978年那样的空想和胡来,而是以大量的扎扎实实、条理分明的工作为基础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