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书画收藏投资,藏品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直接从书画家手里购买(包括馈赠),二是通过画廊或代理人获得,三是在书画展览、笔会等各种书画活动中获得,四是通过拍卖会等书画收藏市场的交流流通获得。四个渠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第一种方式,可以寻求一个最合适的价格;第二种方式,可附带获得一定的作者知名度;第三种方式,可以在取得作品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媒体宣传回报,弊病是数量较大而质量较低;第四种方式,是当前书画收藏投资者最常采取的方式。北京现在每个月举办的拍卖会不下十几个,一个拍卖会按300件作品计算,每月书画藏品流通量就是3000-4000件左右,一年就是3-4万件,这还不算各个拍卖公司的春秋大拍和不定期的中拍所拍卖出的藏品。北京收藏圈子里把港澳深珠人一并统称为“广东人”。“广东人”和“山东人”一样,是拍卖公司最受欢迎的买家,有“山东人敢买假画,广东人敢花大钱”的赞誉。在1998年秋天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位财大气粗的山东籍收藏“新秀”,在“二把刀”鉴定家的参谋指点下,花了ll万多元,买了2张假画。在场的几位“广东人”,都满脸嘲讽地斜视那位“傻帽儿”。而不大会儿功夫,几幅被北京收藏投资者评定价格不超过5千元的扇面组合,却被一位香港收藏家以2.5万元的价格买走。自然,他于沾沾自喜之际,同样也享受了刚才那位“傻帽儿”的待遇。敢花大钱的深层心理,实际上是一种短期行为的心态。高位进货,只能短线回吐,投资者的策略必定是“高进高出”、“快进快出”。书画收藏投资的真正投资价值是长线投资效益,而高位进货是无法作长期投资打算的。现在花5万元卖进一张黄胄的作品,碰巧了也许能5.5万元卖出,但谁敢保证10年以后一定能卖到10万元?卖不到10万元,投资者就有亏本的可能。本人收藏有一幅明末清初人孟永光的人物作品,作品绝精,且品像完好。孟永光由于世人对他研究不多,所以我的收藏成本也不算太高。严格说来,孟永光应该是“清代宫廷画家第一人”,加上至今还没发现有他的作品流传,所以这幅藏品就显得十分难得。像这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文物价值的稀世珍品,就不能光看眼前的几倍利,它的长线价值决不十几万、几十万所能涵盖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