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Ⅰ
序Ⅱ
前言
第一章 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1
积沉在中国文化深处的石头精神/1
不甘于做一只普通的猴子,才会有那成功的一跃/3
关注想要的还是关注惧怕的/5
如果你真的是一匹千里马,就不要消极地等待伯乐的赏识/7
漂洋过海苦学艺/8
人类现代科技文明的“预言家”/10
离别恩师闯天下/11
第二章 天宫地震——大圣闹天宫/16
铸就孙悟空的英雄传奇/16
天宫外交官——太白金星/18
可爱的孩童英雄——哪吒/22
不讨好的托塔天王——李靖/23
大圣广结朋友/25
究其闹天宫的原因/26
悟空眼中的最高权贵——玉帝老儿/29
初遇天宫中的高手——二郎神/32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和我的近视眼/36
翻不出如来的手掌心/40
五行山下的艰辛/44
五百年后的省悟/46
第三章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49
历史上的玄奘/49
西行求法/51
九死一生的取经路/53
名家对玄奘大师的评价/55
小说中的唐僧/57
戴着“僧帽”的儒士/58
佛教常识之敲木鱼、数念珠/62
佛教常识之舍利子/63
细品唐僧与孙悟空的关系/64
第四章 取经队伍的建立/74
佛界第一相才高手——观音菩萨/75
恩威并重——菩萨的领导艺术/79
中国式约束——紧箍咒/82
团队的力量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成绩/88
第五章 坠入佛门的花和尚——猪八戒/91
作为食与色象征的猪八戒/94
猪八戒的私房钱/100
孙悟空眼中的呆子/101
八戒的农民之慧/105
细品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关系/109
猪八戒在取经过程中的进步/114
第六章 以和为贵的沙僧和通人性的白龙马/117
君子为人之道——和而不同/117
通人性的白龙马——小白龙/122
第七章 细品八十一难经典章回/127
观音院斗宝失袈裟/128
五庄观偷吃人参果/136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41
火云洞菩萨收红孩儿/147
车迟国斗法除三妖/157
女儿国唐三藏奇遇/165
孙悟空三调芭蕉扇/170
麒麟山巧盗紫金铃/182
雷音寺如来赐真经/189
第八章 回味取经路/191
妖怪为什么要吃唐僧肉/191
妖怪分类/193
妖怪行为分析/195
神魔法宝种种/198
神和魔的象征/202
吴承恩何以钟情于猴王/203
从优秀到卓越/205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08
调动一切可用资源/210
第九章 解读韵味/212
人物个性特色/212
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215
人性美的体现/217
德育箴言探幽/219
极幻与极真/221
主题的形成/222
第十章 亲临历史/228
玄奘西行求法对后世的影响/228
玄奘之路的终点/231
重走玄奘路的感悟/232
敦煌壁画中的取经故事/234
孙悟空形象的来源/236
内容摘要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自明代中叶问世以来,流传400多年久盛不衰,影响遍及全世界,在中国妇孺皆知。
六小龄童用了17年去饰演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角色,对《西游记》这部传世之作有着深刻的感情和领悟。本书是按《西游记》原著章回为脉络,以孙悟空的发展变化——猴的生物性、神的传奇性、人的社会性、佛的神圣性为主线对原著逐章品读。其间除品读原著故事及人物以外,融入六小龄童拍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过程中对原著章节的感悟和理解。本书旨在通过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的开拓,展现原著中隐含的对我们当代人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的启发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