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寂寞的十七岁:短篇小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55155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为《白先勇文集》的第一卷。本书集中了白先勇1958-1961年,1963-1965年两个时期的创作,包括处女作《金大奶奶》,早期代表作《玉卿嫂》,中期代表作《芝加歌之死》、《谪仙记》等,题材多样,风格多变,其创作成熟期的许多优秀作品皆可以从中窥见雏形。小说所表达的是一种不变的人性,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战争爱情。
  白先勇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
  ——夏志清
  我写作,因为我希望将人类心灵中的痛楚转变成文字。
  ——白先勇
展开
内容介绍
  《白先勇文集(第1卷):寂寞的十七岁》收录了白先勇1958-1961年,1963-1965年两个时期的创作。广东省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这一套《白先勇文集》是迄今为止搜集白先勇的作品最完整的一部集子,各种文类都收齐了。小说、散文、论文、戏剧、电影脚本、访问、对谈,统统有,可以说相当全面的呈现了白先勇这些年的文学活动。
展开
精彩书摘
  白先勇作品的细腻、含蓄、深沉、优雅的艺术风格
  白先勇在艺术上的重要特色,是他的风格细腻、含蓄、深沉、优雅。细腻,使人感到他对生活的描写异常酷肖,逼真;含蓄,令人感到他的作品耐人寻味,韵味无穷;深沉给人以情绪上的有力感染;优雅给人美的享受。形成作者这种鲜明风格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一、在题材选择、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方面,白先勇的小说明显受到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细腻风格的影响。
  和《红楼梦》相似,作者善于描写没落的贵族阶级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人情世态、社会变迁。如《游园惊梦》描写的是一个贵族妇女参加一次宴会的经过及对昔日豪华生活刹那间的回忆,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今日台湾旧官僚贵族的没落及其凄凉的心境;《梁父吟》描写的是一个老官僚和幕僚在日常生活中的闲谈,但却反映了国民党的逐渐衰败及父子之间的新老一代的思想冲突;《国葬》描写的是一个国民党的旧官僚的送葬场面,但却反映了今日台湾政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的景象。就是故事发展时间较长的作品,也是以日常生活为主,很少选择重大的事件和强烈的冲突。如《永远的尹雪艳》描写的是一个舞女的日常生活,但却给我们展示了台湾上流社会的荒淫无耻的图画,深刻揭示了这个社会必将灭亡的原因。这种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手法,明显地是受到《红楼梦》的影响。
  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貌衣饰的精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也令人想起它与《红楼梦》的密切关系。如《梁父吟》中的朴公、《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尹雪艳、《花桥荣记》中的卢先生、《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的王雄、《岁除》中的赖鸣升,其外貌衣饰的精细描绘,都十分有力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经历和心境。作者不仅善于通过一个人物的外貌衣饰来刻画他笔下人物的性格,而且极善于通过人物外貌、衣饰的变化来体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如《一把青》中的朱青、《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的王雄、《花桥荣记》中的卢先生,其性格都是发展变化,而且往往前后的性格是完全相反的。这些人物,作者都很好地利用了外貌衣饰的变化去表现他们性格的变化。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往往在未看到人物的语言行动变化之前,先从人物的外貌衣饰的变化中,看到了人物性格和精神世界的改变。
  作者尤其擅长于通过几个人物的外貌衣饰的对比来进行人物之间的性格对比。《游园惊梦》就是这方面极成功的例子。这篇小说写了四个贵族但她们穿戴都不同:赖夫人穿珠灰色旗袍,戴了一身玉器;窦夫人是身穿银灰洒朱砂的薄纱旗袍,手戴钻戒和白金镶碎钻的手串,足穿高跟鞋,头插珊瑚缺月钗,一对寸把长的紫瑛坠子直吊到发脚下来;蒋碧月却穿了一身火红的缎子旗袍,两只手腕上,铮铮锵锵戴了八只扭花金丝镯,脸上勾得十分入时,一头蓬得像鸟窝似的头发;钱夫人穿的是颜色有点发乌的过膝旗袍,才去西门町红玫瑰做的头发,刚才穿过花园吃风一撩就乱了。在这里,我们不必看故事的内容,也大致可以推测出她们的不同的地位、身世、个性和心境,看到老贵妇人赖夫人的年老和庄重、新升贵夫人窦夫人的雍容矜贵和志得意满、蒋碧月的佻和放荡、钱夫人的落魄和凄凉。
  作者对环境的精雕细刻也无不与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息息相关。如《梁父吟》中描写朴公的客厅是古色古香:一壁上挂着一副中堂,是明人山水,文徵明画的寒林渔隐图;两旁的对联却是郑板桥的真迹,写得十分的苍劲雄浑;另一壁也悬了一副对联,却是汉魏的碑体,乃是展堂先生的遗墨;靠窗左边是一张乌木大桌,桌上的文房四宝一应齐全……桌上单放着一部翻得起了毛的线装《资治通鉴》。这些描写,我们一看而知朴公是国民党中的封建官僚。但是,在《游园惊梦》中,作者对窦夫人的客厅作了完全不同的描写:厅堂异常宽大,呈凸字形,是个中西合璧的款式。左半边置着一堂软垫沙发,右半边置着一堂紫檀硬木桌椅,中间地板上却隔着一张两寸厚刷着二龙抢珠的大地毯……这段描写所以与《梁父吟》中朴公客厅的描写不同,绝不是为了文字的变化,而是反映出这个客厅的主人公,即取代钱将军昔日位置的窦瑞生,已不是如朴公一类的完全的旧式的官僚,而是资产阶级化了的封建官僚。从这些客厅的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台湾上层社会的变化。
  《思旧赋》对环境的精细描写也是十分成功的。作者对主人公李长官的家作了这样的描写:李宅那两扇大门朱漆剥落,已经沁出点点霉斑的桧木。李宅是整条巷子中惟一的旧屋,前后左右都起了新式的灰色公寓水泥高楼,把李宅这幢木板平房团团夹在当中。李宅的房子已经十分破烂,屋顶上瓦片残缺,参差的屋檐,缝中长出了一撮撮的野草来。,大门柱上,那对玻璃门灯,右边一只碎掉了,上面空留着一个锈黑的铁座子;大门上端钉着的那块乌铜门牌,日子久了,磨出了亮光来,“李公馆”三个碑体字,清清楚楚的现在上面。
  这些环境描写,都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官僚阶级昔日的豪华与气派;今日封建阶级官僚阶级的没落,资产阶级正在升起,并且正在日益进逼和取代旧的官僚阶级。
  中国小说和西洋小说的一个显著区别,是西洋小说运用比较多的叙述和直接的内心剖析,但中国小说却比较多的运用人物自己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人物。白先勇的小说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善于运用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很少旁白式的插叙。白先勇总是十分冷静,和书中的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行动的客观冷静的具体描绘,让读者去理解人物。如《一把青》里的朱青,丈夫死后,精神受到很大的打击,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作者在作品中从头至尾都没有用过一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或说明她的性格的变化,而完全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特别是通过她的语言行动的前后对照的客观描写,去表现她已由一个纯洁、腼腆的黄花闺女变成了一个心如槁木而又玩世不恭的交际花。
  二、白先勇具有比较深厚的我国古典诗词的素养,往往善于在小说中创造诗的意境。在小说集《台北人》开头的扉页上,作者抄录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此书的主题诗。在小说集《纽约客》开首处,作者转引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来表现书中人物的心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首诗的主题和意境,在这两个小说集中基本上都已经创造和表现出来了。《台北人》收集了作者的14篇小说,特别是其中描写贵族阶级没落的如《思旧赋》、《游园惊梦》、《梁父吟》、《国葬》等,比较好地再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种荒凉、破败的没落情景。小说集《纽约客》中描写的“无根的一代”脱离祖国,而又看不到出路,从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悲哀心情,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意境和诗情也十分合拍。由于白先勇的小说注意创造诗的意境,因而使作品更耐人寻味,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三、吸取西方文学的表现技巧,运用意识流、象征、暗示等手法来为自己的作品服务。
  在刻画人物方面,特别是在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方面,我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写法,多以形写神,由外入内,通过人物外在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少有直接的心理剖析。西方小说则不同,它往往通过意识流、象征、暗示等手法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白先勇的小说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方面,在继承我国小说传统的基础上,比较恰当地运用了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的表现技巧。作者根据作品的题材和内容,既大胆运用意识流,而又不滥用意识流,因而取得了比较好的艺术效果。如《游园惊梦》中钱夫人在窦夫人的晚宴上五次回忆昔日钱公馆的“豪华”与“气派”的意识流动。
展开
目录
序一  欧阳子
序二  王晋民
第一辑  寂寞的十七岁
金大奶奶
我们看菊花去
闷雷
月梦
玉卿嫂
黑虹
小阳春
青春
藏在裤袋里的手
寂寞的十七岁
那晚的月光
第二辑  纽约客
芝加哥之死
上摩天楼去
香港——一九六○
安乐乡的一日
火岛之行
谪仙记
谪仙怨
夜曲
骨灰
蓦然回首
白先勇写作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