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巨流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35561
  • 作      者:
    齐邦媛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巨流河》是我从内心深处写给世界的一封恳切的长信,至此心愿已了,留下祝愿一切归於永恆的平静。但是旬日之内这平静即被冲破。四年间,来自世界各角落的文字直扣我心,读了又读,每篇都不忍释手。只有用一本书,在此集中**代表性的瞭解与交流,而找回旧谊重叙生死契阔,也在此书内作个恒久的相逢纪念吧。我充满感谢与你们在书裡书外有缘相逢!」

  二OO九年七月七日,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在天下文化出版。她八十一岁开始写此书,在山间养生村裡用古老的书写方式,一笔一划,足足花了四年时间,完成史诗场景的自传,将家族史和个人奋斗史悲喜交集地放置在民国百年的舞台上,读完的人,无不心潮激涌,感嘆不已。昔日学生简媜以「一出手,山河震动」形容此书重量;哈佛学者王德威以「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描述此书令人低迴咀嚼,一唱三嘆的感受。

  《巨流河》出版后,不仅出现洛阳纸贵的盛况,无以数计自发性的书评、读后感出现在报章、网路;媒体纷至沓来;读者致敬、请安、提问的函电不断,齐先生恳请读者以写信代替面见,如此才稍得休养喘息的空间。

  二O一O年底,《巨流河》简体字版由北京三联书店取得授权,虽在少许删节的立场上有些折冲与磨合,但终能顺利出版,并立刻引起大陆读者既广且深的触思。北京资深记者卢跃刚形容,这是本「拿在手裡不敢轻易打开,打开了不能轻易合上,合上了心裡却时时牵掛,隐隐不能释怀的书。」

  面对原本对她毫不熟悉的大陆媒体,齐先生不得不以亲自书写的方式,较精确地回答他们的提问。她同时又非常珍视她所收到的数百封贴了邮票的信(她不用电脑),也勾起她想要做一整体回答的念头,──珍贵的《洄澜─相逢巨流河》便慢慢成形。

  天下文化的编辑选出了大约十分之一的信函,加上**代表性的海内外评论、访谈,浓缩精简,涵容在这本由《巨流河》的洄澜所形成的时空之书中。这些相逢,如此愉悦。

展开
作者简介

  齊邦媛,

  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

  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一九四七年到台湾。

  一九八八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

  教学、著作,论述严谨;编选、翻译与文学评论多种,

  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

  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

  曾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教学、著作,论述严谨;编选、翻译、出版文学评论多种,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

展开
内容介绍

  《巨流河》

  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巨流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被称为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南滨渤海与黄海,西南与内蒙内陆河、河北海滦河流域相邻,北与松花江流域相连。这条河古代称句骊河,现在称辽河,清代称巨流河。影响中国命运的'巨流河之役',发生在民国十四年,当地淳朴百姓们仍沿用着清代巨流河之名。

  《巨流河》的记述,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南端恒春的'哑口海'结束……

  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民国初年的留德热血青年,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维新派,毕生憾恨围绕着巨流河功败垂成的一战,渡不过的巨流像现实中的严寒,外交和革新思想皆困冻于此,从此开始了东北终至波及整个中国的近代苦难。

  作者的一生,正是整个二十世纪颠沛流离的缩影。

  作者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字字珠玑的笔力,记述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故事。


  《洄澜:相逢巨流河》

  如果说在传记文学《巨流河》中,齐邦媛是隐在书后的作者,《洄澜:相逢巨流河》则把齐老师请到了前台。

  《巨流河》出版后,在华语世界获得广泛的影响。四年来,不断有人撰写评论文章,作者齐邦媛也应邀做了不同主题的访谈,世界各个角落都有读者写信来叙旧、致敬、提问。本书分为评论、访谈、来函三个部分,从千篇文字中精选近百篇,与读者增加交流,向故旧致敬纪念,也为《巨流河》做了很多补充说明。

展开
精彩书摘

  《巨流河》

  第一章歌声中的故乡

  1生命之初

  我生于一九二四年元宵节,在家乡辽宁,这时经常是摄氏零下二三十甚至四十度的天气。我母亲在怀孕期间生病,所以我是个先天不足的婴儿。出生后体弱多病,快满周岁时,有一天高烧不退,气若游丝,马上就要断气的样子。我母亲坐在东北引用灶火余温的炕上抱着我不肯放。一位来家里过节的亲戚对她说:“这个丫头已经死了,差不多没气了,你抱着她干什么?把她放开吧!”我母亲就是不放,一直哭。那时已过了午夜,我祖母说:“好,叫一个长工,骑马到镇上,找个能骑马的大夫,看能不能救回这丫头的命!”这个长工到了大概是十华里外的镇上,居然找到一位医生,能骑马,也肯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深夜到我们村庄里来。他进了庄院,我这条命就捡回来了。母亲抱着不肯松手的“死”孩子,变成一个活孩子,一生充满生命力。

  在那个时代,初生婴儿的死亡率据统计是百分之四十左右,我那样的生命很像风中的一盏小油灯,母亲的呵护,还有命中这些“贵人”围成灯罩似地为它挡风,使它不致熄灭。

  不久,这位医生又到我们村庄来医病。母亲抱我去看他,说:“这孩子是您救回来的,她爸爸在德国念书,还没有给她取名字,您给她取个名字,纪念这个缘分吧!”这位医生为我取名“邦媛”,在我生命之初,给了我双重的祝福。

  我长大后知道此名源出《诗经·君子偕老》:“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前几年有位读者寄给我一页影印自宋朝范成大《明湖文集》的文章,居然有一段:“齐邦媛,贤德女子……”我竟然与数百年前的贤德女子同名同姓,何等荣幸又惶恐!在新世界的家庭与事业间挣扎奋斗半生的我,时常想起山村故乡的那位医生,真希望他知道,我曾努力,不辜负他在那个女子命如草芥的时代所给我的慷慨祝福。

  《洄澜:相逢巨流河》

  千川注入江河,洄澜激荡。

  我这一生,很够,很累,很满意。……我一生都在奉献,给家庭、学生,但愿服务期限满的时候,从这个人生到另一个人生,当我过了那个界限时,我的船没有发出沉重的声音。

  《巨流河》是我从内心深处写给世界的一封恳切的长信,至此心愿已了,留下祝愿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四年间,来自世界各角落的文字直扣我心,读了又读,每篇都不忍释手,只有用一本书,在此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了解与交流,而找回旧谊重叙生死契阔,也在此书内做个永久的相逢纪念吧。

  我深感人间深情洄澜冲激之美。我充满感谢与你们在书里书外有缘相逢。

  ——齊邦媛

  ……

展开
目录

《巨流河》


第一章 歌声中的故乡
第二章 血泪流离——八年抗战
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南开中学
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大学生涯
第五章 胜利——虚空,一切的虚空
第六章 风雨台湾
第七章 心灵的后裔
第八章 开拓与改革的一九七○年代
第九章 台大文学院的回廊
第十章 台湾、文学、我们
第十一章 印证今生——从巨流河到哑口海
后记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齐邦媛先生与《巨流河》
齐邦媛纪事
《巨流河》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