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徽商与明清文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102358
  • 作      者:
    朱万曙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朱万曙(1962~),安徽潜山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授。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出版专著《沈?评传》、《包公故事源流考述》、《元曲:自然的乐章》、《明代戏曲评点研究》、《徽州戏曲》等,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戏曲研究》、《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全国高校古委会课题及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
展开
内容介绍
  与前代文学相比,明清文学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在精神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当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在诸多社会经济因素中,商人阶层的扩增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商人作为文学形象在明清文学中的呈现有比较多的论述,例如邵毅平的《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商人题材及商人形象的塑造就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和分析①;陈书禄等学者从士、商关系的转变或者从“士商契合”的视角探讨了明清文学的转型问题②。但对于商人阶层扩增与明清文学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考察,特别是从明清文学的生态系统变化的角度来探讨的还不多见。有鉴于此,本书将侧重以徽商为例,对此予以探讨,期望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明清文学发展的外部规律,从而更清楚地认识明清文学史发展的脉络和历史面貌。
展开
精彩书摘
  (二)从信札看方用彬与文士的交往
  方用彬保留的信札是他与文士交往的证明;700多通信札表明了他交往面之宽阔以及交往的人数之多。陈智超将发信人分为三个群体,一是方氏族人,计有53人;二是方用彬的乡人,也就是徽州人,计有150人;三是徽州的地方官,计有25人。另外,按照地域,比较集中的有宁国府、南京、广东、湖广麻城四个地方。这样的分类当然能够见出方用彬交往的人的社会层面以及地域范围。但是,从徽商与文人士大夫交往的视角考察,我们也可以重新梳理这些发信人的角色和身份。
  给方用彬信札的第一类人是通过科举考试步入朝廷的士大夫。笔者依据陈智超在每封信札后对发信人生平的考察资料进行统计,发信人中有进士60人左右,这些人大多都担任过朝廷命官,大多也不是徽州人。他们给方用彬的信札情形不一,有的数量较多,如徐桂共有7通,有的则只是一帖名刺而已,如申时行、王锡爵、沈鲤、许国等台阁大臣。
  第二类是举人以下以及通过岁贡等途径步入仕途的文士。这一类约35人.其中有不少是徽州及其附近县的知县、学正、教谕、训导、主簿。如田艺蘅,岁贡,歙县训导;刘守复,监生,先任休宁县丞,后任广东保昌县令。在这一类发信人中,朱权的几位七世孙颇令人瞩目,他们是皇族后裔;还有明朝开国功臣的后代,如李言恭还承袭了临淮侯的爵位。
  第三类是没有功名的纯粹的文人。他们或长于诗歌,或长于书画,或两者兼而有之,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影响,如璩之璞,“字君瑕,南直华亭人。少负奇气,善属文,应童子试,江陵何学使置第二,之璞日:‘我固不当冠军耶?’遂弃去,放情诗酒。年三十余,游董文敏其昌、陈徵君继儒之门,工山水,醉后挥洒,趣致天然,未尝越于规矩。文敏见而叹日:‘君瑕乃能尔耶?
  ……
展开
目录
绪论:明清商人阶层的扩增与文学生态的变化
上编:徽商与明清文学生态
第一章  徽商的崛起和“贾而好儒”的文化性格
第二章  徽商与明清文人的交往
第三章  徽商与明清文学传播
第四章  徽商家族与文学传统
第五章  徽商与明清戏曲
第六章  明清文学中徽商题材的创作

下编:明清徽商的文学创作
第一章  徽商文学创作的蔚起
第二章  徽商文学创作的特点及其价值
第三章  明代徽商文学创作个案
第四章  清代徽商文学创作个案

结语:经济史·文化史·文学史
附录一  近代徽商自传小说《我之小史》
附录二  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
征引书目
后记
书名索引
人名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