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说三国 话人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0631726
  • 作      者:
    于学彬著
  • 出 版 社 :
    长虹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人生的道路上,不知有多少人周而复始、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年华、鲜血乃至生命,重复着古人同样的错误。令人扼腕的是,这些错误可能内容和形式有所差别,但在质上却惊人地相似。
  为此,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建立一门“历史教训学”,在不同的时代,都能以史为镜来思考问题。
  但愿这套丛书能成为我们这种想法的引玉之砖。
展开
内容介绍
  《名著新读丛书:说三国话人生》旨在讨论《三国演义》中的教训,为了不致有离题之嫌,更不致有争论之忧,所以,全部证据都尽量出自《三国演义》这部文学著作,只在小说与史籍相一致、小说中的材料又不足时,才引进一点史料作为补充。全书只是针对一时一事而就事论事,只是为了给人提供点反向读书的思路及为人处事、经商从政的道理,所以不对即有的评判妄加臧否。
展开
精彩书摘
  马谡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的策略。诸葛亮叹服地说:“幼常足知吾肺腑也!”因此拜马谡为参军。事实证明,诸葛亮用七擒七纵之法,的确使孟获心服口服,没有复反。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准备北伐,马谡又献“不战而屈人”之计,他说:“司马懿虽是魏国大臣,曹睿素怀疑忌。何不密遣人往洛阳、邺郡等处,布散流言,道此人欲反;更作司马懿告示天下檄,遍贴诸处,使曹睿心疑,必然杀此人也。”诸葛亮用马谡之计,虽没有杀掉司马懿,却也将他削职回乡。马谡之计为诸葛亮初次北伐便长驱直入打下了基础。
  仅从这两件事中就可以看出马谡十分善于出谋划策,他所设之计几乎屡试不爽。但马谡由于经历所限,他从未单独带兵领过重任,所以实践经验比较少。虽自幼熟读兵书,却没有多少实践的机会。另外从他的性格特点来看,他是文臣之才,而非武将之料。长于谋划而短于决断。对于这些长短之处,诸葛亮应该了解,马谡更应该了解。可惜的是诸葛亮不知,马谡自己更不自知。
  马谡不能知己,他也没有做到“知彼”。他在冒领重任的时候,并没有搞清守街亭的任务之“重、难、险”。首先,街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街亭直接关系到这次北伐的成败利钝。其次,街亭之地十分难守,因为那里既无城郭,又无险阻。再加有司马懿、张颌这样的劲敌,就更增加了防守的困难。再次,此项任务风险极大。马谡主动写了军令状,“若有差失,乞斩全家”。用全家性命作担保,实在很冒险。如果马谡没有主动写军令状,那么在失败之后,也许不至斩首。
  有句成语叫“不自量力”,如果去掉其中的讥讽之意,那么它就从反面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衡量自己的能力。要量力而行,绝对不能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管这件事情的诱惑力有多大。《孙子兵法·谋攻》中说:“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打仗都必然失败。所以说这是马谡的根本性的失误。
  ……
展开
目录
上篇 三国人物之死
第一话 刚而自矜多犯众大意轻敌少成功
——话关羽之死
第二话 心狭量窄肝气盛忧烦浮躁妒贤能
——话周瑜之死
第三话 食少事烦不自惜事必躬亲枉劳神
——话诸葛亮之死
第四话 性躁心粗少恩惠酒后无德动刚肠
——话张飞之死
第五话 因怒兴师为私情无知犯忌烧连营
——话刘备之死
第六话 老迈年高画蛇足一世英名反成羞
——话黄忠之死
第七话 反复无信少智谋不仁不义似豺狼
——话吕布之死
第八话 暴虎冯河就死地刀箭之下不善终
——话孙坚、孙策之死
第九话 身死只因锋芒露聪明反被聪明误
——话杨修之死
第十话 龙居井底君失权驱羊自投虎狼前
——话曹髦之死
第十一话 冒领重任罪非轻言过其实枉谈兵
——话马谡之死
第十二话 聪明尽显难自保威震其主必遭戮
——话诸葛恪之死
第十三话 功成不学陶朱隐身败游魂悲故乡
——话钟会之死
第十四话 德行浅薄地位尊驽马恋豆轻信人
——话曹爽之死
第十五话 不知韬晦轻举事众叛亲离无救兵
——话诸葛诞之死
第十六话 为争红颜子杀父专横暴虐天不容
——话董卓之死
……

中篇三 国处世之错
下篇三 国战例之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