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带着问号看历史.激扬文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8071138
  • 作      者:
    刘伟茗主编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带着问号看历史:激扬文字》是当今中国最优秀历史学者作品的通俗历史读物。文章精选自《南方都市报》历史版,聚焦民国文化人物,定位中国近现代史,希冀对我们传统历史教育中因各种原因而未被认识、被忽视,甚至被遮蔽的历史,做出某种程度的补充,因而谓“带着问号看历史”。
  《带着问号看历史:激扬文字》中没有抽象宏论,而是将人物、事件还原到具体的历史境况中,让读者触摸鲜活可感的历史肌理。比如问“维新公子”陈三立(陈寅恪之父)为何成了文化遗老,康有为被传“西安盗经”的真相究竟如何,从张爱玲的一篇佚文探讨苏青与姜贵之间的一段情,梅兰芳“蓄须明志”时期的戏外事等等,极具可读性。
  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是《带着问号看历史:激扬文字》编辑组稿的基本准则。拒绝人云亦云,东拼西凑,在学术品位与大众趣味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以沉静的阅读,去消弭浅薄对抗浮躁。《带着问号看历史:激扬文字》稿件自刊发以来,一直在学界与读者中有良好的口碑,影响力也从媒体到了学界,而到达社会大众。
展开
精彩书评
  真实的历史,并不枯燥,它甚至比情节曲折的小说更动人,因为它是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故事。《南方都市报》人文系列丛书在历史学家与普通读者间架起了一座桥,使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得以在此发表,读者可以了解真实的历史。
  ——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陈红民

  历史是需要带着问号去看的。不仅是问历史,也是问自己。
  ——厦门大学教授  易中天

  历史充满未知领域,因此抉幽探隐、揭示真相,就成了历史学家的重要任务,也是历史学的迷人之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杨天石
展开
精彩书摘
  四
  1914年夏天,等到陈三立与康有为在上海见面时,大清王朝已经崩溃,当年他们走的是两条不同的改革路线,简单地说康有为更激进一些,陈家父子主张渐进、稳健,慢慢来,不要操之过急。而此时此刻,当他们一起喝酒叙旧时,当年的分歧已不再重要,毕竟都是“先帝旧臣”,同是戊戌维新党人,新生的民国对他们而言是那么的陌生和格格不入。在以后的十多年中,上海辛园、杭州丁家山都留下了他们叙旧的声音。康有为60寿辰他送去贺联,康有为70岁时他又作寿诗。
  当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他们还是有着不同的立场,袁世凯称帝时,日本方面企图拥宣统复辟,集中在青岛的前清旧人(包括康有为在内)一致赞同,而在上海以遗老自居的陈三立等人多不同意,他们认为这是把宣统放在柴禾上烧。张勋复辟,陈三立也认为“此事宜大大谨慎,否则皇室待遇,必出奇变。段祺瑞自命开国元勋,北洋兵权尚有把握,安保无事。”所以他对整个复辟“未多参与机密”。
  1922年冬天,梁启超到东南大学讲学,陈三立和他在南京重逢,并在散原精舍设下酒宴,特别“开五十年陈酒”,盛情款待梁启超,梁启超大开酒戒,“相与痛饮”,“大醉而归”,追怀当年往事,两人禁不住“嘘唏长叹”,伤心不已。时务学堂学生蔡锷的早逝引起了他们无限的伤感,他们同声叹息“今不可复得矣”。
  陈、梁晚年天各一方,互相思念对方,1926年梁启超给爱女的信中还提到陈老伯也患便血病,怕不容易好。此前1923年,陈三立的大儿子、画家陈师曾(衡恪)盛年病故,梁启超出席追悼会并讲话。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平离世,陈三立与张元济、陈叔通等在上海发起公祭。
  陈三立曾致力于革新,站在时代的前面,四十几岁时在湖南辅佐父亲,翩翩一个佳公子。最后落花流水都成空,等来了一个他不认识的新时代。在他送给梁启超的诗中,最值得寻味的两句是:
  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
  可以说,戊戌变法的失败击碎了他所有变革求新的梦想,他的满腹抱负都化为流水,他从此以“神州袖手人”自居,其中的痛苦难以言表,在漫长的后半生,他确实成了名副其实的“神州袖手人”,只是以诗酒自娱。1904年是慈禧太后70大寿,为营造和谐的气氛,清廷赦免了康、梁之外的所有戊戌党人,并多次有意起用陈三立,都被他拒绝。辛亥革命之后,面对改朝易代,陈三立一而再地发出哀叹,始终不认同新生的民国。严复出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事务(就是现在的北大校长),请陈三立前往任职,他也坚辞不去。
  他生命的最后时光是个旧诗人,虽然声誉很高,但终究有着浓厚的遗老气息,仿佛像个古董。可是,在戊戌变法时代,他却是个新人物,浑身上下散发着新气息的新人。在晚清,他作为新人物,在守旧派看来不合时宜。在民国,作为遗老,他还是不合时宜。所以他的一生似乎都不合时宜。
  从陈宝箴、陈三立到陈衡恪、陈寅恪,陈家三代,“义宁陈家”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中国近代以来,显赫一时的家族也多矣,大部分昙花一现,能绵延几代,为世人尊敬的,实在少之又少。1923年,陈三立的夫人俞明诗病故,接着,他们的儿子陈衡恪(师曾)一病不起。接连的丧妻丧子之痛,使七十老翁不堪忧伤,三个女儿很为他担心,送他到杭州西湖边休养。1925年,他为夫人、儿子在杭州西湖畔的九溪十八涧、牌坊山下选定了墓址,而且准备自己将来也葬在西湖,他献给亡妻的挽联说:
  一生一死,天使残年枯涕泪;何聚何散,誓将同穴保湖山。
  陈三立先后在杭州租房住了几年,他的诗集中留下了很多与西湖有关的诗。1924年春天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到杭州登门拜访,两个语言不通的亚洲诗人在西子湖边见面,身后站着青年诗人徐志摩等人。他们的合影和有关消息登在报纸上,传为文坛佳话。
  1937年,当“七七”事变发生时,80多岁的陈三立正在北平,天天关心战况,幻想着奇迹发生,捷报传来。面对强敌入境,大好河山即将沦陷,他显示出一种浩然之气。8月8日,日军进城,他拒不服药,甚至拒不进食,一直撑到9月14日,他终于“忧愤不食而死”。临终之际他还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人岂能猪狗不若,任人宰割?
  山河破碎,一直等到1948年陈三立归葬西湖的心愿才得以了却。从此,杭州牌坊山下成了陈家永远的托梦之地。陈寅恪生前也曾有归葬西湖父母、兄长之旁的想法,这个愿望恐怕不可能完成了。
  ……
展开
目录
南都:独立声音与立场
陈三立:“维新公子”为何成了文化遗老?  傅国涌
康有为“西安盗经”的真相章立凡
梁启超的家庭和家庭生活  李喜所
罗家伦与《新潮》杂志  范泓
从一篇佚文看苏青与姜贵的一段情  蔡登山
钱锺书所谈巴黎风月考  胡文辉
梁宗岱先生的药  王士惠
陈独秀与周氏兄弟之交谊  欧阳哲生
钱锺书与曹禺  谢泳
傅斯年与朱家骅  智效民
章士钊与苏曼殊  星桦
胡适与陈济棠的读经论争  王美怡
胡适的人际世界  欧阳哲生
胡适与郭廷以的一段往事  范泓
独为神州惜大儒——抗战后胡适对陈寅恪的支持与帮助  李传玺
胡兰成在台湾的传奇  古远清
丁聪往事——一桩未结的公案  陈四益
回到梅兰芳的时代  胡文辉
梅兰芳“蓄须明志”时期的戏外事  谢其章
文人无行,戏子有节——“梅党”骨干黄秋岳及其诗文  陈加伟
一九五八年以后的四大名旦剧团  陈徒手
长乐平生风谊重——从宋云彬对郑振铎人品的赞美谈起  陈福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