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大汉与罗马的擦肩而过
汉朝与罗马,是两座矗立于轴心文明时代的高峰,各自代表了一方的文明最高水平。不过二者相距万里之遥,只能依靠地处丝路要冲的诸多民族、国家居间传递信息,犹如盲人摸象,总是看不真切。
由此引发了一个遗憾,两大帝国各自屹立在欧亚大陆两端,很长一段时间内居然没有任何交流。
虽然二者在汉朝时没有直接接触,但中国人对世界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西汉时张骞凿空西域,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不过汉朝时的西域是指南疆一带,后来扩展到天山以北和中亚东部。彼时汉朝遣使者最远到过安息、奄蔡、条支和身毒等国,可离罗马依然很遥远。
到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封为定远侯,食邑千户,登上了人生巅峰。此时的他早已年过花甲,然而当他从西域商人口中了解到更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大国叫大秦,汉家的丝绸在经过安息人(帕提亚人)的转手买卖后,其利百倍,他胸膛中的热血又涌动起来。仍然胸怀壮志的他决定“振威德于荒外”,将自己恢宏的汉家气概向更遥远的西方传递。
这是班超的终极梦想,从沙漠到大海,继续向西,沟通大秦,航向无穷无尽的世界 !
这个想法一经说出,整个都护府的人都傻了,大秦离大汉不知几万里之遥,中间还要渡过茫茫大海,还不一定能与对方取得联络,怎能让都护冒险?
班超仰天长叹,他也知道自己老了,从 42 岁到西域,今年已是 64 岁了,年老体又衰,军政务缠身,他哪里还有精力再去大秦 ?
无奈之下,他把手下几个得力干将叫到身边,问谁敢冒险出使大秦。众人沉默以对,此时一个年轻小吏站了出来,自告奋勇愿出使大秦。班超一看,正是属官甘英。
班超在他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立刻为其准备出行物资,亲自送行。
甘英自龟兹它干城(当时西域都护的治所)出发,经疏勒、莎车,西逾葱岭,过蒲犁、无雷至大月氏,再西出木鹿、和椟、阿蛮国、斯宾国、于罗国,历经长途跋涉、重重险阻,最后抵达安息西界的波斯湾,准备从这里渡海去大秦。
可惜的是,他最终止步于波斯湾的海边,因为一位安息西界船人的话吓住了他:“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这种说法应该来自古希腊传说,据《荷马史诗 · 奥德赛》载:在喀耳刻岛与斯库拉之间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鱼尾人身的女妖,她们善于用曼妙歌声吸引过往水手,骗至岛上残害。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途经海妖岛时,有巫师建议他用蜡封耳,以免听到歌声。奥德修斯吩咐随从依此行事,自己却不以为意,让水手将其绑在桅杆上,结果被歌声所惑,所幸同行水手以蜡堵其耳,才平安驶离。
安息西界船人刻意夸大渲染海上风险,也许是不愿他们渡过波斯湾进入阿拉伯沙漠丧命,也许是想阻止汉帝国与远方的罗马帝国建立直接联系。而甘英听完长老的话,决定返程。
一场汉朝人的西域大冒险终究遗憾告终,一场大汉与罗马跨越万里的沟通最终擦肩而过。
假如甘英迟来 18 年,可能会碰上亲征帕提亚的罗马皇帝图拉真,不过届时东汉在西域的势力已开始收缩。东西两大帝国各自扩张至顶点时,失之交臂,未能建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