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业内容跟进法
所谓“产业内容跟进法”,就是通过观察同行的经营状况来积累自身经营经验的思维方法。在产业内容上,企业家创新方向更倾向于跟进别人,在对新的业务内容选择时往往要问“是否有别人在从事这个业务”?他们希望有…个小商人正在从事这个新行当,自己可以观察先行者的行动,学习他们的经验,希望他们先启动市场,自己在后面跟进,一旦看准后,再去努力赶超,也就是业界流传的“别人填海我造房”。
一个微软从硅谷崛起,殊不知,在微软的脚下己倒掉了多少IT同行。1992年,东北第一个桑拿浴在大连落成,开业首日,最先涌入的是一批投资商,不久他们就成了第二家、第三家桑拿浴的老板。
投资领域有总结:第一最先进,第二最安全。杰克,韦尔奇既看中“数…”,也看中“数二”,通用旗下所有的产业都能达到“数二”,那么,多元化经营的通用集团整体上就可“数一”,且产业更为安全。
为什么“第二最安全”呢?这种说法只是理念而已,并不是说第二位的企业就是最安全的。
它的确切含义是:能够有机会总结与运用先进经验的企业最容易获得安全的发展机会。
“最早的往往胜过最好的”,这是在强调先发优势。产业内容跟进法的主张是“最先获得先进经验的往往就是最先进的”。这是否意味着微软成为第一以后,就不安全了,就不先进了呢?微软成为第一以后,获得经验的方式只能是自我探索,自我探索的风险要比跟进先进的风险大得多,从发展的眼光看,跟进微软的最安全。跟进虽然不能成为先进,但随时有超越第一成为先进的可能。
有些大型企业集团在涉足新领域的时候,会采取观望的态度,等待其他企业先行,不冒先进入的风险,例如,洗碗机市场就有多家厂商作了进入准备,但谁都不先进入,等待第一者铺垫市场,以便借他方实践,积累自己的经验。
跟进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超越。要想超越,就要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企业如何提高发展速度呢?这方面常用的方法是产业形式升级法。
四、产业形式升级法
所谓“产业形式升级法”,是指通过经营形式的提升,不断提高经营地位的思维方法。总结企业竞争的发展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产品经营迟早要向品牌经营“投降”,品牌经营迟早要向资本经营“投降”。这里所用的“投降”并不是在渲染竞争双方的敌意,而是强调产业形式之间的生态关系。
以纯净水为例,即使水质特别好,做成瓶装水,也只能在水源周边地区出售。大规模生产纯净水,市场范围很大,远离水源地的消费者只能相信品牌。所以,好水需要好牌,贴上“娃哈哈”的牌子就能进入全国大市场。品牌经营的娃哈哈一定会比水井旁的水坊更容易做大。而法国达能远在娃哈哈尚未形成大品牌效应之前就已经握有娃哈哈产业的控股权,资本经营的达能比品牌经营的娃哈哈更容易做大。所以,哇哈哈品牌发展商不得不与法国达能力争控股权。
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再到资本经营,这是企业产业形式升级的基本规律。亲力亲为的产品经营阶段,不仅收获了原始积累,还收获了产品的市场威信,而产品的威信由品牌代表着,如果后进入的竞争者无法突破这种品牌保护层,企业就可以用品牌去“俘虏”更多的同类产品厂家;品牌经营范围只限于一个品牌的覆盖范围,而资本经营可以同时让多个品牌贡献利润。
所以,企业在产品经营阶段就要为品牌经营奠定基础,也许始终不能从产品经营中脱颖而出,没有机会上升到品牌经营阶段,但为了这个梦想,也要准备温床。一些企业埋头搞产品经营,某一天抬头望去,已经傲视群雄,其他产品经营者甘拜下风,自愿加盟,品牌经营的硬条件已经成熟,可此时却发现自己使用的产品标志已经被别人商标注册,最合适的网站域名已归属他人,悔不该当初没有重视。
一些优秀的品牌经营企业效益虽好,但股权不明晰,无法达到股份上市的要求,重新调整股权,却引发出本来不应是麻烦的矛盾,丧失了及时上市、升入资本经营层次的机会。
上面讲述了产业内容跟进法和产业形式升级法,产业的内容与形式之间还可以转换,即形式内容转换法。
……
展开